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59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应急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楼梯,楼梯一侧设有支杆,支杆顶部设有扶手,楼梯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设有滑轨,滑轨顶部设有滑车,滑车顶部设有座板,座板顶部设有坐垫,座板顶部一侧设有靠背,靠背上设有安全带,滑车顶部位于座板前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两侧设有握杆,握杆外侧套设有防滑套,滑车底部两侧均设有滑块,滑车一侧设有可缓冲车子前端受到的撞击力的防撞结构,通过设置的防撞结构,可以使装置使用时,代替步行楼梯逃生,提高了逃生速度,能够快速的逃离灾情现场,避免造成伤亡事故,提高住在高层的人们的逃生几率,避免出现生命危险。避免出现生命危险。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An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for high-rise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应急逃生装置
,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城市超高楼层,一旦遇到火灾,以目前消防云梯的最大高度均无法进行救助。而且发生火警时,供电系统、电梯会自动关闭,楼层内的人们只能摸黑从楼道逐层往下逃离火灾现场,逃离速度慢。如果遇到火势迅速蔓延的情况,这些在超高层的人们将难以及时逃出楼层外,生存几率很低。
[0003]在大楼发生火灾时,严禁通过电梯进行逃生,因此只能通过步行楼梯逃生,但是在步行楼梯逃生时,逃生速度较慢,不能快速的逃离灾情现场,从而容易造成伤亡事故,住在高层的人们逃生几率很低,导致生命危险。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楼梯,所述楼梯一侧设有支杆,所述支杆顶部设有扶手,所述楼梯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顶部设有滑车,所述滑车顶部设有座板,所述座板顶部设有坐垫,所述座板顶部一侧设有靠背,所述靠背上设有安全带,所述滑车顶部位于座板前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侧设有握杆,所述握杆外侧套设有防滑套,所述滑车底部两侧均设有滑块,所述滑车一侧设有可缓冲车子前端受到的撞击力的防撞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撞结构包括承重板、受击板、伸缩套节以及弹簧,且伸缩套节位于承重板前端,伸缩套节与承重板固定连接,弹簧套设于伸缩套节外侧,受击板位于伸缩套节前端,受击板与伸缩套节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承重板与滑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滑车通过底部设置的滑块与滑槽内部设置的滑轨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靠背前后两侧通过安装块与安全带固定连接,其中安装块与靠背固定连接,安装块与安全带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底部通过安装板与滑车顶部固定连接,其中安装板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安装板与滑车顶部通过螺栓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防撞结构,在大楼发生火灾时,住在高层的用户,可以通过滑车进行逃生,用户坐在坐垫上,将安全带绕过腋下将自己固定住,然后通过滑轨进行滑动,从而实现了快速逃生,节约了逃生时
间,保障了用户的人身安全,通过设置的受击板、伸缩套节以及弹簧,可以保证用户到达底楼时,可以起到防撞作用,防止用户在停车时,发生撞击,造成用户受伤,使装置使用时,代替步行楼梯逃生,提高了逃生速度,能够快速的逃离灾情现场,避免造成伤亡事故,提高住在高层的人们的逃生几率,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滑车整体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防撞结构整体结构图。
[0017]图中:1、装置主体;101、楼梯;102、扶手;103、支杆;104、滑槽;105、滑轨;2、滑车;201、靠背;202、座板;203、坐垫;204、滑块;205、安全带;206、安装块;207、支撑杆;208、握杆;209、防滑套;210、安装板;3、防撞结构;301、承重板;302、受击板;303、伸缩套节;30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包括楼梯101,楼梯101一侧设有支杆103,支杆103顶部设有扶手102,楼梯101表面开设有滑槽104,滑槽104内部设有滑轨105,滑轨105顶部设有滑车2,滑车2顶部设有座板202,座板202顶部设有坐垫203,座板202顶部一侧设有靠背201,靠背201上设有安全带205,滑车2顶部位于座板202前端设有支撑杆207,支撑杆207两侧设有握杆208,握杆208外侧套设有防滑套209,滑车2底部两侧均设有滑块204,滑车2一侧设有可缓冲车子前端受到的撞击力的防撞结构3,通过设置的防撞结构3,可以使装置使用时,代替步行楼梯逃生,提高了逃生速度,能够快速的逃离灾情现场,
避免造成伤亡事故,提高住在高层的人们的逃生几率,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0024]实施例,请参照图2和图3,防撞结构3包括承重板301、受击板302、伸缩套节303以及弹簧304,且伸缩套节303位于承重板301前端,伸缩套节303与承重板301固定连接,弹簧304套设于伸缩套节303外侧,受击板302位于伸缩套节303前端,受击板302与伸缩套节303固定连接,承重板301与滑车2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防撞结构3,可以使装置使用时,代替步行楼梯逃生,提高了逃生速度,能够快速的逃离灾情现场,避免造成伤亡事故,提高住在高层的人们的逃生几率,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0025]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滑车2通过底部设置的滑块204与滑槽104内部设置的滑轨105滑动连接,靠背201前后两侧通过安装块206与安全带205固定连接,其中安装块206与靠背201固定连接,安装块206与安全带20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支撑杆207底部通过安装板210与滑车2顶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楼梯(101),所述楼梯(101)一侧设有支杆(103),所述支杆(103)顶部设有扶手(102),所述楼梯(101)表面开设有滑槽(104),所述滑槽(104)内部设有滑轨(105),所述滑轨(105)顶部设有滑车(2),所述滑车(2)顶部设有座板(202),所述座板(202)顶部设有坐垫(203),所述座板(202)顶部一侧设有靠背(201),所述靠背(201)上设有安全带(205),所述滑车(2)顶部位于座板(202)前端设有支撑杆(207),所述支撑杆(207)两侧设有握杆(208),所述握杆(208)外侧套设有防滑套(209),所述滑车(2)底部两侧均设有滑块(204),所述滑车(2)一侧设有可缓冲车子前端受到的撞击力的防撞结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结构(3)包括承重板(301)、受击板(302)、伸缩套节(303)以及弹簧(304),且伸缩套节(303)位于承重板(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张晓蕾徐帅吴真真张英华高进东史荷英李申礼杨洪国王胜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