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扎头捆扎方法及紫外光原位固化管道修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767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扎头捆扎方法及紫外光原位固化管道修复方法。其中,支撑装置,包括:中杆、连接杆、支撑杆、移动件以及滚轮,中杆的一端铰接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沿环绕中杆的方向分布,滚轮连接于支撑杆的远离与中杆铰接的一端,移动件可滑动地套设于中杆的外部,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杆,另一端铰接于移动件;移动件能够沿中杆滑动,以调节支撑杆与中杆之间的角度。本实施例的支撑装置能够用于紫外光原位固化法进行管道修复中撑开软管,无需通过大量人力从多个角度拉扯软管,够减小工人对软管的踩踏,以减少对软管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管道的修复效果。从而保证管道的修复效果。从而保证管道的修复效果。

Support device, binding method of binding head and repair method of ultraviolet in-situ curing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扎头捆扎方法及紫外光原位固化管道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装置、扎头捆扎方法及紫外光原位固化管道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紫外光原位固化法(CIPP of UV curing)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具体地,将浸透光固化树脂的玻璃纤维布软管拉入待修复的管段中,通过扎头封堵软管的两端,充气使其紧贴原管道内壁,通过紫外光固化小车照射使树脂固化成形,软管固化后与原管道内壁紧密贴合,以对管道结构性缺陷修复。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当修复的管道直径较大时,需要较多的员工撑开软管以将扎头放入软管进行捆扎,且安装过程中多存在对端头材料的踩踏、拖拽、穿孔等行为,造成软管材料内膜或外膜破损,严重影响固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支撑装置,能够用于紫外光原位固化管道修复过程中辅助扎头的捆扎,减少施工人员,提高扎头捆扎速度。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利用上述支撑装置的扎头捆扎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扎头捆扎方法的紫外光原位固化管道修复方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包括:中杆、连接杆、支撑杆、移动件以及滚轮,所述中杆的一端铰接有多根所述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沿环绕所述中杆的方向分布,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中杆铰接的一端,所述移动件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中杆的外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移动件;
[0007]其中,所述移动件能够沿所述中杆滑动,以调节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中杆之间的角度。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多根支撑杆沿环绕中杆的方向分布,用于支撑软管,且连接于支撑杆的滚轮能防止支撑杆划伤软管,在进行扎头捆扎时,能够将支撑装置设置于软管中,并通过移动件调节支撑杆与中杆之间的角度,以使各支撑杆远与中杆铰接的一端远离中杆,从而从多个角度将软管撑开,无需通过大量人力对从多个角度拉扯软管,节省劳动力,节省成本。此外,能够减小工人对软管的踩踏,以减少对软管造成的损伤,以提高管的固化效果,从而保证管道的修复效果。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连接于所述中杆的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的一端,所述防护罩的外表面为曲面。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轮轴,所述轮轴的中心轴与所述中杆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沿所述轮轴的中心轴的方向,所述轮轴的中部位置铰接于所述支撑杆的远离与所述中杆铰接的一端,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滚轮。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推杆组件,还包括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以及把手,所述推杆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中杆的外部,所述推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移动件,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把手,所述把手凸出于所述推杆的侧面。。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锁紧件,沿所述中杆的侧面还设置有锁紧孔,当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锁紧孔,所述支撑杆能够通过所述锁紧件而被保持着。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杆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所述中杆的侧面分布有多个所述锁紧孔。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杆包括连接部以及延伸部,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与所述延伸部的中心轴同轴,所述支撑杆铰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延伸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扎头捆扎方法,用于辅助紫外光原位固化管道修复过程中扎头的捆扎,包括如下步骤:
[0017]准备扎头;
[0018]将权利要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装置设置于软管中,使所述滚轮与所述软管的内壁接触;
[0019]将支撑装置中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中杆设置成设定角度,以撑开软管;
[0020]将扎头放入撑开的软管,并进行捆绑。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扎头捆扎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在进行扎头捆扎时,将支撑装置设置于软管中,并通过移动件以调节支撑杆与中杆之间的角度,而将软管撑开,无需通过大量人力对软管进行多个角度拉扯,节省劳动力,以及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施工成本。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扎头捆扎方法,用于辅助紫外光原位固化管道修复过程中扎头的捆扎,包括如下步骤:
[0024]准备扎头;
[0025]将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装置设置于软管中,使所述滚轮与所述软管的内壁接触;
[0026]将一根杆件插入所述中杆的一个所述锁紧孔内,作为施力杆,推动所述把手,并拉住所述施力杆,从而将支撑装置中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中杆设置成设定角度,以撑开软管;
[0027]将所述锁紧件插入另一所述锁紧孔内,使推杆抵持于锁紧件,以维持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中杆之间的角度;
[0028]将扎头放入撑开的软管,并进行捆绑。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扎头捆扎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进行扎头捆扎时,通过推杆上的把手以及中杆上的施力杆方便工人施力,从而使工人更加容易的推动移动件,提高软管撑开速度,且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施工人员,节约施工成本。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紫外光原位固化管道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第二方面实施例或者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扎头捆扎方法完成上下游扎头的捆扎。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紫外光原位固化管道修复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支撑装置辅助待修复管道上下游的扎头捆扎,提高扎头捆扎速度,从而缩短施工周期。此外,利用支撑装置辅助管道待修复管道上下游的扎头捆扎还能够减少施工人员的人数,从
而减少工人对软管的踩踏,以减少对软管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管道的修复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示意图;
[0036]图3为图2的爆炸示意图;
[0037]图4为本方案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扎头捆扎方法的流程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中杆100、支座110、延伸部120、连接部130、锁紧孔140;
[0040]连接杆200、支撑杆300、滚轮400、移动件500、防护罩600、轮轴700;
[0041]推杆组件800、推杆810、把手820;
[0042]锁紧件910、施力杆920.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杆、连接杆、支撑杆、移动件以及滚轮,所述中杆的一端铰接有多根所述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沿环绕所述中杆的方向分布,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中杆铰接的一端,所述移动件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中杆的外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移动件;其中,所述移动件能够沿所述中杆滑动,以调节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中杆之间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连接于所述中杆的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的一端,所述防护罩的外表面为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轴,所述轮轴的中心轴与所述中杆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沿所述轮轴的中心轴的方向,所述轮轴的中部位置铰接于所述支撑杆的远离与所述中杆铰接的一端,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以及把手,所述推杆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中杆的外部,所述推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移动件,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把手,所述把手凸出于所述推杆的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件,所述中杆的侧面还设置有锁紧孔,当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锁紧孔,所述支撑杆能够通过所述锁紧件而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彪刘锦国郭跃华王凯李放叶建州刘文斌卢漫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