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石墨抗静电硅胶胶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180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石墨抗静电硅胶胶面,具体涉及硅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准备好的无水乙醇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硅酸钠,向混合溶液中依次添加氯化钴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从而制得凝胶,且将混合好的物料加入转矩流变仪中转矩流变仪TS1、TS2和TS3三个区域温度均设置为175℃加工5min后取出物料,然后在平板硫化仪上于175℃、20MPa模压制得厚度为2mm的片材,从而极大的缩减了加工以及检验硅胶胶面的难度,同时采用热混的形式进一步激发的将石墨烯分散在硅胶胶面内,同时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石墨烯/硅胶复合薄膜在减低对环境造成损伤的同时,极大的发挥的石墨烯的抗静电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硅胶胶面实际使用效果。胶面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石墨抗静电硅胶胶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硅胶加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石墨抗静电硅胶胶面。

技术介绍

[0002]硅胶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它的良好化学惰性以及高吸附性能在工业上作为吸附剂,也作为催化剂载体、填充剂、柱层析吸附剂。
[0003]硅胶的表面电阻很高且容易产生静电危害,严重限制了硅胶应用领域的扩大,采用共混改性的方法将硅胶与导电填料复合来制备硅胶抗静电材料具有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等特点,市场潜力大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导电填料为炭黑、抗静电剂等但其存在改性效果差、对硅胶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石墨烯具有极强的导电性能在硅胶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提高其抗静电性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石墨烯与硅胶基体的混合方法主要有熔融共混、溶液共混和原位聚合3种,熔融共混法简便,成本较低能实现大规模生产但是石墨烯团聚现象严重很难将石墨烯在硅胶基体中混合均匀,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硅胶抗静电材料,但是由于石墨烯团聚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较多,溶液共混法可以较好地分散石墨烯,但需要使用大量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石墨抗静电硅胶胶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氧化镁、氯化钴、氯化钙固体原料、硅酸钠、氯化铵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ACR、有机锡热稳定剂、超细活性CaCO3、石墨烯和分散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抗静电硅胶胶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氧化镁3份、氯化钴4份、氯化钙固体原料3份、硅酸钠15份、氯化铵溶液20份、无水乙醇20份、去离子水10份、ACR5份、有机锡热稳定剂5份、超细活性CaCO35份、石墨烯10份和分散剂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抗静电硅胶胶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S1、先将氧化镁、氯化钴与氯化钙原料进行研磨加工,然后通过进行过筛,接着将氧化镁、氯化钴以及氯化钙粉状原料分别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取相应的氧化镁溶液、氯化钴溶液以及氯化钙溶液,利用准备的表面氧化剂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得0.1mol/L的表面活性剂溶液;S2、将准备好的无水乙醇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硅酸钠,接着对混合材料进行第一轮搅拌,搅拌时间20

40min,然后对混合溶液进行水浴加热,温度控制在40℃

65℃,接着向混合溶液中添加预备的氯化铵溶液,氯化铵溶液的添加速率为1.5ml/min,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镁溶液;S3、进行第二轮搅拌,第二轮搅拌作业的时间为25min,然后向混合溶液中依次添加氯化钴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并进行第三轮搅拌,第三轮搅拌的持续时间控制在30

50min,从而制得凝胶;S4、将凝胶放置到真空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加工,再放置到300℃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即可制得改性硅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抗静电硅胶胶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硅胶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周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日茂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