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8261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及系统,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包括:S1、将阀门上的手柄拆下,露出阀杆;S2、将自适应夹持装置套设并锁紧在阀杆上;S3、将自动切割装置安装在自适应夹持装置上;S4、启动自动切割装置,将原始密封唇焊缝切除;S5、拆除自动切割装置和自适应夹持装置,对阀门的阀芯、阀杆和阀门密封面进行检查,完成后回装;S6、重复步骤S2,并将自动焊接装置安装在自适应夹持装置上;S7、启动自动焊接装置,焊接形成新的密封唇焊缝;S8、得到具有新的密封唇焊缝的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阀门密封唇焊缝的自动切割及焊接,避免了手工方式存在的困难,提高了切割质量和焊接质量,保证了阀门安全运行。保证了阀门安全运行。保证了阀门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检修
,尤其涉及一种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阀门作为介质输送控制设备,是核电站安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其中手动截止阀占比最多;在整个核电站检修中,阀门维修、更换费用占比超过50%。在手动截止阀检修中,需要切割掉阀门原始密封唇焊缝,打开阀门,并对阀芯、阀杆和阀门密封面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受损,更换相关部件;工作完成后,需要回装,将阀门上下两部分重新进行焊接,形成新的密封唇焊缝,恢复到原始状态。
[0003]目前在阀门检查中,原始密封唇焊缝的切除采用手持式电动切割片方式完成,检查完成后,采用手工氩弧焊的方式将切开处重新焊接。核电站中阀门所处空间狭小,给手工切割和手工焊接带来不便,甚至无法完成作业;同时,阀门上下相连部位只有5mm左右,一旦操作不当,造成过切或切不准,影响阀门再次焊接,甚至报废。在进行焊接时,由于所需焊缝小,形成的熔池冷却速度快,因而,需要精准的的热输入降低淬硬组织的产生,避免焊缝形成裂纹,这对于手工焊接方式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阀门上的手柄拆下,露出所述阀门的阀杆;S2、将自适应夹持装置套设并锁紧在所述阀杆上,与所述阀杆同心;S3、将自动切割装置安装在所述自适应夹持装置上;S4、启动所述自动切割装置,所述自动切割装置的切割刀具沿所述阀门的原始密封唇焊缝的周向转动,将原始密封唇焊缝切除,在所述原始密封唇焊缝所在位置形成切除缝;S5、拆除所述自动切割装置和自适应夹持装置,对所述阀门的阀芯、阀杆和阀门密封面进行检查,完成后回装;S6、重复步骤S2,并将自动焊接装置安装在所述自适应夹持装置上;S7、启动所述自动焊接装置,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焊炬沿所述切除缝的周向转动,在所述切除缝上焊接形成新的密封唇焊缝;S8、拆除所述自动焊接装置和所述自适应夹持装置,得到具有新的密封唇焊缝的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套筒、与所述夹持套筒的顶部开口配合的锁紧件;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S2.1、将所述夹持套筒套设在所述阀杆的外周,所述夹持套筒的底部抵接在所述阀门的阀盖上;S2.2、将所述锁紧件套进所述阀杆并配合在所述夹持套筒的顶部开口内;S2.3、旋转所述锁紧件,使其锁紧在所述阀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套筒的顶部开口内设有径向凸出的台阶面,所述夹持套筒上设有数个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锁紧孔;步骤S2.2包括:将所述锁紧件下压在所述台阶面上,将所述夹持套筒压紧在所述阀盖上;将锁紧螺钉穿进并拧紧在所述锁紧孔内,使所述夹持套筒与所述阀杆相对固定并与所述阀杆同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底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中心位置上的锁紧螺母;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锁紧螺母的内孔相接连通的中心螺孔;步骤S2.2中,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中心螺孔和所述锁紧螺母的内孔套进所述阀杆,所述底板配合在所述夹持套筒的顶部开口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套筒的内壁还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阀杆上填料压板的端部相适配的凹槽;步骤S2.1中,将所述夹持套筒套设在所述阀杆的外周同时,所述阀杆上的填料压板的端部也配合在所述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夹持座、设置在所述切割夹持座上并相对所述切割夹持座可转动的切割转动盘、安装在所述切割转动盘背向所述切割夹持座的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辉刘政平段兴彪张大勇刘恩凯吕一仕徐忠峰刘文清杨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