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71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业浇灌技术领域的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驱动滚筒、竖直辊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水平设置的长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还竖直设置了锚固叉,所述支撑杆上还套设了横辊,两个所述横辊和两个竖直辊围设为顶部开口的凹槽形框架,所述驱动滚筒和竖直辊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竖直辊和两个所述横辊都对称的设置在驱动滚筒两侧,能够不在需要引导软管牵引转向的人,即可完成浇灌作业,使用方便,还可以有效减少皮管在田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开作物,防止作物被软管压坏,不需要专人牵引软管,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本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易于拆卸,可推广性强。推广性强。推广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浇灌
,特别是涉及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农田浇灌的时候,需要使用水或者水肥进行浇灌,这些浇灌都是要用到水管,有的自动化浇灌,有的是手动浇灌。
[0003]而自动化浇灌,需要在田间铺设固定的硬水管,成本高,安装使用需要考虑多种使用情况,需要水压较高;而手动浇灌灵活方便,使用常规水泵即可,如果用于浇灌的蓄水池地势较高,甚至不需要使用大型水泵。
[0004]而烟叶的种植,就是需要根据日照时间,以及所种植坡面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并且根据土壤的蓄水能力和土壤性质的不同,导致对肥力和药物也各有不同,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块对药物和营养的不同也各不相同,需要灵活浇灌,很使用自动化浇灌的手段;而手动浇灌就需要使用软管,人工在田间各个地块上来回走动浇灌,浇灌时需要四处拖动软管,根据农田的大小的形状,软管的长短不一,一般来说软管都不会低于100米,而这种软管因为长期在田间拖动,为了避免软管塌陷闭合,需要使用内部夹设了金属网的PVC金属软管,这种软管强度较高,但是重量较大,因为在田间浇灌时需要使用的软管很长,较长的这种软管重量也特别大,因此在田地的畦间拖动非常困难,往往需要多人协同操作,并且更换浇灌田地时,需要不断的拖动软管,但是这种软管在畦与畦之间拖动时,容易将滑脱将整块田内的作物拉扯钩拽压坏,因此软管人工浇灌拉扯时,需要一个人拉扯浇灌的管头,另一个人拉扯改变软管的行径方向,当进入另一个田间的畦时又额外需要一个人进行拖拽软管改变方向,还需要一个人调配控制水肥管理机,水肥管理机通过柴油驱动,将水通过管子输送到需要用水的地方。
[0005]这样就导致一个软管的拖动就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而解决的问题只是调整和引导软管改变行进方向不破坏农作物,造成较大的劳动力浪费。
[0006]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能够不在需要引导软管牵引转向的人,只需要一个在管头浇灌拉拽软管的人,即可完成浇灌作业,节省了劳动力,并且本装置不仅能够方便的转向,还能给软管前进提供动力,使用方便,还可以有效减少皮管在田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开作物,防止作物被软管压坏,不需要专人牵引软管,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本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易于拆卸,可推广性强。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包括:
[0009]驱动滚筒、竖直辊和支撑杆;
[0010]所述支撑杆为水平设置的长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还竖直设置了锚固叉,所述驱动滚筒和竖直辊都竖直安装在支撑杆顶部,且所述驱动滚筒、竖直辊、支撑杆和锚固叉的轴线
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0011]所述支撑杆上还套设了横辊,所述横辊的转动轴线为支撑杆的轴线,所述驱动滚筒、横辊和竖直辊都是直辊,两个所述横辊和两个竖直辊围设为顶部开口的凹槽形框架,所述驱动滚筒和竖直辊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竖直辊和两个所述横辊都对称的设置在驱动滚筒两侧;
[0012]所述驱动滚筒竖直连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电机还连接了控制盒。
[00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滚筒和竖直辊的长度相同;
[0014]所述驱动滚筒、横辊和竖直辊互相不接触,且间隙不超过1cm;
[0015]所述驱动滚筒、横辊和竖直辊转动时互相不干涉;
[0016]所述驱动滚筒、横辊和竖直辊表面包裹了防滑橡胶套。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设置在支撑杆下方,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了轴承,所述电机驱动轴穿过轴承固定连接在驱动滚筒的下端;
[0018]所述控制盒设置在一个竖直辊的上端,所述控制盒内设置了控制器和电池,且所述控制盒顶部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控制盒内的控制器与电池电连接。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板和连接杆,所述导向板为上圆下尖的圆锥弧面,所述导向板顶部圆弧遮挡在驱动滚筒的顶部,所述导向板的底部尖端伸出在电机下方,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通过转轴与导向板顶部圆弧两侧边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导向板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
[0020]且所述连接杆与驱动滚筒、横辊和竖直辊不接触。
[002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置了多个锚固叉,每个所述锚固叉上端都竖直固定在支撑杆底部,所述锚固叉的下端为尖刺,所述锚固叉为长度在10

30cm之间的钢制长钉。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通过锚固叉能够在田间进行方便的插入固定位置,使用方便,不需要单独的设备进行驱动,能够通过多个本装置的组合使用,将软管方便的进行变向,从而使软管的拖拽路径有效的避开作物,避免软管的拖拽压伤作物,不需要单独的人员在软管的中间段引导变向,节省劳动力,人员只需要拖拽软管头对准作物进行浇灌即可,给农作物的人工浇灌提供便捷;
[0023]2、本装置通过电机对驱动滚筒进行驱动,使用更加方便,能够通过驱动滚筒对软管进行拉扯驱动,使得浇灌过程中,在软管头拉扯牵引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0024]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拆除了导向板的俯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了导向板的俯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去除了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去除了导向板的正面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滚筒和支撑杆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导向板的侧面与驱动滚筒位置配合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与软管在田间配合使用示意图。
[003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4]1‑
驱动滚筒,11

电机,12

轴承,13

控制盒,2

竖直辊,21

横辊,3

支撑杆,31

锚固叉,4

导向板,41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请参阅图1至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包括:
[0036]驱动滚筒1、竖直辊2和支撑杆3;
[0037]所述支撑杆3为水平设置的长杆,所述支撑杆3底部还竖直设置了锚固叉31,所述驱动滚筒1和竖直辊2都竖直安装在支撑杆3顶部,且所述驱动滚筒1、竖直辊2、支撑杆3和锚固叉31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0038]所述支撑杆3上还套设了横辊21,所述横辊21的转动轴线为支撑杆3的轴线,所述驱动滚筒1、横辊21和竖直辊2都是直辊,两个所述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滚筒(1)、竖直辊(2)和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为水平设置的长杆,所述支撑杆(3)底部还竖直设置了锚固叉(31),所述驱动滚筒(1)和竖直辊(2)都竖直安装在支撑杆(3)顶部,且所述驱动滚筒(1)、竖直辊(2)、支撑杆(3)和锚固叉(31)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支撑杆(3)上还套设了横辊(21),所述横辊(21)的转动轴线为支撑杆(3)的轴线,所述驱动滚筒(1)、横辊(21)和竖直辊(2)都是直辊,两个所述横辊(21)和两个竖直辊(2)围设为顶部开口的凹槽形框架,所述驱动滚筒(1)和竖直辊(2)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竖直辊(2)和两个所述横辊(21)都对称的设置在驱动滚筒(1)两侧;所述驱动滚筒(1)竖直连接在电机(11)的驱动轴上,所述电机(11)还连接了控制盒(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滚筒(1)和竖直辊(2)的长度相同;所述驱动滚筒(1)、横辊(21)和竖直辊(2)互相不接触,且间隙不超过1cm;所述驱动滚筒(1)、横辊(21)和竖直辊(2)转动时互相不干涉;所述驱动滚筒(1)、横辊(21)和竖直辊(2)表面包裹了防滑橡胶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间浇灌软管的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旺杨春泉葛惠华王廷贤郑长辉练华珍林愈静白洪峰叶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平市烟草公司建瓯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