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性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膜分离
,尤其涉及改性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污染和淡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膜分离技术由于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分离精度高、分离能耗低,并且对有机物质的排斥和可以对不同价态离子的选择性分离等方面的优势,使膜技术广泛的应用于高盐废水脱盐,染料提纯、饮用水净化等领域。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用水量的增加以及待分离体系多元化和复杂化进一步提高了对复合膜渗透性能和分离选择性的要求。
[0003]为了提高对复合膜渗透性能和分离选择性,现有技术中,主要对复合膜的改性方法有如下:其一是引入额外的水通道,添加纳米粒子;其二是化学改性。添加纳米粒子对膜面的化学性质改善有限,只能对膜的渗透性起到改进作用。化学改性可以改变膜面的化学结构,加强膜的选择性和渗透性。现有的化学改性一般是基于辐射法使膜面产生可接枝反应的自由基,然后用特征官能团单体接枝反应,以增强复合膜的特性对特定分离体系具有排斥作用。但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1)辐射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滤复合膜通体接枝荷电,包括如下步骤:(1)将醇类化合物加入多元胺水相溶液中,制备得到纳滤膜反应前驱体A溶液;(2)将酰氯单体与油相溶剂混合制备得到纳滤膜反应前驱体B溶液;(3)将纳滤膜反应前驱体A溶液与纳滤膜反应前驱体B溶液依次涂覆于多孔支撑膜表面,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得到纳滤膜C;(4)将纳滤膜C进行溶剂浸泡处理1~10min,然后在30~120℃下热处理1~30min;(5)将制备的纳滤膜C与烯烃类单体、引发剂和酸调节剂混合于水中,在10~80℃条件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1min~10h,然后纯水冲洗干净后烘干,得到表皮层具有特征改性作用的纳滤复合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前驱体A溶液以重量分数计,包括0.001~20份多元胺单体、0.001~10份醇类化合物、0~15份致孔剂、0~15份缚酸剂和50~99.999份水相溶剂;所述水相溶剂为纯水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前驱体A溶液中的多元胺单体为哌嗪、间苯二胺、3
‑
氨基苯磺酰胺、三亚乙基四胺、1,4
‑
环己二胺或2,5
‑
二甲基哌嗪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醇类化合物为丙三醇、丁二醇、1,3
‑
二氨基
‑2‑
丙醇、3
‑
三羟甲基甲胺
‑2‑
羟基丙磺酸、三
‑
羟甲基
‑
氨基甲烷、4
‑
哌啶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氢氧化钠、碳酸钠、4
‑
二甲氨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丹,任小敏,付红燕,王雨,冯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