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π-A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14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该多功能光疗剂为球状核壳结构,以D

D-\u03c0-a compound, multifunctional phototherapeutic agent containing the compound with near-infrared two-zone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

π

A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疗
,涉及一种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具有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引导的光热和光动力协同癌症治疗的潜力。

技术介绍

[0002]全球身患癌症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已成为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生物医学的发展已经开辟了癌症治疗的新领域,其中光疗可以在诊断的同时进行原位治疗,这已被证明是癌症治疗的卓越方案。在诊断方面,相比于传统的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X光成像,荧光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较高,侵入性小,响应速度快的特点,特别是近红外二区(1000

1700nm)的荧光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归因于它较深的组织穿透力、较低的组织自发荧光干扰和较少的组织光损伤。在治疗方面,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的缺陷和后遗症比较多,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精神负担,开发一种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佳的治疗技术被人们所期待。
[0003]光疗(光动力/光热)凭借其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等优点步入人们的眼帘,因其高选择性、无创性、良好的可控性和可忽略的耐药性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光动力治疗主要通过形成活性氧(ROS)破坏肿瘤的血管系统,导致癌细胞缺少供能系统,从而间接的杀死癌细胞。光热治疗依靠具有光热效应的材料将光转换为热,从而使细胞膜变松并使各种蛋白质变性,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杀死癌细胞。然而,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的效率分别受到肿瘤周围缺氧微环境和残留癌细胞获得性耐热特性的严重抑制,导致单独的光动力治疗或光热治疗效果都不令人满意。因此,目前的癌症研究趋势开始转变为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的协同治疗模式,以达到相互增效,取长补短的1+1大于2的协同效果。将具有各自特定属性的各种组分组合到一个纳米平台中,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尽管这种多合一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诊断和治疗,但不可避免的会因其成分复杂、加工性困难、重现性低和药代动力学不确定等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达到临床应用的目的,将所有光疗模式巧妙地整合到制备简单、结构明确、生物相容性和重现性好的单个有机小分子中,是癌症治疗的较好选择。然而现有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发射峰大都位于近红外一区,基本还未有发射峰位于近红外二区的光疗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化合物,以及用该化合物制得的同时具有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的多功能光疗剂。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D

π

A化合物,所述D

π

A化合物由D、π和A三种基团构成,D为电子供体,π为π桥,A为电子受体,D选自结构式I、II、III所示基团中的一种;π选自结构式IV、V、VI所示基团中的一种;A为VII;I、II、III、IV、V、VI、VII的结构式如下:
[0006][0006][0007]D

π

A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0008]作为优选,当D为I时,π为IV,V,VI时,D

π

A结构式为C1、C2、C3中的一种,C1、C2、C3的结构式如下:
[0009][0010]作为优选,当D为II时,π为IV,V,VI时,D

π

A结构式为C4、C5、C6中的一种,C4、C5、C6的结构式如下:
[0011][0012]作为优选,当D为III时,π为IV,V,VI时,D

π

A结构为C7、C8、C9中的一种,C4、C5、C6的结构式如下:
[0013][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所述的多功能光疗剂为球状核壳结构,以上述D

π

A化合物为核,两亲性聚合物为壳。
[0015]在上述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中,两亲性聚合物包括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DSPE

PEG2000)、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Pluronic F127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1:在钯催化剂、无机碱的作用下,在惰性气体保护下,D

B(OH)2和Br

π

CHO进行铃木反应(Suzuki

Miyaura反应)得到化合物D

π

CHO;
[0018]步骤2:化合物D

π

CHO和化合物A溶于溶剂,通过缩合反应得固体D

π

A;
[0019]步骤3:将溶于有机溶剂的D

π

A和两亲性聚合物倒入水中,超声处理得以D

π

A化合物为核,两亲性聚合物为壳的纳米粒子悬浮液。
[0020]在上述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铃木反应的温度为60

120℃,反应时间为2

24小时。
[0021]在上述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D

B(OH)2、Br

π

CHO、钯催化剂和无机碱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2~5:0.01~0.2:5~20。
[0022]作为优选,所述的钯催化剂包括Pd(PPh3)4,、PdCl2,、Pd(OAc)2、Pd(dppf)Cl2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作为优选,所述的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作为优选,步骤1具体为:将D

B(OH)2、Br

π

CHO钯催化剂、无机碱溶于有机溶剂和水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反应,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经萃取,收集有机相,水洗、干燥、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D

π

CHO。
[0025]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甲苯、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在上述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缩合反应的温度为40

120℃,反应时间为3

12小时。
[0027]在上述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D

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D

π

A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D

π

A化合物由D、π和A三种基团构成,D为电子供体,π为π桥,A为电子受体,D选自结构式I、II、III所示基团中的一种;π选自结构式IV、V、VI所示基团中的一种;A为VII;I、II、III、IV、V、VI、VII的结构式如下:2.一种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光疗剂为球状核壳结构,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D

π

A化合物为核,两亲性聚合物为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其特征在于,两亲性聚合物包括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DSPE

PEG2000)、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Pluronic F127中的一种或多种。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钯催化剂、无机碱的作用下,在惰性气体保护下,D

B(OH)2和Br

π

CHO进行铃木反应(Suzuki

Miyaura反应)得到化合物D

π

CHO;步骤2:化合物D

π

CHO和化合物A溶于溶剂,通过缩合反应得固体D

π

A;步骤3:将溶于有机溶剂的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森丁小斌吴爱国杨方郑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