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柔性压料板消除凹形翻边暗坑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柔性压料板消除凹形翻边暗坑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大汽车制造商都对自家汽车车身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汽车覆盖件,不仅要保证其尺寸精度及成形性能,还要有良好的面品质量,覆盖件翻边后主要面品缺陷为暗坑,大多集中在凹形区域,现有的解决方法需通过在缺陷位置凸模进行烧焊研修,并同样研修对应位置压料板,使凸模、制件、压料板三者着色均匀且达到力量上的平衡,相当于对缺陷区域的二次成型。其缺点主要体现在:面品缺陷消除周期长,研配量值不可量化,消除缺陷不彻底,面品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面品缺陷消除周期长,研配量值不可量化,消除缺陷不彻底,面品质量难以保证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通过柔性压料板消除凹形翻边暗坑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通过柔性压料板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柔性压料板消除凹形翻边暗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检查暗坑:用油石紧贴翻边表面进行往复运动,目视制件表面线状痕迹,确定本工序制件翻边表面的暗坑区域;步骤二、着色确认:在凸模上标示出对应制件上暗坑位置,将制件暗坑区域及周边区域正反面刷显示剂后放在凸模上,凸模平衡块刷显示剂,在压机上使用柔性压料板进行压制,目视暗坑区域呈着色状态;步骤三、平衡块调整:根据压制后的着色状态进行平衡块调整,在平衡块底座加、减垫片;步骤四、对暗坑区域凹形反补偿:找到制件凹形暗坑缺陷位置最低点,测出待补偿区域间隙值,保证补偿区域不会缺量的基础上选用粘性锡纸并贴在凸模上,形状和区域要和制件上凹形暗坑一致,完成后继续重复所述步骤二,补偿区域的粘性锡纸与凸模完全着色后进行步骤五;步骤五、补偿后研修:对补偿后的粘性锡纸进行研修,过程中反复进行进行着色确认,最终使制件上凹形暗坑的最高点与补偿后凸模的最高点对应并强压,强压区域成辐射状进行过渡至暗坑缺陷消失处;步骤六、压制验证暗坑缺陷:用前工序的工序制件压制当前工序的工序件,压制完成后检查暗坑缺陷是否存在,如未完全消除则重复所述步骤四至步骤六,直至消除;步骤七、扫描研修后凸模:制件凹形暗坑消除后,对下凸模进行Atos扫描,输出STL文件;步骤八、按扫描数据优化数模:使用Atos扫描输出的STL文件进行数模优化;步骤九、激光熔覆缺陷处凸模:使用优化完成后的数模进行熔覆区域编程,然后进行激光熔覆;步骤十、按新数模机加熔覆区域:按照新数模对熔覆区域进行材料型面精加工;步骤十一、精研修及验证缺陷:用所述步骤六的方法进行缺陷验证,缺陷未消除则进行修正,直至缺陷消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油石为200mm长的2000#油石,且往复运动距离为300mm,油石运行至翻边区域边缘时,前端不可超过翻边区域边缘6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暗坑周边区域为暗坑周边100mm区域,且柔性压料板压制深度控制在翻边镶块与制件接触前5mm停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找到暗坑缺陷最低点的方法为:使用刀口尺垂直于制件暗坑缺陷表面,通过透光法找到制件暗坑缺陷位置最低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出间隙值的方法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岩,丛立国,高钰超,陈忠石,程保权,张志杰,吕高巍,陈望,李照,聂中岳,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