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60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所述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的中部设有玻璃保护面罩,前壳体内设有主板,主板上集成有第一红外摄像头、第二红外摄像头、第一可见光照明LED、第二可见光照明LED、第一红外光照明LED、第二红外光照明LED和距离传感器;第一红外摄像头和玻璃保护面罩之间设有红外窄带通滤光片;第二红外摄像头内集成有红外窄带通滤光片,第一红外光照明LED和第二红外光照明LED工作时交替亮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侧红外光照明LED交替亮起方式,避免双目虹膜采集出现异侧照明灯干扰问题,提升虹膜图像采集质量。同时,非接触式设计,便于虹膜图像采集,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特征识别
,特别是指一种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虹膜作为重要的身份识别特征,具有终身唯一性、稳定性、非侵犯性、难以复制等优点,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生物识别和安全认证技术之一。虹膜采集、比对设备已广泛应用在金融、安全等领域。随着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关于虹膜采集设备的技术规范的出台,对虹膜采集设备的虹膜图像质量进行了统一规范。由于虹膜采集设备的应用易受环境光影响,造成虹膜图像质量下降,所以现行满足GA技术要求的虹膜采集设备多见于接触式虹膜采集设备,限制了虹膜技术的应用及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集虹膜图像时无需与人面部接触,虹膜图像采集质量高的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中部设有玻璃保护面罩,所述前壳体内设有主板,其中:
[0006]所述主板上在所述玻璃保护面罩的后面集成有第一红外摄像头、第二红外摄像头、第一可见光照明LED、第二可见光照明LED、第一红外光照明LED、第二红外光照明LED和距离传感器;
[0007]所述第一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一只眼睛的虹膜图像,所述第一可见光照明LED和第一红外光照明LED用于为所述第一红外摄像头补光,所述第一红外摄像头和玻璃保护面罩之间设有红外窄带通滤光片,该红外窄带通滤光片上设有可见光反射镀层;
[0008]所述第二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另一只眼睛的虹膜图像,所述第二可见光照明LED和第二红外光照明LED用于为所述第二红外摄像头补光,所述第二红外摄像头内集成有红外窄带通滤光片,所述第一红外光照明LED和第二红外光照明LED工作时交替亮起;
[0009]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探测人面部与设备之间的距离。
[001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红外窄带通滤光片的带通范围为850
±
25nm。
[0011]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红外摄像头和第二红外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65mm。
[001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见光照明LED和第二可见光照明LED均采用傍轴照明方式,所述第一可见光照明LED与第一红外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二可见光照明LED与第二红外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12mm。
[0013]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的正面一侧设有仿手型竖向凸起部。
[0014]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体上与所述仿手型竖向凸起部相对应的位
置设有造型纹,和/或,所述前壳体的正面另一侧设有造型纹。
[0015]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体内设有与所述主板相连的数据通讯板,所述数据通讯板上连接有伸出至所述后壳体外部的USB接口。
[0016]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体的背面设有用于夹持固定移动终端外壳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凹形,所述夹持部的两个侧壁上设有导轨,其中一侧导轨上设有可收缩的锁舌;
[0017]所述前壳体的侧面设有用于使所述锁舌收缩的夹持释放按键;
[0018]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背面设有凸起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槽,其中一侧滑槽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锁舌的开孔。
[001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的背面设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采用胶粘方式固定于所述后壳体上。
[002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上设有开机键、电源接口和/或指示灯。
[002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设有可见光照明LED和红外光照明LED进行补光,并采用双侧红外光照明LED交替亮起方式,避免双目虹膜采集出现异侧照明灯干扰问题,提升虹膜图像采集质量。同时,非接触式设计,便于虹膜图像采集,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23]在单侧摄像头前端放置带可见光反射镀层的滤光片,能够起到光学导引作用,从而能够维持眼球状态相对稳定,有效防止在拍摄虹膜图像过程中产生运动物体模糊现象。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的正视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的仰视图;
[0027]图3为图2所示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中两红外光照明LED避免互相干扰的原理图;
[0029]图5为图1所示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2]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3]本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如图1

5所示,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2,前壳体1的中部设有玻璃保护面罩3,前壳体1内设有主板4,其中:
[0034]主板4上在玻璃保护面罩3的后面集成有第一红外摄像头5、第二红外摄像头6、第一可见光照明LED7、第二可见光照明LED8、第一红外光照明LED9、第二红外光照明LED10和距离传感器11;
[0035]第一红外摄像头5用于采集一只眼睛的虹膜图像,第一可见光照明LED7和第一红外光照明LED9用于为第一红外摄像头5补光,第一红外摄像头5和玻璃保护面罩3之间设有红外窄带通滤光片12,该红外窄带通滤光片12上设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的中部设有玻璃保护面罩,所述前壳体内设有主板,其中:所述主板上在所述玻璃保护面罩的后面集成有第一红外摄像头、第二红外摄像头、第一可见光照明LED、第二可见光照明LED、第一红外光照明LED、第二红外光照明LED和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一只眼睛的虹膜图像,所述第一可见光照明LED和第一红外光照明LED用于为所述第一红外摄像头补光,所述第一红外摄像头和玻璃保护面罩之间设有红外窄带通滤光片,该红外窄带通滤光片上设有可见光反射镀层;所述第二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另一只眼睛的虹膜图像,所述第二可见光照明LED和第二红外光照明LED用于为所述第二红外摄像头补光,所述第二红外摄像头内集成有红外窄带通滤光片,所述第一红外光照明LED和第二红外光照明LED工作时交替亮起;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探测人面部与设备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红外窄带通滤光片的带通范围为850
±
25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摄像头和第二红外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6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见光照明LED和第二可见光照明LED均采用傍轴照明方式,所述第一可见光照明L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朱德彬张炜明宋立权张新斌王洪才刘伟山宋喜峰于迪李强张龙芳张自启周峰董米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