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47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包括底板以及碱箱,所述碱箱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所述底板上端一侧设有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包括:第一水泵、安装架、换热箱体、换热管、两个隔板、入水管、出水管、循环降温组件以及制冷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三氯丙酮制备技术领域,本案采用的换热结构,通过内置的循环降温组件,可对换热箱体内的水进行降温操作,保证换热管内的碱液降温效果,采用的制冷组件,通过内置的制冷片与换热管内的碱液直接接触,进一步保证碱液的降温效果,增加碱液的降温效率。的降温效率。的降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三氯丙酮制备
,具体为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三氯丙酮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通过碱吸收塔对三氯丙酮制备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碱液的温度较高,需要对碱液进行降温处理,传统的降温方式采用换热器进行降温,而传统的换热器存在,换热效率较低,换热完成的碱液温度依然很高,达不到碱液的使用要求,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解决了现有的传统的换热器存在,换热效率较低,换热完成的碱液温度依然很高,达不到碱液的使用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包括底板以及碱箱,所述碱箱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所述底板上端一侧设有换热结构;
[0005]所述换热结构包括:第一水泵、安装架、换热箱体、换热管、两个隔板、入水管、出水管、循环降温组件以及制冷组件;
[0006]所述第一水泵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且进液端通过连接管嵌装于所述碱箱内,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一侧,所述换热箱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端,所述换热管两端贯穿于所述换热箱体两侧,所述换热管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水泵出液端连接,两个所述隔板分别安装于所述换热管两侧,两个所述隔板一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入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一侧上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一侧下端连接,所述循环降温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所述循环降温组件两端与换热箱体两侧连接,所述制冷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端。
[0007]优选的,所述循环降温组件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一制冷机、第二水泵以及第二循环管;
[0008]所述第一循环管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一侧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制冷机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且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连接,所述第二水泵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且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制冷机出液端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出液端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一侧上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二制冷机、分线板以及四个制冷片;
[0010]所述第二制冷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端,所述分线板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机连接,四个所述制冷片均嵌装于所述换热管内,且均通过连接线束与所述分线板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换热箱体与所述安装架连接处设有用于支撑换热箱体的支撑架。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底板连接处设有用于支撑第一水泵的第一支撑块。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底板连接处设有用于支撑第二水泵的第二支撑块。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案采用的换热结构,通过内置的循环降温组件,可对换热箱体内的水进行降温操作,保证换热管内的碱液降温效果,采用的制冷组件,通过内置的制冷片与换热管内的碱液直接接触,进一步保证碱液的降温效果,增加碱液的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的换热箱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板,2、碱箱,3、第一水泵,4、安装架,5、换热箱体,6、换热管,7、隔板,8、入水管,9、出水管,10、第一循环管,11、第一制冷机,12、第二水泵,13、第二循环管,14、第二制冷机,15、分线板,16、制冷片,17、支撑架,18、第一支撑块,19、第二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包括底板1以及碱箱2,所述碱箱2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端,所述底板1上端一侧设有换热结构;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碱箱2内的碱液进行降温换热时,由工作人员通过驱动底板1上端的换热结构,通过换热结构工作,对碱箱2内的碱液进行降温换热。
[00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换热结构包括:第一水泵3、安装架4、换热箱体5、换热管6、两个隔板7、入水管8、出水管9、循环降温组件以及制冷组件;
[0024]所述第一水泵3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端,且进液端通过连接管嵌装于所述碱箱2内,所述安装架4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端一侧,所述换热箱体5安装于所述安装架4上端,所述换热管6两端贯穿于所述换热箱体5两侧,所述换热管6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水泵3出液端连接,两个所述隔板7分别安装于所述换热管6两侧,两个所述隔板7一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入水管8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5一侧上端连接,所述出水管9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5一侧下端连接,所述循环降温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端,所述循环降温组件两端与换热箱体5两侧连接,所述制冷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4上端。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碱液进行降温换热时,由工作人员首先通过入水管8将水注入换热箱体5内,通过与出水管9配合,对水进行循环,通过两个隔板7保证水在换热箱体5内的流动效果,再驱动第一水泵3工作,将碱箱2内的碱液输送至换热管6内,通过换热箱体5内的水对换热管6内的碱液进行换热,再通过驱动安装架4上端的制冷组件工作,对换热管6
内的碱液进行降温,通过驱动循环降温组件工作,对换热箱体5内的水进行降温循环,保证碱液的降温效果。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

3所示,所述循环降温组件包括:第一循环管10、第一制冷机11、第二水泵12以及第二循环管13;
[0028]所述第一循环管10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5一侧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制冷机11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端,且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循环管10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2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端,且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制冷机11出液端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管13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12出液端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5一侧上端连接。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换热箱体5内的水进行循环降温时,由工作人员驱动第一制冷机11以及第二水泵12工作,通过与第一循环管10以及第二循环管13配合,对换热箱体5内的水进行循环并进行降温操作,保证换热管6内的碱液的降温效果。
[0030]实施例3
[0031]如图1

3所示,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二制冷机14、分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包括底板以及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碱箱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所述底板上端一侧设有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包括:第一水泵、安装架、换热箱体、换热管、两个隔板、入水管、出水管、循环降温组件以及制冷组件;所述第一水泵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且进液端通过连接管嵌装于所述碱箱内,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一侧,所述换热箱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端,所述换热管两端贯穿于所述换热箱体两侧,所述换热管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水泵出液端连接,两个所述隔板分别安装于所述换热管两侧,两个所述隔板一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入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一侧上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一侧下端连接,所述循环降温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端,所述循环降温组件两端与换热箱体两侧连接,所述制冷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三氯丙酮用液碱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降温组件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一制冷机、第二水泵以及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坤秘文瑞赵广义马进生陈剑李素娜郭俊俊刘梦飞
申请(专利权)人:故城县渤海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