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73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量测设备在分布式光伏的并网节点采集到的第一节点数据和第一节点数据的采集时刻,并记录接收时刻,第一节点数据包括并网节点的输出功率和节点电压;根据接收时刻和采集时刻,计算平均通信时滞;利用预设的时滞补偿模型,根据节点数据,预测并网节点在下一周期的第二节点数据;根据平均通信时滞,对第二节点数据进行时序修正,得到第三节点数据;基于第三节点数据,生成无功控制指令,无功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光伏逆变器调节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以调整并网节点的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压控制时考虑通信时滞,提高电压控制准确性和电网电压的稳定性。提高电压控制准确性和电网电压的稳定性。提高电压控制准确性和电网电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电压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并网会对多层级配电网造成局部电压越限等问题。光伏逆变器可以调节无功功率以控制电压,有效利用光伏逆变器容量,发挥快速无功补偿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配电网中的电压越限现象。
[0003]但是,区别于传统集中式光伏的接入形式,分布式光伏分散广、覆盖面积大以及区域可靠性低,控制指令需要借助通信网络实现一定数量级下的广域网交换,而不可避免地带来时间延迟、数据丢包和乱序等多种通信问题,从而不利于控制系统的快速响应。因此,亟需一种应对随机时滞的分布式光伏电压控制方法,以提高区域电网电压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当前电压控制方法因通信时滞而导致的电网电压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包括:
[0006]接收量测设备在分布式光伏的并网节点采集到的第一节点数据和第一节点数据的采集时刻,并记录接收时刻,第一节点数据包括并网节点的输出功率和节点电压;
[0007]根据接收时刻和采集时刻,计算平均通信时滞;
[0008]利用预设的时滞补偿模型,根据节点数据,预测并网节点在下一周期的第二节点数据;
[0009]根据平均通信时滞,对第二节点数据进行时序修正,得到第三节点数据;
[0010]基于第三节点数据,生成无功控制指令,无功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光伏逆变器调节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以调整并网节点的电压。
[0011]作为优选,根据接收时刻和采集时刻,计算平均通信时滞,包括:
[0012]对接收时刻和采集时刻进行减法运算,得到接收时刻的通信时滞;
[0013]利用预设的平均通信时滞计算公式,根据通信时滞,计算平均通信时滞,平均通信时滞计算公式为:
[0014][0015]其中,δ

t
为平均通信时滞,q为平均时滞修正阶数,δ
t+1

j
为接收时刻的通信时滞。
[0016]作为优选,时滞补偿模型的表达式为:
[0017][0018]其中,y
t+1
为第二节点数据,w为模型参数,p为时滞补偿模型的滞后阶数,Φ
i
为时
滞补偿模型的系数矩阵,y
t+1

i
为第一节点数据。
[0019]作为优选,利用预设的时滞补偿模型,根据节点数据,预测并网节点在下一周期的第二节点数据之前,还包括:
[0020]获取并网节点的多个历史节点数据;
[0021]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描述多个历史节点数据之间的时序关系,并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模型参数,得到时滞补偿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为:
[0022][0023]其中,y
t
为当前时刻的历史节点数据,c为常数项,ε
t
为随机误差,c+ε
t
=w,y
t

i
为上一时刻的历史节点数据。
[0024]作为优选,根据平均通信时滞,对第二节点数据进行时序修正,得到第三节点数据,包括:
[0025]利用预设修正函数,根据平均通信时滞,对第二节点数据进行时序修正,得到第三节点数据,预设修正函数的表达式为:
[0026][0027]其中,y
t+1

为第三节点数据,y
t+1
为第二节点数据,y
t
为第一节点数据,δ

t
为平均通信时滞,T为预设的数据传输间隔时长。
[0028]作为优选,基于第三节点数据,生成无功控制指令,包括:
[0029]根据第三节点数据,确定光伏逆变器的下垂系数;
[0030]利用预设的无功电流计算公式,根据下垂系数,计算光伏逆变器的无功电流控制值,并生成包含无功电流控制值的无功控制指令,无功电流计算公式为:
[0031][0032]其中,i
qref
为无功电流控制值,k
P
和k
I
为线性控制器的控制参数,S为光伏逆变器的容量,Q为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K
U
为下垂系数,ΔU为并网节点的电压变化量。
[0033]作为优选,根据第三节点数据,确定光伏逆变器的下垂系数,包括:
[0034]利用预设的下垂系数计算公式,根据第三节点数据,计算光伏逆变器的下垂系数,下垂系数计算公式为:
[0035][0036]其中,P
t+1
为第三节点数据中的输出功率,为第三节点数据中的最大节点电压。
[003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装置,包括:
[0038]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量测设备在分布式光伏的并网节点采集到的第一节点数据和第一节点数据的采集时刻,并记录接收时刻,第一节点数据包括并网节点的输出功率和节点电压;
[0039]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时刻和采集时刻,计算平均通信时滞;
[0040]预测模块,用于利用预设的时滞补偿模型,根据节点数据,预测并网节点在下一周
期的第二节点数据;
[0041]修正模块,用于根据平均通信时滞,对第二节点数据进行时序修正,得到第三节点数据;
[0042]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第三节点数据,生成无功控制指令,无功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光伏逆变器调节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以调整并网节点的电压。
[004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
[004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
[00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46]通过接收量测设备在分布式光伏的并网节点采集到的第一节点数据和第一节点数据的采集时刻,并记录接收时刻,以根据接收时刻和采集时刻,计算平均通信时滞,从而在电压控制时考虑通信时滞,以避免通信时滞导致的多种通信问题;再利用预设的时滞补偿模型,根据所述节点数据,预测所述并网节点在下一周期的第二节点数据,从而利用时滞补偿模型自适应抵消延时影响;以及根据所述平均通信时滞,对所述第二节点数据进行时序修正,得到第三节点数据,以利用实时的通信时滞进一步降低延时影响,提高补偿时滞精度;最后基于第三节点数据,生成无功控制指令,从而提高电压控制准确性和电网电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4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量测设备在分布式光伏的并网节点采集到的第一节点数据和所述第一节点数据的采集时刻,并记录接收时刻,所述第一节点数据包括所述并网节点的输出功率和节点电压;根据所述接收时刻和所述采集时刻,计算平均通信时滞;利用预设的时滞补偿模型,根据所述节点数据,预测所述并网节点在下一周期的第二节点数据;根据所述平均通信时滞,对所述第二节点数据进行时序修正,得到第三节点数据;基于第三节点数据,生成无功控制指令,所述无功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光伏逆变器调节所述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以调整所述并网节点的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时刻和所述采集时刻,计算平均通信时滞,包括:对所述接收时刻和所述采集时刻进行减法运算,得到所述接收时刻的通信时滞;利用预设的平均通信时滞计算公式,根据所述通信时滞,计算所述平均通信时滞,所述平均通信时滞计算公式为:其中,δ

t
为所述平均通信时滞,q为平均时滞修正阶数,δ
t+1

j
为所述接收时刻的通信时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滞补偿模型的表达式为:其中,y
t+1
为所述第二节点数据,w为模型参数,p为所述时滞补偿模型的滞后阶数,Φ
i
为时滞补偿模型的系数矩阵,y
t+1

i
为所述第一节点数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的时滞补偿模型,根据所述节点数据,预测所述并网节点在下一周期的第二节点数据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并网节点的多个历史节点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描述多个所述历史节点数据之间的时序关系,并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所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模型参数,得到所述时滞补偿模型,所述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其中,y
t
为当前时刻的历史节点数据,c为常数项,ε
t
为随机误差,c+ε
t
=w,y
t

i
为上一时刻的历史节点数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的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平均通信时滞,对所述第二节点数据进行时序修正,得到第三节点数据,包括:利用预设修正函数,根据所述平均通信时滞,对所述第二节点数据进行时序修正,得到所述第三节点数据,所述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婉琳马明王玲朱远哲吕鸿李志华曹德发罗威廖明罗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