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的水体生态修复拦截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57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水体生态修复拦截坝,包括第一坡体、第二坡体和第三坡体,所述第一坡体一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且第一坡体顶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水体修复的第一凹槽,所述延伸部上放置有第二坡体和第三坡体,且第二坡体均与第一坡体和第三坡体相贴合,所述第一坡体侧壁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从第二坡体和第三坡体中穿过,并且螺纹杆一端旋入有螺母,所述第二坡体面向于第三坡体一侧开设有过滤槽和第二凹槽,且第二坡体内开设有第二孔槽。该模块化的水体生态修复拦截坝设置有第一坡体、第二坡体和第三坡体,整体由多个模块组成,这样单个模块体积小,且整体为组装式,便于拆卸,利于施工。利于施工。利于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的水体生态修复拦截坝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模块化的水体生态修复拦截坝。

技术介绍

[0002]水体生态修复拦截坝被应用于净化水体,修复生态环境,但目前的拦截坝为一体结构,不便于拆卸,不便于施工,而且易被水流中的杂物堵塞覆盖,不能很好的起到修复效果,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水体生态修复拦截坝,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拦截坝为一体结构,不便于拆卸,不便于施工,而且易被水流中的杂物堵塞覆盖,不能很好的起到修复效果,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的水体生态修复拦截坝,包括第一坡体、第二坡体和第三坡体,所述第一坡体一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且第一坡体顶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水体修复的第一凹槽,所述延伸部上放置有第二坡体和第三坡体,且第二坡体均与第一坡体和第三坡体相贴合,所述第一坡体侧壁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从第二坡体和第三坡体中穿过,并且螺纹杆一端旋入有螺母,所述第二坡体面向于第三坡体一侧开设有过滤槽和第二凹槽,且第二坡体内开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一凹槽在第一坡体上呈等间距分布,且第一凹槽两侧的第一坡体壁体内开设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一坡体顶部和底部的第一孔槽均与其侧壁连通,且相邻两个第一凹槽通过第一孔槽相连通,所述过滤槽的槽底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凸起部,且凸起部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辊,所述第二凹槽与过滤槽相连通,所述旋转辊上焊接连接有过滤网和密封板,且过滤网与第三坡体的顶部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孔槽顶端与过滤槽连通,且第二孔槽另一端与第二坡体侧壁连通,并且其与第一坡体顶部的第一孔槽对齐。
[0005]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的顶部剖面呈圆弧状并与旋转辊外壁相贴合,且凸起部的顶部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辊外壁向外延伸形成有与旋转槽相适配的旋转凸条,且旋转凸条嵌入至旋转槽内,所述旋转凸条和旋转槽整体均为圆弧状,且两者断面均为“T”形,并且两者与旋转辊共轴心线。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呈阶梯状分布,且第一凹槽横截面呈矩形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重量小于密封板的重量,且过滤网和密封板两端均与过滤槽两侧槽壁贴合,所述密封板面向于第三坡体一侧固定粘接有橡胶条。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整体呈“凸”状结构,且第二凹槽顶部与过滤槽宽度一致,第二凹槽两侧与第二坡体侧壁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坡体和第三坡体底端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滑动凸条,延伸部
的断面旋入螺母,就可以将第一坡体1、第二坡体2和第三坡体3固定为一体,同时第一坡体1、第二坡体2和第三坡体3均为混凝土材质,且第一坡体1与螺纹杆16为浇筑一体成型,这样组合后的第一坡体1、第二坡体2和第三坡体3整体强度大,不易分离损坏;
[0022]第一坡体1顶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水体修复的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在第一坡体1上呈等间距分布,且第一凹槽5两侧的第一坡体1壁体内开设有第一孔槽6,第一凹槽5呈阶梯状分布,且第一凹槽5横截面呈矩形结构,第一坡体1顶部和底部的第一孔槽6均与其侧壁连通,且相邻两个第一凹槽5通过第一孔槽6相连通,第一凹槽5内设置有由土壤和卵石混合组成的填料床,床体表面还种植有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这样水流流入至第一凹槽5内后,会在填料床内的缝隙中曲折的流动,这样水流中的污染物会被截流下来,从而实现对水体修复的效果;
[0023]第二坡体2面向于第三坡体3一侧开设有过滤槽7和第二凹槽8,且第二坡体2内开设有第二孔槽14,第二孔槽14顶端与过滤槽7连通,过滤槽7的槽底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凸起部9,且凸起部9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辊10,第二凹槽8与过滤槽7相连通,旋转辊10上焊接连接有过滤网11和密封板 12,且过滤网11与第三坡体3的顶部侧壁贴合,凸起部9的顶部剖面呈圆弧状并与旋转辊10外壁相贴合,且凸起部9的顶部开设有旋转槽,旋转辊10 外壁向外延伸形成有与旋转槽相适配的旋转凸条13,且旋转凸条13嵌入至旋转槽内,旋转凸条13和旋转槽整体均为圆弧状,且两者断面均为“T”形,并且两者与旋转辊10共轴心线,旋转辊10通过旋转凸条13可以固定于凸起部9上,而且通过旋转凸条13和旋转槽可以在凸起部9上轴向转动,这样旋转辊10上的过滤网11和密封板12同样为旋转结构,当水流顺着第三坡体3 的坡面流入至过滤槽7内时,水流的冲击力会作用于过滤网11上,进而带动过滤网11进行转动,过滤网11转动至与过滤槽7槽壁抵合,与此同时,旋转辊10会带动密封板12与第三坡体3背面抵合,由于密封板12面向于第三坡体3一侧固定粘接有橡胶条,这样密封板12可以将第二凹槽8与过滤槽7 连通处封堵住,避免水流流入至第二凹槽8中,从而水流经过过滤网11会全部流入至过滤槽7内,
[0024]第二孔槽14另一端与第二坡体2侧壁连通,并且其与第一坡体1顶部的第一孔槽6对齐,过滤网11的重量小于密封板12的重量,且过滤网11和密封板12两端均与过滤槽7两侧槽壁贴合,过滤槽7内水流会通过第二孔槽14 流入至第一坡体1顶部的第一孔槽6中,最后水流会流向至每一个第一凹槽5 内,从而可以对水体进行修复,当水流修复完毕后,过滤网11失去水流冲击力的作用,此时在密封板12重力作用下,会带动过滤网11转动,直至过滤网11转动至第三坡体3顶部贴合,这样过滤网11此时呈竖直状,过滤网11 上过滤出来的杂物会自动向下掉落,同时第二凹槽8与过滤槽7连通处呈打开状态,杂物可以从过滤槽7中落入至第二凹槽8内,从而可以避免杂物堵塞过滤网11,保证了水体流动顺槽以及整体的修复效果,过滤网11和密封板 12均为不锈钢材质,这样不易被腐蚀,整体使用寿命长;
[0025]第二凹槽8整体呈“凸”状结构,且第二凹槽8顶部与过滤槽7宽度一致,第二凹槽8两侧与第二坡体2侧壁连通,第二凹槽8的结构设计,可以从第二坡体2两侧将第二凹槽8内的杂物清理出来,使用方便。
[00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的水体生态修复拦截坝,包括第一坡体(1)、第二坡体(2)和第三坡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体(1)一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4),且第一坡体(1)顶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水体修复的第一凹槽(5),所述延伸部(4)上放置有第二坡体(2)和第三坡体(3),且第二坡体(2)均与第一坡体(1)和第三坡体(3)相贴合,所述第一坡体(1)侧壁设置有螺纹杆(16),且螺纹杆(16)从第二坡体(2)和第三坡体(3)中穿过,并且螺纹杆(16)一端旋入有螺母,所述第二坡体(2)面向于第三坡体(3)一侧开设有过滤槽(7)和第二凹槽(8),且第二坡体(2)内开设有第二孔槽(14),所述第一凹槽(5)在第一坡体(1)上呈等间距分布,且第一凹槽(5)两侧的第一坡体(1)壁体内开设有第一孔槽(6),所述第一坡体(1)顶部和底部的第一孔槽(6)均与其侧壁连通,且相邻两个第一凹槽(5)通过第一孔槽(6)相连通,所述过滤槽(7)的槽底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凸起部(9),且凸起部(9)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辊(10),所述第二凹槽(8)与过滤槽(7)相连通,所述旋转辊(10)上焊接连接有过滤网(11)和密封板(12),且过滤网(11)与第三坡体(3)的顶部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孔槽(14)顶端与过滤槽(7)连通,且第二孔槽(14)另一端与第二坡体(2)侧壁连通,并且其与第一坡体(1)顶部的第一孔槽(6)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思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