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保鲜用添加剂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24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柑橘贮藏保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柑橘保鲜用添加剂为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柑橘保鲜用添加剂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柑橘贮藏保鲜
,尤其涉及一种柑橘保鲜用添加剂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各类柑橘总产量已达到5121.90万吨。柑橘产业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采后贮藏保鲜方面。采后衰老过程包括果实失重、果皮萎蔫、褐变及内部品质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果实失水(也称失重)是导致采后衰老的关键因素。失水过多除了导致适销质量的降低,还会促进褐变、果实质地和风味的损失。现有采后商品化处理过程中洗果及毛刷沥水、烘干等操作都对果实自身外蜡组分或形态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与改变。不同品种外蜡组分和形态对水分散失有重要影响。因此掌握好果实外蜡对失水的关键影响因素才能更有利于延缓果实衰老,有助于果实采后保鲜。
[0003]现有的柑橘保鲜剂多为人工合成化合物,对柑橘果实的食用安全性带来一定隐患。且市售保鲜剂多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为目的,延长柑橘的保鲜时间。保鲜剂中多添加杀菌剂、防腐剂、隔离剂、抗氧化剂等成分,添加成分种类复杂,成本高。因此,根据柑橘外蜡组分保水性能差异寻找与柑橘采后失水高度相关的天然蜡质组分对于新型柑橘保鲜剂或复配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不同柑橘品种外蜡组分含量或百分比差异对于不同品种特异性保鲜剂的研发也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发现了一种柑橘天然蜡质组分,具有延缓柑橘失重率,提高保鲜效果的作用,可以作为柑橘保鲜剂的添加剂或复配剂,具有天然、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应用于柑橘保鲜中,保鲜效果好,安全性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柑橘保鲜用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22

30双碳长的多碳链醛,优选的为22醛、24醛、26醛、28醛和30醛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0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22

30双碳长的多碳链醛为人工合成或天然提取。
[000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多碳链醛的人工合成方法包括:将戴斯

马丁试剂和碳酸氢钠加入二氯甲烷溶剂中,再加入对应碳链长的醇在室温下搅拌,进行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
[0009]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氧化反应。
[0010]优选的,所述产物用快速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柑橘保鲜剂,所述保鲜剂中含有质量浓度为0.1

5%的上述添加剂。
[0012]优选的,所述柑橘保鲜剂为乳化液。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柑橘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将22

30双碳长的多碳链醛、乳化剂原
料和部分去离子水边搅拌边加热至90℃融化原材料,逐滴缓慢加入部分95℃
±
5℃的去离子水至反应体系中使体系形成微乳液,最后加入剩余95℃
±
5℃去离子水定容,水冷降温后即得。
[0014]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原料为油酸和吗啉。
[0015]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柑橘保鲜剂在柑橘保鲜中的应用,将所述柑橘保鲜剂涂抹于柑橘果实表面。涂抹所述柑橘保鲜剂后能够降低果实采后失重,延缓果皮硬度与色差值的变化,降低呼吸强度,维持果实内部TSS、TA含量,保持果实内部异味物质含量低于人类感知阈值。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研究了柑橘外蜡组分醛类、烷烃类、脂肪酸类和醇类的含量或百分比与果实失重率的关系,发现22

30双碳长的多碳链醛,尤其是24醛和26醛的含量或百分比与果实失重率相关性最高,呈显著负相关作用,说明22

30双碳长的多碳链醛直接影响果实采后失水。本专利技术将22

30双碳长的多碳链醛作为针对柑橘或不同柑橘品种采后处理的果实涂膜剂或保鲜剂的特异性添加剂,使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品种应用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具有更高效的保鲜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经实验证实,人工合成24、26醛制作柑橘保鲜乳化剂,处理云南高原蜜桔具有显著降低失重率的效果,且浓度越高保水效果越好。1%24醛与1%26醛涂膜剂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后能显著降低果实采后失重,延缓果皮硬度与色差值的变化,降低呼吸强度,维持果实内部TSS、TA含量,保持果实内部异味物质含量低于人类感知阈值。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不同柑橘品种常温贮藏30d果实失重率;
[0020]图2为贮藏期(10d)不同品种外蜡总含量;
[0021]图3为贮藏期(10d)不同品种外蜡组分含量;
[0022]图4为24醛核磁检测其结构及纯度结果;
[0023]图5为26醛核磁检测其结构及纯度结果;
[0024]图6为24醛制备乳化液外观图,左起分别为:0.1%24醛,0.5%24醛,1%24醛;
[0025]图7为24、26醛处理云南高原蜜桔后果实失重率变化,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时间节点不同处理组间统计检验在5%水平差异显著(P<0.05);
[0026]图8为不同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失重率变化;
[0027]图9为不同处理温州蜜柑果皮硬度变化;
[0028]图10为24、26醛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外观;
[0029]图11为24、26醛处理温州蜜柑果皮色差值变化;
[0030]图12为24、26醛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呼吸强度变化;
[0031]图13为24、26醛处理温州蜜柑果实TSS/TA含量变化;
[0032]图14为24、26醛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异味物质含量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柑橘外蜡在保水中起关键作用,高浓度的天然表皮蜡较商用蜡既可防止采后失水
而不会积聚异味。本专利技术研究了不同柑橘品种外蜡之间差异及外蜡各组分对失重率的相关性。本专利技术利用华中农业大学柑橘自然群体23种不同品种,遴选失重差异较大的品种,对其自身外蜡组分进行分析和观察,结合不同品种失重率解析外蜡与失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柑橘相比其他水果种类外蜡组分最大的特异性在于柑橘外蜡组分主要为醛类、烷烃类、脂肪酸类、醇类这几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醛类物质。不同柑橘品种外蜡含量中醛类含量占比为44.12%

78.95%,分析不同组分与果实失重率相关性发现仅醛类物质含量或百分比均与柑橘果实采后失重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22

30双碳长的多碳链醛含量或百分比与果实失重率相关性最高,物质含量与果实失重率相关性均为

0.50,百分比与失重率相关性分别为

0.63、

0.67。说明22

30双碳长的多碳链醛尤其是24醛和26醛直接影响果实采后失水,可以作为针对柑橘或不同柑橘品种采后处理的果实涂膜剂或保鲜剂的特异性添加剂,使同样的产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柑橘保鲜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22

30双碳长的多碳链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22醛、24醛、26醛、28醛和30醛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碳链醛的人工合成方法包括:将戴斯

马丁试剂和碳酸氢钠加入二氯甲烷溶剂中,再加入对应碳链长的醇在室温下搅拌,进行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柑橘保鲜剂,其特征在于,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氧化反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柑橘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物用快速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6.一种柑橘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中含有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利要求书一页说明书九页附图六页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