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966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装置主体另一侧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装置主体顶端设置有活动仓盖,所述装置主体内侧设置有污水预处理池,所述污水预处理池一侧设置有反硝化滤池,所述反硝化滤池一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反硝化滤池内侧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底端设置有反冲洗装置;该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设置反冲洗装置、过滤装置、清洁装置、污水预处理池,可以达到有效提高装置反冲的清洁效果,且提高装置的污水处理效果。处理效果。处理效果。

An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filter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水产养殖方式已由从前的粗养、半精养向精养过渡,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养殖密度过大,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水体中自然生态体系的平衡被打破,自身污染严重。另外,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养殖水体中就会含有较高浓度的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质,如果这些水体没有经过相应的净化处理就被连续排放到环境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环境水体水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并且,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湖泊和水库约占供水量的25%,如果此类水体硝酸盐含量超标,长期饮用会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还具有致癌风险,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0003]反硝化滤池是一种能同时去除TN(总氮)、SS(悬浮物)、TP(总磷)深床滤池系统,滤料采用特殊规格及形状的石英砂,依靠特殊规格的石英砂上生长的反硝化优势菌种的生物作用完成TN(总氮)的去除,深层滤池本身具有的过滤功能去除SS(悬浮物)同时可根据水质情况通过投加PAC实现TP(总磷)的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用来解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装置主体另一侧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装置主体顶端设置有活动仓盖,所述装置主体内侧设置有污水预处理池,所述污水预处理池一侧设置有反硝化滤池,所述反硝化滤池一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反硝化滤池内侧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底端设置有反冲洗装置。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外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数量设置有两组,所述加强筋呈对称设置,所述加强筋底端设置有加强底板,所述加强底板外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数量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槽呈等距排列。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仓盖数量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活动仓盖呈等距排列。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预处理池一侧设置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一侧设置有清洁推板,所述清洁推板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清洁推板通过电动推杆与过滤框活动连接,所述过滤框一侧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一侧设置有污泥箱。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硝化滤池一侧设置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一侧设置有回流管道,所述反硝化滤池通过回流管道与污水预处理池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洁装置顶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
一侧设置有驱动滚轮,所述驱动滚轮一侧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驱动滚轮抵挡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端设置有刮块,所述驱动滚轮的尺寸与滑动轨道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滚轮与滑动轨道活动连接,所述刮块一侧设置有清洁刮毛。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顶端设置有过滤砖,所述过滤砖数量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过滤砖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过滤砖底端设置有安装杆,所述过滤砖底端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内滤料为陶粒颗粒。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冲洗装置底端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一侧设置有分水管道,所述分水管道顶端设置有反冲喷头,所述反冲喷头数量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反冲喷头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进水管道一侧设置有反冲进气管道。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过滤装置顶端设置有过滤砖,过滤砖数量设置有若干个,过滤砖呈矩形阵列分布,过滤层内滤料为陶粒颗粒,陶粒颗粒的生物附着性强、水流流态好、反冲洗容易,安装杆方便过滤砖的安装与拆卸;反冲喷头数量设置有若干个,反冲喷头呈矩形阵列分布,进水管道一侧设置有反冲进气管道,通过矩形阵列分布的反冲喷头可更加全面的对滤料进行反冲清洁,通过反冲进气管道有效提高反冲清洁的效果。
[0015]2、该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单孔膜空气扩散器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等距排列,通过单孔膜空气扩散器使得内部为好氧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单孔膜空气扩散器不受池内温度与气温之差,不受滤池高度及生物陶粒滤料空隙率影响,不易堵塞;通过驱动滚轮的尺寸与滑动轨道的尺寸相适配,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滚轮与滑动轨道活动连接,这样设置驱动装置带动活动板底端设置有刮块有效清除,反冲洗产生的泡沫与废水,将其导入回流管道内。
[0016]3、该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装置主体外侧设置有加强筋,且对称设置有两组,加强底板外侧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数量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等距排列,通过加强筋提高装置主体的强度,通过连接槽方便装置的吊装与运输;反硝化滤池通过回流管道与污水预处理池连接,可将反冲产生的废水,通过回流管道导入污水预处理池内进行再次过滤。
[0017]4、该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清洁推板通过电动推杆与过滤框活动连接,通过过滤框对污水内的大型垃圾进行有效过滤,过滤框内侧大型垃圾通过电动推杆带动清洁推板进行刮除,通过排污口导入污泥箱内,实现自动清洁,保障初级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污水预处理池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反硝化滤池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反硝化滤池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过滤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清洁装置里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装置主体;101、加强筋;102、加强底板;103、连接槽;2、进水口;3、清水出口;4、活动仓盖;5、污水预处理池;501、过滤框;502、清洁推板;503、电动推杆;504、排污口;505、污泥箱;6、反硝化滤池;601、回流口;602、回流管道;7、清水池;9、清洁装置;901、驱动装置;902、驱动滚轮;903、滑动轨道;904、连接杆;905、活动板;906、刮块;907、清洁毛刷;10、过滤装置;1001、过滤砖;1002、安装杆;1003、过滤层;11、反冲洗装置;1101、进水管道;1102、分水管道;1103、反冲喷头;1104、反冲进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一侧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装置主体(1)另一侧设置有清水出口(3),所述装置主体(1)顶端设置有活动仓盖(4),所述装置主体(1)内侧设置有污水预处理池(5),所述污水预处理池(5)一侧设置有反硝化滤池(6),所述反硝化滤池(6)一侧设置有清水池(7),所述反硝化滤池(6)内侧设置有清洁装置(9),所述清洁装置(9)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10),所述过滤装置(10)底端设置有反冲洗装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外侧设置有加强筋(101),所述加强筋(101)数量设置有两组,所述加强筋(101)呈对称设置,所述加强筋(101)底端设置有加强底板(102),所述加强底板(102)外侧设置有连接槽(103),所述连接槽(103)数量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槽(103)呈等距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仓盖(4)数量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活动仓盖(4)呈等距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预处理池(5)一侧设置有过滤框(501),所述过滤框(501)一侧设置有清洁推板(502),所述清洁推板(502)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503),所述清洁推板(502)通过电动推杆(503)与过滤框(501)活动连接,所述过滤框(501)一侧设置有排污口(504),所述排污口(504)一侧设置有污泥箱(5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养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璐玮林冬田振军段燕妮张阳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清泽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