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52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包括:外壳、库门、制冷机、进气口、横隔板、内壳、循环通道、进气扇、制冷盒、排气扇,外壳的前端面设有库门,外壳的右侧设有制冷机,制冷机的进气口贯穿至外壳内部,外壳内设有横隔板,横隔板将外壳内部分为两个储存空间,每个储存空间内都设有单个进气口,横隔板上开有通孔,外壳内还设有内壳,内壳整体呈“L”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冷库在使用时,物品已经冷冻的同时,制冷系统将大量冷气持续释放,并且冷气散发较快,更加增大了能源消耗。大了能源消耗。大了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


[0001]本技术涉及冷库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

技术介绍

[0002]冷库是制冷设备的一种。冷库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也是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设备,冷库通常位于运输港口或原产地附近,冷库与冰箱相比较,制冷面积更大,且有共同的制冷原理。
[0003]现有的冷库在使用时,物品已经冷冻的同时,制冷系统将大量冷气持续释放,并且冷气散发较快,更加增大了能源消耗。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冷库在使用时,物品已经冷冻的同时,制冷系统将大量冷气持续释放,并且冷气散发较快,更加增大了能源消耗。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包括:外壳、库门、制冷机、进气口、横隔板、内壳、循环通道、进气扇、制冷盒、排气扇;
[0007]所述外壳的前端面设有库门,外壳的右侧设有制冷机,制冷机的进气口贯穿至外壳内部,外壳内设有横隔板,横隔板将外壳内部分为两个储存空间,每个储存空间内都设有单个进气口,横隔板上开有通孔,外壳内还设有内壳,内壳整体呈“L”形,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循环通道,循环通道整体呈“L”形,内壳的顶面设有进气扇,内壳靠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竖隔板,竖隔板与外壳的内侧面留有间距,所述循环通道远离进气口的垂直端内设有制冷盒,制冷盒为中空形态,其盒身上开有贯通的制冷孔,制冷盒内设有液态冰,制冷盒的下方设有排气扇,排气扇贯穿内壳并延伸至其内部。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盒的宽度大于100mm。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盒与内壳、外壳之间均为密封状态。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保温层。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通道的内宽大于200mm。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进气口自身受冷,使竖隔板与外壳之间形成冷气隔温层,同时循环通道不断有冷气进行循环,形成冷气隔温层,有效的限制了冷气的外散。
[0014](2)、本技术通过排气扇将循环通道内的冷气抽出,使冷气与制冷盒内的液态冰不断接触,使液态冰凝固,冷气与凝固后的液态冰不断接触,为物品提供持续的冷气,极大的降低了冷库的使用能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内部前视细节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细节图。
[0018]图中标号:外壳1、库门2、制冷机3、进气口4、横隔板5、通孔51、竖隔板52、内壳6、循环通道7、进气扇8、制冷盒9、制冷孔91、排气扇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图2所示,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包括:外壳1、库门2、制冷机3、进气口4、横隔板5、内壳6、循环通道7、进气扇8、制冷盒9、排气扇10;
[0021]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设有库门2,库门2用于开启或关闭冷库,外壳1的右侧设有制冷机3,制冷机3的进气口4贯穿至外壳1内部,外壳1内设有横隔板5,横隔板5将外壳1内部分为两个储存空间,每个储存空间内都设有单个进气口,横隔板5上开有通孔51,通孔51用于平衡外壳1的制冷效果;
[0022]如图2

图3所示,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内壳6,内壳6整体呈“L”形,内壳6与外壳1之间形成循环通道7,循环通道7整体呈“L”形,内壳6的顶面设有进气扇8,进气扇8用于定时将内壳6内的冷气抽离至循环通道7内,所述内壳6靠近进气口4的一端设有竖隔板52,竖隔板52与外壳1的内侧面留有间距,通过进气口4自身受冷,使竖隔板52与外壳1之间形成冷气隔温层,同时循环通道7不断有冷气进行循环,形成冷气隔温层,有效的限制了冷气的外散,所述循环通道7远离进气口4的垂直端内设有制冷盒9,制冷盒9为中空形态,其盒身上开有贯通的制冷孔91,制冷盒9内设有液态冰,制冷盒9的下方设有排气扇10,排气扇10贯穿内壳6并延伸至其内部,在进气扇8将内壳6内的冷气抽离至循环通道7内时,排气扇10将循环通道7内的冷气抽出,使冷气与制冷盒9内的液态冰不断接触,使液态冰凝固,并将冷气循环排入内壳6内,对物品持续制冷,在物品快速上冻完成后,制冷机3关闭,通过循环的冷气与凝固后的液态冰不断接触,为物品提供持续的冷气,极大的降低了冷库的使用能耗,同时又不影响物品的正常冷冻,使整体装置更加合理有效。
[0023]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盒9的宽度大于100mm。
[0024]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盒9与内壳6、外壳1之间均为密封状态。
[0025]以上两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制冷盒9更加有效稳定的工作。
[0026]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内壁设有保温层。
[0027]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通道7的内宽大于200mm。
[0028]以上两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隔温层更有效的防止冷气外散。
[002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在工作时,制冷机3启动将冷气从进气口4内排入至内壳6内对物品进行快速冷冻,在冷冻完成后制冷机3停止工作,进气扇8将内壳6内的冷气抽离至循环通道7内时,排气扇10将循环通道7内的冷气抽出,使冷气与制冷盒9内的液态冰不断接触,使液态冰凝固,通过循环的冷气与凝固后的液态冰不断接触,为物品提供持续的冷气,极大的降低了冷库的使用能耗,同时又不影响物品的正常冷冻,使整体装置更加合理有效。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库门、制冷机、进气口、横隔板、内壳、循环通道、进气扇、制冷盒、排气扇;所述外壳的前端面设有库门,外壳的右侧设有制冷机,制冷机的进气口贯穿至外壳内部,外壳内设有横隔板,横隔板将外壳内部分为两个储存空间,每个储存空间内都设有单个进气口,横隔板上开有通孔,外壳内还设有内壳,内壳整体呈“L”形,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循环通道,循环通道整体呈“L”形,内壳的顶面设有进气扇,内壳靠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竖隔板,竖隔板与外壳的内侧面留有间距,所述循环通道远离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祺何振斌李光裕张田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中碳综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