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定位边的SiC衬底加工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942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定位边的SiC衬底加工方法,包括:对SiC晶体的外圆进行定向;晶体切割;切割取片:将切割片从切割底座中烤片,取出并标记切割片的头片或尾片的碳硅面,并将切割片清洗以去除表面残留的切削液;头、尾片定向:对SiC晶体的头、尾切割片进行定向,验证标记的切割片头片或尾片的[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定位边的SiC衬底加工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单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无定位边的SiC衬底加工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碳化硅(SiC)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高热导率、高击穿压等优异的半导体性能,使得SiC基器件可在极端条件下进行工作。同时,SiC作为一种重要的衬底材料,可以进行外延生长氮化镓、石墨烯等。目前4H

SiC和6H

SiC等β

SiC衬底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微波射频器件和光电子器件有广泛应用。
[0004]SiC是一种IV族化合物半导体,其基本结构单元为SiC4或Si4C。由于C原子和Si原子的电负性不同,从而导致Si原子和C原子之间存在电荷转移,使其具有较强的离子性。因此SiC是一种典型的极性晶体,其(0001)面为极性面,Si原子在最外层的是Si面,C原子在最外层的是C面。Si面和C面的表面活化能不同,因此SiC衬底的极性面对SiC单晶生长和其他材料外延,都有重要影响。如:当采用SiC衬底作为籽晶生长SiC单晶时,采用C面生长的晶体一般为4H

SiC单晶,采用Si面生长的晶体一般为6H

SiC单晶。采用SiC热解法制备石墨烯时,Si面作为生长面,石墨烯形貌和层数均匀性更加可控。此外,在采用偏向SiC衬底进行SiC同质外延时,一般选用沿[11

20]偏轴向4
°
方向的衬底进行外延以获得高质量的外延层;当选用沿[1

100]偏轴向4
°
方向的衬底进行外延时容易出现3C

SiC夹杂相和堆垛层错,外延层形貌较差。因此如何准确标记SiC衬底的晶向、极性面对SiC衬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0005]目前本领域中,通常在SiC衬底上制作两个定位边(主定位边、副定位边),以此来区分SiC衬底的晶向和极性面。该过程中,一般是需要将SiC晶体进行外圆磨至目标直径,然后采用定向仪对单晶的端面进行定向,找到SiC单晶的(1

100)和(11

20)晶面,并采用平面磨床磨削晶体的两个晶面,分别得到主定位边和副定位边。采用该方法时,存在3个问题:
[0006](1)晶体端面磨削出定位边的过程时,晶体开裂几率较大;
[0007](2)磨削后的晶体不再是完整的圆形,采用该类衬底作为籽晶时,生长的SiC单晶中会出现微管、应力集聚等缺陷,影响单晶质量;
[0008](3)随着晶体直径增大,为了直观的区分主定位边和副定位边,两个定位边的长度也需要相应的增大,造成衬底可利用面积降低。
[0009]中国专利CN107991230B公布了一种辨别SiC晶片碳硅面的方法。该方法将生长得到的SiC晶锭进行平面磨、滚圆加工;对滚圆后的晶锭进行定向,确定基准轴方向为<11

20>方向;沿<11

20>方向加工非对称V型槽;晶锭加工制备成晶片;加工后的晶片其V型槽形成夹角θ,形成夹角θ的两条斜边分别设为a和b,且两条斜边的长度满足a≠b;以两条斜边a<b还是两条斜边a>b即可判断出所对应的晶片表面为碳面或是硅面。
[0010]然而采用此方法中,(1)仍需要对晶体进行V型槽加工,V型槽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采
用线切割,为点接触,使得此工序中晶体受到的机械应力较大,极易开裂;(2)晶体仍不是标准圆形,采用该方法获得衬底作为籽晶生长SiC单晶时,籽晶V型槽对应的单晶增值微管、应力等缺陷。
[0011]中国专利CN109037307A公开了一种SiC晶片及其定位边加工方法。该方法通过在SiC第一平口、第二平口两端与碳化硅晶片的边缘衔接处设有最佳半径范围的R角,能够降低该处的应力,并避免晶片运送、装箱时破裂,进而提升SiC晶片的加工良率与品质。
[0012]然而该方法中SiC衬底上仍存在两个定位边,定位边附近的应力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定位边的SiC衬底加工及使用方法,实现了对所有切割片的定向及碳硅面区分。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5]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定位边的SiC衬底加工及使用方法,包括:
[0016]滚圆:将生长得到的SiC晶体进行外圆磨加工,使SiC晶体外径加工到目标尺寸;
[0017]定向:对SiC晶体的外圆进行定向,确定出SiC晶体的[1

100]、[11

20]方向,并在SiC晶体外圆进行标记;
[0018]晶体切割:将SiC晶体按照设定方向粘接到切割底座上,将SiC晶体加工成切割片;
[0019]切割取片:将切割片从切割底座中烤片,取出并标记切割片的头片或尾片的碳硅面,并将切割片清洗以去除表面残留的切削液;
[0020]头、尾片定向:对SiC晶体的头、尾切割片进行定向,验证标记的切割片头片或尾片的[1

100]、[11

20]方向;
[0021]非头尾片定向:将非头尾片与头片和/或尾片重叠放置,使其刀痕重合,然后沿晶片的偏轴方向进行定向,确定晶片的偏轴方向和极性面;
[0022]碳/硅面标、晶向标记:对确定的晶向和碳/硅面进行标记;
[0023]衬底加工:将标记后的晶片进行后续工艺处理,得到无定位边的SiC衬底。
[002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行外圆磨的SiC晶体为未进行磨平面的SiC晶体或进行过磨平面的SiC晶体。
[00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行外圆磨的SiC晶体为偏轴向晶体,晶体硅面或碳面沿[11

20]或[1

100]偏离c轴,偏角为0.1~8
°

[002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采用定向仪确定晶体[1

100]和[11

20],精度控制在
±
0.2
°
以内。
[002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将晶体粘接到切割底座时,在晶体原生面或/和籽晶面上标记[1

100]和[11

20]方向。
[0028]优选的,将晶体粘接到切割底座时,将[1

100]或[11

20]方向粘接在石墨底座对面;
[0029]通过调节切割机的进刀速度、供线速度、砂浆流量、摇摆角度参数,使得SiC切割片沿进刀方向具有非对称的粗糙度和刀痕;
[0030]进一步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定位边的SiC衬底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滚圆:将生长得到的SiC晶体进行外圆磨加工,使SiC晶体外径加工到目标尺寸;定向:对SiC晶体的外圆进行定向,确定出SiC晶体的[1

100]、[11

20]方向,并在SiC晶体外圆进行标记;晶体切割:将SiC晶体按照设定方向粘接到切割底座上,将SiC晶体加工成切割片;切割取片:将切割片从切割底座中烤片,取出并标记切割片的头片或尾片的碳硅面,并将切割片清洗以去除表面残留的切削液;头、尾片定向:对SiC晶体的头、尾切割片进行定向,验证标记的切割片头片或尾片的[1

100]、[11

20]方向;非头尾片定向:将非头尾片与头片和/或尾片重叠放置,使其刀痕重合,然后沿晶片的偏轴方向进行定向,确定晶片的偏轴方向和极性面;碳/硅面标、晶向标记:对确定的晶向和碳/硅面进行标记;衬底加工:将标记后的晶片进行后续工艺处理,得到无定位边的SiC衬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定位边的SiC衬底加工方法,其特征是,进行外圆磨的SiC晶体为未进行磨平面的SiC晶体或进行磨平面的SiC晶体;优选的,进行外圆磨的SiC晶体为偏轴向晶体,晶体硅面或碳面沿[11

20]或[1

100]偏离c轴,偏角为0.1~8
°
;优选的,采用定向仪确定晶体[1

100]和[11

20],精度控制在
±
0.2
°
以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定位边的SiC衬底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将晶体粘接到切割底座时,在晶体原生面或/和籽晶面上标记[1

100]和[11

20]方向;优选的,将晶体粘接到切割底座时,将[1

100]或[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雪健徐现刚陈秀芳胡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