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车吊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78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车吊吊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随车吊在作业时由于起吊臂摆动,随车吊的起吊臂由于下端吊有重物而产生一个转动力矩,从而导致起吊臂和直线运动机构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随车吊吊运装置包括:起吊臂、直线运动机构和吊装葫芦,所述直线运动安装在所述起吊臂上,其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沿所述起吊臂延展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支架、弧形导轨和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弧形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吊装葫芦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吊装葫芦上设有吊钩或者吊爪,当起吊臂随动臂和支撑臂摆动时,吊装葫芦和其下吊运的物体随着滑动座沿弧形导轨滑动。随着滑动座沿弧形导轨滑动。随着滑动座沿弧形导轨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车吊吊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随车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随车吊吊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车起重机又称随车吊,是物料搬运机械的一种,能够完成重物的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工作。常用于野外施工,港口搬运,应急救援等场合。特别是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比如洪涝灾害、地震、台风、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矿难、火灾等层出不穷,甚至危及市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当灾难或意外发生时就需要应急救援,救援作业现场对各种应急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各种救援设施中,随车吊在很多场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0003]当随车吊的起吊臂随动臂和支撑臂摆动时,随车吊的起吊臂由于下端吊有重物而产生一个转动力矩,从而降低了起吊臂的承载能力,同时容易损坏起吊臂和直线运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随车吊吊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随车吊在作业时由于起吊臂摆动,随车吊的起吊臂由于下端吊有重物而产生一个转动力矩,从而导致起吊臂和直线运动机构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随车吊吊运装置,包括:起吊臂、直线运动机构和吊装葫芦,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起吊臂上,其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沿所述起吊臂延展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支架、弧形导轨和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弧形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吊装葫芦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
[0006]可选地,所述直线运动机构还包括:行走滚轮和驱动马达,所述起吊臂侧面沿自身延展方向设有T型槽,所述行走滚轮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所述行走滚轮与所述T型槽滚动配合,所述行走滚轮通过转轴与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驱动马达为电动机或者液压马达。
[0008]可选地,所述起吊臂的上臂面沿自身延展方向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直线运动支架上设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第一滑槽滚动配合。
[0009]可选地,若干所述第一滑槽和支撑滚轮平行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起吊臂两侧面沿自身延展方向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直线运动支架上设有稳定滚轮,所述稳定滚轮与所述第二滑槽滚动配合。
[0011]可选地,所述吊装葫芦包括升降马达和升降组件,通过所述升降马达驱动所述升降组件上下运动,所述升降组件上设有吊钩或者吊爪。
[0012]可选地,所述升降马达为电动机或者液压马达。
[0013]如上所述,本技术的随车吊吊运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当起吊臂随动臂和支撑臂摆动时,吊装葫芦和其下吊运的物体随着滑动座沿弧形导轨滑动,使得所述起吊臂受力的作用线随时都能穿过起吊臂的中心,所述吊臂和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受力更加合理,增强所述起吊臂的承载能力。
[0015]2.所述起吊臂的上臂面沿自身延展方向设有滑槽,所述直线运动支架上设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滑槽滚动配合,增强了所述直线运动支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使吊运更加稳定。
[0016]3.所述起吊臂两侧面沿自身延展方向设有滑槽,所述直线运动支架上设有稳定滚轮,所述稳定滚轮与所述滑槽滚动配合,增强了直线运动机构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有效的保护所述行走滚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随车吊吊运装置的立体机头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随车吊吊运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随车吊吊运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软件或方法。
[0021]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22]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随车吊吊运装置的实施例,包括:,
[0023]起吊臂6、直线运动机构7和吊装葫芦8,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安装在所述起吊臂6上,其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沿所述起吊臂6延展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包括直线运动支架701、弧形导轨706和滑动座707,所述滑动座707与所述弧形导轨706滑动配合,所述吊装葫芦8安装在所述滑动座707上。当所述起吊臂6随动臂3和支撑臂9摆动时,吊装葫芦8和其下吊运的物体随着滑动座707沿弧形导轨706滑动,使得所述起吊臂受力的作用线随时都能穿过起吊臂601的中心线,所述吊臂和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受力更加合理,增强所述起吊臂的承载能力。
[002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3,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还包括:行走滚轮702和驱动马达703,所述起吊臂6侧面沿自身延展方向设有T型槽602,所述行走滚轮702设置在所述T型槽602内,所述行走滚轮702与所述T型槽602滚动配合,所述行走滚轮702通过转轴与所述驱动马达703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滚轮702设置在所述T型槽602内,不容易脱轨,通过所述驱动马达703驱动所述行走滚轮702运动,从而实现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沿起吊臂6延展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
[002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3,所述驱动马达703为电动机,容易控制,运行平稳。所
述驱动马达703为液压马达,和随车吊共用一个液压系统,不用额外增加设备,节省成本。
[002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3,所述起吊臂6的上臂面沿自身延展方向设有第一滑槽601,所述直线运动支架701上设有支撑滚轮704,所述支撑滚轮704与所述第一滑槽601滚动配合,所述支撑滚轮704起到将直线运动支架701上的载荷传递给起吊臂6的作用,同时增强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的滑动能力的效果,可以平行设置多组第一滑槽601和多组支撑滚轮704,增强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的承载能力和平稳性能。
[0027]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3,若干组所述第一滑槽601和支撑滚轮704平行设置,增强支撑滚轮704的承载能力。
[002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3,所述起吊臂6两侧面沿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车吊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臂、直线运动机构和吊装葫芦,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起吊臂上,其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沿所述起吊臂延展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支架、弧形导轨和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弧形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吊装葫芦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吊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还包括行走滚轮和驱动马达,所述起吊臂侧面沿自身延展方向设有T型槽,所述行走滚轮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所述行走滚轮与所述T型槽滚动配合,所述行走滚轮通过转轴与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车吊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为电动机或者液压马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随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利周炜张国胜杜林森任春晓姜慧夫秦箫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