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079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窑炉本体、鼓风机和排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窑炉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排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窑炉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还包括窑炉加热组件以及连接管,所述窑炉加热组件包括窑炉和设置在所述窑炉内腔中的加热机构;通过采用连接管,将烧制产品在窑炉本体中冷却后的热风送入到设置有的加热组件中,利用加热组件对从窑炉本体内腔中收集到的热风进行再次加热,加热后的热风进行再次利用,以便可以降低烧制产品在烧制时的所需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降低烧制产品出窑炉时的温度,同时也避免了烧制产品冷却后的余热直接外排,造成热源浪费。造成热源浪费。造成热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窑炉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参见附图1所示,为现有的窑炉尾部的余热处理结构原理示意图。现有的烧制产品在进入窑炉冷却过程中,通过采用鼓风机3

向窑炉1

内打入冷风,利用进入窑炉1

内的冷风与烧制产品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热风直接通过排风机2

向外排出。传统的该种烧制产品冷却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将烧制产品的余热直接排出至空气中,浪费热量损失;2、烧制产品出窑冷却时的温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余热收集并加以利用的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所述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窑炉本体、设置在所述窑炉本体上的鼓风机和排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窑炉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排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窑炉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还包括窑炉加热组件以及连接管,所述窑炉加热组件包括窑炉和设置在所述窑炉内腔中的加热机构,所述连接管的进风端与所述排风机的出风端相连,所述连接管的出风端与所述窑炉的内腔相连通,其中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经所述连接管进入到所述窑炉内腔中的热风进行加热。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多根加热管、进风口和出风口,多根所述加热管沿着所述窑炉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在所述窑炉内腔中,多根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多根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窑炉的两端,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连接管的出风口相连通。
[0007]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加热管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导流片,多个所述导流片间隔设置在所述加热管的内腔中,其中相邻的一对所述导流片交错设置在所述加热管的相对两侧侧壁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窑炉内部的加热温度为400度

600度。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中的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通过采用连接管,将烧制产品在窑炉本体中冷却后的热风送入到设置有的加热组件中,利用加热组件对从窑炉本体内腔中收集到的热风进行再次加热,加热后的热风进行再次利用,例如作为助燃风、干燥塔中的配风等场合,以便可以降低烧制产品在烧制时的所需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降低烧制产品出窑炉时的温度,同时也避免了烧制产品冷却后的余热直接外排,造成热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的窑炉尾部的余热处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热机构布置在窑炉内腔中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热机构布置在窑炉内腔中的俯视方向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集的热风在加热机构中的流动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
窑炉,2
’‑
排风机,3
’‑
鼓风机,100

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 1

窑炉本体,2

排风机,3

鼓风机,4

连接管,5

加热组件,51

窑炉,52
‑ꢀ
加热机构,521

进风口,522

加热管,523

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参见附图2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100,其包括窑炉本体1、鼓风机3、排风机2、加热组件5以及连接管4。鼓风机 3的出风端与窑炉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排风机2的进风端与窑炉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需要进行冷却处理的烧制产品输送到窑炉本体1内腔中,通过鼓风机3吹入至窑炉本体1内腔中的冷却风与烧制产品进行换热,实现对烧制成品的冷却。冷却换热后的热风则通过排风机2送入到连接管4中。
[0020]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包括窑炉51和加热机构52,加热机构52布置在窑炉51的内腔中。连接管4的进风端与排风机2的出风端相连通,连接管4的出风端与窑炉51的内腔一端相连通。工作时,排风机2将换热后的热气通过连接管4送入到窑炉51内腔中,并通过加热机构52进行加热,使得热气经加热后可以再次利用,避免了传统的换热后的热气直接排放掉的现象。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机构52包括多根加热管522、进风口521和出风口523。多根加热管522沿着窑炉51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在窑炉51内腔中,多根加热管522的一端与进风口521相连通,多根加热管522的另一端与出风口523相连通,进风口521和出风口523分别设置在窑炉51的两端,进风口521与连接管4的出风口523相连通。结合参照附图5所示,进入到连接管4中的热气通过进风口521进入到多根加热管522的内腔中,加热管 522对进入到其内腔中的热风进行加热(加热管522内设置有加热棒或者电加热丝)。加热后的热风通过出风口523向外排出,进行重新利用,例如加热后的热风可以引入到窑炉51其它工位中,例如作为助燃风、干燥塔中的配风等场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窑炉51内部的加热温度为400度

600度。
[0022]结合参照附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延长加热管522对进入到其内腔中的热气的加热时间,在加热管522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平板状的导流片524,多个导流片524间隔设置在加热管522的内腔中,其中相邻的一对导流片524交错设置在加热管522的相对两侧侧壁上,通过在加热管522的内腔侧壁上竖直布置有导流片524,可以延长热气在加热管522内腔中的流动时间,提高加热管522对热气的加热时间。
[002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所述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窑炉本体、设置在所述窑炉本体上的鼓风机和排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窑炉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排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窑炉本体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还包括窑炉加热组件以及连接管,所述窑炉加热组件包括窑炉和设置在所述窑炉内腔中的加热机构,所述连接管的进风端与所述排风机的出风端相连,所述连接管的出风端与所述窑炉的内腔相连通,其中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经所述连接管进入到所述窑炉内腔中的热风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尾部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多根加热管、进风口和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云彭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铂倍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