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697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外层护套,所述外层护套的底端安装有环形中空仓,所述环形中空仓的外侧套设有桶型仓,所述桶型仓的顶部设置有与环形中空仓相互配合的卡环,所述外层护套的内部设置有中层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逃生人员从内层护套内落到桶型仓内部时,逃生人员的脚会率先踩在橡胶板的顶部,并将其下压,多组松紧带受力被拉长,对逃生人员起到初步缓冲作用,而后橡胶板底部在接触到橡胶囊后,橡胶囊便会对逃生人员落地的瞬间起到第二次缓冲,通过两次缓冲,避免逃生人员因在内层护套内部下落速度过快,而导致逃生人员在落地瞬间造成损伤。逃生人员在落地瞬间造成损伤。逃生人员在落地瞬间造成损伤。

An escape system for high-rise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逃生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楼大厦四处林立,虽然高楼建筑物中均设置有消防器材,但是有时却会由于发现火情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这时就需要一种能够代替电梯实现人员快速安全撤离的逃生系统,以避免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
[0003]对比文件1公告号为CN10764875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楼宇紧急逃生系统,该逃生系统通过设置逃生通道结构和收纳箱结构,既便于逃生系统的安装和收纳,也可以实现逃生人员快速安全地从火灾楼房上转移到地面上,且卡盘上设置的透气孔以及内护套上设置的透气网孔,再配合鼓风机或者送氧机构可以保证逃生通道中的氧含量,保证逃生人员的正常呼吸;而对比文件2授权公告号为CN207307000U的专利则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预警功能的松紧式高楼防火通道逃生设备,该逃生设备通过设置柔性管的形式,利用逃生者自身的重量使其在柔性管的内部自动掉落到地面上,实现逃生者快速从火灾楼房上转移到地面上,但是上述的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0004]1、对比文件1中和对比文件2中虽然都是设置有垂直向下的逃生通道,但是逃生通道的底部皆没有设置有相应的缓冲结构,都是在逃生者自身重力与摩擦阻力共同作用下缓慢地降落到地面,而由于逃生人员的体型高矮胖瘦各不相同,对于一些体型较小的逃生人员来说,其所能与逃生通道内壁的接触十分有限,也就无法充分保证逃生人员在落地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5]2、且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中都是利用通道外侧涂有的防火耐磨层对其进行保护,避免火焰将通道烧毁,但是防火耐磨层所能起到的防火效果也十分有限,而若是火焰一直对逃生通道进行烘烤,则会使得逃生通道内部的温度急升,十分不利于逃生人员在通过逃生通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06]3、同时对比文件1相较于对比文件2来说,虽然通过设置内外两组保护套提高整体的安全性以及逃生通道中空气的流动性,但是对于一些体型较大的人来说,内保护套的横截面向外张开扩大的程度更大,内保护套的外壁可能便会与外保护套的内壁紧贴,这便会影响到空气在内外保护套之间的空腔中流动,从而影响到整个通道中空气的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外层护套,所述外层护套的底端安装有环形中空仓,所述环形中空仓的外侧套设有桶型仓,所述桶型仓的顶部设置有与环形中空仓相互配合的卡环,所述外层护套的内部设置有中层护套,且中层护套的内部设
置有内层护套,所述中层护套和内层护套的顶端皆与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层护套和内层护套的底端皆与环形中空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层护套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收扩组件,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环形管,且环形管位于外层护套和中层护套之间空腔的顶部,所述环形管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喷孔,所述桶型仓的内底部设置有橡胶囊,所述桶型仓外侧的底部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入端与橡胶囊的内部连通,所述环形中空仓的内底部与橡胶囊的内部连通,所述环形中空仓的顶部均匀开设有排水孔,且排水孔皆位于外层护套和中层护套之间空腔的底部,所述中层护套的外侧盘旋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顶端与环形管的内部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底端穿过环形中空仓与水泵的输出端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收扩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板、弹簧、第二弧形板、连接杆和第三弧形板,所述内层护套的外侧均匀安装有第一弧形板,且相邻两组第一弧形板之间共同安装有弹簧,所述中层护套的内侧均匀安装有第二弧形板,所述外层护套的内侧均匀安装有第三弧形板,相邻位置处的外层护套、中层护套和内层护套的中间位置处共同安装有连接杆。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桩,且固定桩内侧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固定桩的一端与安装板顶部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桩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与楼房安装墙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墙体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桶型仓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内圈位置处均匀安装有五组松紧带,且五组松紧带远离弧形架的一端共同安装有橡胶板。
[0012]优选的,所述桶型仓的外侧铰接有仓门,且仓门内侧远离其铰接处的一端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磁铁,所述桶型仓的内侧对称安装有两组与第一磁铁相互配合的第二磁铁。
[0013]优选的,所述内层护套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环形中空仓顶部靠近内圈的位置处均匀安装有通气管,且通气管的底端延伸至环形中空仓的下方。
[0014]优选的,所述橡胶囊远离水泵的一端安装有注水接口,且注水接口的输入端延伸至桶型仓的外侧并安装有控制阀。
[0015]优选的,所述中层护套的外侧均匀安装有固定环,所述输水管的外侧与固定环的内侧固定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和固定板铰接处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筋,且支撑筋的一端与安装墙体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外层护套和中层护套为柔性的布袋材质,且外层护套和中层护套的外侧皆涂有防火层。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在内层护套的底端设置有桶型仓,并且在桶型仓的内底部设置有充满水的橡胶囊,而桶型仓的内部还设置有松紧带和橡胶板,在逃生人员从内层护套内落到桶型仓内部时,逃生人员的脚会率先踩在橡胶板的顶部,并将其下压,而多组松紧带受力被拉长并储存弹性势能,从而率先对逃生人员起到初步缓冲的作用,而后在橡胶板底部接触到橡胶囊后,橡胶囊便会对逃生人员落地的瞬间起到第二次缓冲,通过两次缓冲,便可以极大地保证逃生人员在落地后的安全性,避免逃生人员因在内层护套内部下落速度过快,而导致逃生人员在落地瞬间造成损伤,极大地保证了逃生人员的人身安全。
[0020]2、本专利技术在逃生人员通过内层护套内部的过程中,控制水泵将橡胶囊内部的清水
通过输水管输送到环形管内,并由环形管底部的喷孔喷向外层护套的内壁上,而外层护套内壁上的水流也会逐渐往下流动,直到水流通过排水孔流到环形中空仓的内部,最后重新流回橡胶囊的内部,实现橡胶囊内部清水的循环流动,在此过程中,外层护套内壁上流动的清水配合外层护套外侧涂有的防火层,可以极大地保证外层护套在火焰中的抗火烧能力,并且由于清水是源源不断地在外层护套的内壁上流动,这能够极大地降低外界较高的温度向内层护套的内部辐射,从而保证了逃生人员通过内层护套内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21]3、本专利技术逃生人员在通过内层护套内部的过程中,逃生人员的身体会使得内层护套的横截面向外张开扩大,而弹簧则受力被拉长并储存弹性势能,多组第一弧形板组成的圆环的直径也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包括固定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1),且安装板(1)的底部安装有外层护套(8),所述外层护套(8)的底端安装有环形中空仓(20),所述环形中空仓(20)的外侧套设有桶型仓(7),所述桶型仓(7)的顶部设置有与环形中空仓(20)相互配合的卡环(24),所述外层护套(8)的内部设置有中层护套(11),且中层护套(11)的内部设置有内层护套(12),所述中层护套(11)和内层护套(12)的顶端皆与安装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层护套(11)和内层护套(12)的底端皆与环形中空仓(2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层护套(8)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收扩组件(9),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安装有环形管(10),且环形管(10)位于外层护套(8)和中层护套(11)之间空腔的顶部,所述环形管(10)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喷孔(23),所述桶型仓(7)的内底部设置有橡胶囊(5),所述桶型仓(7)外侧的底部安装有水泵(15),且水泵(15)的输入端与橡胶囊(5)的内部连通,所述环形中空仓(20)的内底部与橡胶囊(5)的内部连通,所述环形中空仓(20)的顶部均匀开设有排水孔(22),且排水孔(22)皆位于外层护套(8)和中层护套(11)之间空腔的底部,所述中层护套(11)的外侧盘旋设置有输水管(21),所述输水管(21)的顶端与环形管(10)的内部连通,所述输水管(21)的底端穿过环形中空仓(20)与水泵(15)的输出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扩组件(9)包括第一弧形板(901)、弹簧(902)、第二弧形板(903)、连接杆(904)和第三弧形板(905),所述内层护套(12)的外侧均匀安装有第一弧形板(901),且相邻两组第一弧形板(901)之间共同安装有弹簧(902),所述中层护套(11)的内侧均匀安装有第二弧形板(903),所述外层护套(8)的内侧均匀安装有第三弧形板(905),相邻位置处的外层护套(8)、中层护套(11)和内层护套(12)的中间位置处共同安装有连接杆(9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明月唐波王嘉勇王强唐坤曾祥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尧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