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形态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000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硬质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形态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化钨、钴、碳化钛、钨粉和石墨粉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粉末;混合粉末经干燥、细化、过筛、成型、烧结,即得双形态硬质合金。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棱柱状WC晶粒由WC原料粉末提供,板状WC通过“W粉+石墨+Co粉的混合粉末”扁平化处理后高温烧结得到,所以,该方法可制备出同时具备棱柱状和板状WC晶粒的硬质合金。该合金与单晶粒形态硬质合金相比,具有更高的硬度、断裂韧性和横向断裂强度。断裂韧性和横向断裂强度。断裂韧性和横向断裂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形态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硬质合金
,尤其涉及一种双形态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硬质合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材料,具有高强、高韧、强耐磨性以及良好的红硬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制备难加工材料刀具、矿山凿岩工具及耐磨耐蚀零件,被誉为“工业的牙齿”。常用钨钴合金中碳化钨为硬质相,钴为粘结相,提高硬质相的百分比能提高合金的硬度,提高粘结相的百分比能提高合金的韧性,在硬质相和粘结相的百分比无法同时提高的客观因素下,硬度与韧性难以同时兼顾已成为共识。随着纳米和超细晶WC硬质合金材料的开发,从细化硬质相颗粒的角度实现了硬质合金材料硬度和韧性的“双高”。板状WC晶硬质合金则是从改善硬质相颗粒的形态的角度,为实现硬度和韧性的兼顾提供了另一条有效途径,当硬质合金中存在板状WC颗粒且其含量高于20%(质量分数)时,硬质合金会具有高硬度、高韧性、良好的高温蠕变性及高温疲劳强度等一系列优异的力学性能。
[0003]与普通棱柱状WC晶体硬质合金相比,板状晶硬质合金具有更高的韧性。板状WC晶粒的生成主要与烧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形态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碳化钨、钴、碳化钛、钨粉和石墨粉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粉末;混合粉末经干燥、细化、过筛、成型、烧结,即得双形态硬质合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碳化钨的添加量为35~45%、钴的添加量为9~10.1%、碳化钛的添加量为0.5~1.2%、钨粉的添加量为45~46%、石墨粉的添加量为2.5~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钨的粒径为1.8~2.2μm,钴的粒径为0.6~1μm,碳化钛的粒径为0.8~1.2μm,钨粉的粒径为4.8~5.2μm,石墨粉的粒径为9.8~10.2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的转速为260~350r/min,球磨比为8~12:1,球磨时间为45~50h,球磨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和石蜡。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80℃,干燥的时间为1~2h。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细化、过筛后的混合粉末的粒径≥200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为两次烧结,在第一次烧结时,由室温升到第一烧结温度,烧结50~80min;再由第一烧结温度升温至第二烧结温度,烧结50~80min;再由第二烧结温度升温至第三烧结温度,烧结50~80min;然后由第三烧结温度降温至室温,即完成第一次烧结;第一次烧结完成后,在真空度为5
×
10
‑4~5
×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小群弓满锋易长乐王俊城周冠南严泽杨叶晓红黄怡芳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