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07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轿厢的顶板上转动安装多个收纳盒,收纳盒处的轿厢顶板上固定连接吊绳的一端,吊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托持机构,轿厢的内壁和底板上均开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防护机构。平时吊绳和托持机构均折叠收纳在收纳盒内,收纳盒转动贴合轿厢顶板并通过电磁铁吸附固定,防护机构也收纳槽轿厢内壁中,当轿厢速度监测单元监测到电梯下降速度异常,发生故障时,收纳盒开启,托持机构掉落,乘员快速将托持机构穿戴在身上,从而手持吊绳,此时人员通过吊绳掉在轿厢顶板上,同时防护机构伸出,避免电梯轿厢紧急制停或蹲底时,导致人员撞击受伤。人员撞击受伤。人员撞击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


[0001]本技术属于电梯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0002]电梯轿厢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及物资的箱形空间,当电梯向下运行过程中速度超过规定值时,限速器和安全钳动作,安全钳会将轿厢夹紧在井道轨道之间,实现紧急制停,但此过程中乘客会在轿厢发生碰撞、跌倒情况,电梯轿厢内乘员仍处于危险状态。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当电梯向下运行过程中速度超过规定值时,限速器和安全钳因故障不动作,安全钳就不会实现紧急制动,电梯轿厢里面的乘客会因为电梯蹲底而面临生命危险。现有技术中,还缺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电梯轿厢紧急制停或蹲底时,对乘员进行有效保护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顶板上转动安装多个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处的轿厢顶板上固定连接吊绳的一端,所述吊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托持机构,所述轿厢的内壁和底板上均开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防护机构。
[0005]优选的,所述收纳盒为中空半球结构,且收纳盒与轿厢顶板的贴合处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收纳盒靠近电磁铁处设置有金属片。
[0006]优选的,所述托持机构包括腰带,所述腰带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吊绳,所述腰带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带的一端,所述腰带的另一端与连接带间安装拉紧机构,所述腰带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底裆布的一端,所述底裆布的另一端与连接带间安装挂接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连接盒,所述连接盒铰接腰带,所述连接盒的一端铰接盖板的一端,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边缘通过螺钉连接连接盒,所述连接带的外壁上固定安装多个棘齿,所述连接带和棘齿滑动贯穿盖板与连接盒的内腔,所述盖板的内壁开有多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间转动安装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棘爪,所述棘爪卡接棘齿。
[0008]优选的,所述转轴与收纳草间安装有扭簧,所述棘齿与棘爪的一侧为倾斜斜面,另一面为垂直与盖板的平面。
[0009]优选的,所述挂接机构包括滑动套,所述滑动套滑动卡接在连接带上,所述滑动套的底部固定安装固定环,所述底裆布上固定连接挂环,所述挂环的开口端两侧内壁均开有转槽,其中一个转槽内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挡板的一端,且挡板与销轴间安装有扭簧,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卡接另一个转槽。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气囊,所述安装槽远离轿厢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气囊
的一侧,所述气囊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气囊盖板,所述安装槽外侧的轿厢内壁开有密封槽,所述气囊盖板卡接密封槽,所述轿厢的侧壁内固定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气囊,所述充气管连接有充气泵。
[0011]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井道底部的轿厢速度监测单元和安装在轿厢内的保护装置释放单元,所述轿厢速度监测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器和与第一控制器相接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有用于检测轿厢下降速度的激光测速传感器;所述保护装置释放单元包括第二控制器和与第二控制器相接的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电磁铁和充气泵均与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电梯故障时,电磁铁断开,收纳盒开启,腰带落下后,将腰带贴合乘员腰部,然后将连接带穿过盖板和连接盒内腔,此时棘齿推动棘爪,使得棘爪转入收纳槽内,连接带拉紧,棘爪在扭簧作用下卡接棘齿的垂直平面,使得连接带无法拉出,然后将底裆布的挂环卡接固定环,从而拖住乘员屁股,乘员将腿部弯曲,即可吊在吊绳上,避免掉落时冲击到轿厢底部;
[0014]2、电梯故障时,充气泵作用,充气管连接轿厢顶部的充气泵,从而快速向气囊内充气,气囊膨胀伸出安装槽,多个气囊遮挡防护轿厢内壁,避免人员吊在轿厢内后摇晃撞击到轿厢内壁,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保证等待救援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5]3、电梯平时运行时,防护机构和托持机构均收纳在轿厢内,避免损坏以及占用轿厢空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轿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托持机构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拉紧机构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0022]图中:1、轿厢;2、收纳盒;3、吊绳;4、托持机构;41、腰带;42、连接带;43、拉紧机构;431、连接盒;432、盖板;433、棘齿;434、收纳槽;435、转轴;436、棘爪;44、底裆布;45、挂接机构;451、滑动套;452、固定环;453挂环;454、转槽;455、挡板;5、安装槽;6、防护机构;61、气囊;62、密封槽;63、气囊盖板;64、充气管;65、充气泵;7、电磁铁;8、金属片;9、第一控制器;10、无线发射模块;11、激光测速传感器;12、第二控制器;13、无线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
包括轿厢1,轿厢1的顶板上转动安装多个收纳盒2,收纳盒2处的轿厢1顶板上固定连接吊绳3的一端,吊绳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托持机构4,轿厢1的内壁和底板上均开有多个安装槽5,安装槽5内安装有防护机构6。平时吊绳3和托持机构4均折叠收纳在收纳盒2内,收纳盒2转动贴合轿厢1顶板并通过电磁铁7吸附固定,防护机构6也收纳槽轿厢1内壁中。当轿厢速度监测单元监测到电梯下降速度异常,发生故障时,收纳盒2开启,托持机构4掉落,乘员快速将托持机构4穿戴在身上,从而手持吊绳3,此时人员通过吊绳3掉在轿厢1顶板上,同时防护机构6伸出,避免再次掉落导致人员撞击受伤。
[0025]收纳盒2为中空半球结构,且收纳盒2与轿厢1顶板的贴合处设置有电磁铁7,所述收纳盒2靠近电磁铁7处设置有金属片8。
[0026]托持机构4包括腰带41,腰带4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吊绳3,腰带41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带42的一端,腰带41的另一端与连接带42间安装拉紧机构43,腰带41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底裆布44的一端,底裆布44的另一端与连接带42间安装挂接机构45,拉紧机构43包括连接盒431,连接盒431铰接腰带41,连接盒431的一端铰接盖板432的一端,盖板432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收纳盒(2),所述收纳盒(2)内折叠收纳有吊绳(3)和托持机构(4),所述吊绳(3)的一端与轿厢(1)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吊绳(3)的另一端与托持机构(4)连接,所述轿厢(1)的内壁和底板上均开有多个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内设置有防护机构(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2)为中空半球结构,且收纳盒(2)与轿厢(1)顶板的贴合处设置有电磁铁(7),所述收纳盒(2)靠近电磁铁(7)处设置有金属片(8)。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3)为尼龙绳。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持机构(4)包括腰带(41),所述腰带(41)的顶部两侧均与吊绳(3)连接,所述腰带(4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带(42),所述腰带(41)的另一端与连接带(42)之间安装有拉紧机构(43),所述腰带(41)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底裆布(44),所述底裆布(44)的另一端与连接带(42)之间设置有挂接机构(45)。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乘员安全保护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43)包括连接盒(431),所述连接盒(431)与腰带(41)铰接,所述连接盒(431)的一端铰接有盖板(432),所述盖板(43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连接盒(431)连接,所述连接带(4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棘齿(433),所述连接带(42)和棘齿(433)滑动贯穿在连接盒(431)的内腔中,所述盖板(432)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收纳槽(434),所述收纳槽(434)的内壁间设置有转轴(435),所述转轴(435)上安装有棘爪(436),所述棘爪(436)与棘齿(433)卡接。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涛刘继征刘海焦国敏辛宏彬王海平屈涛奚军泽汪琳娜贺虎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