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具备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等发光元件以及使从该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规定波段透过的滤色器的电光装置。在这样的电光装置中,存在具备使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行谐振的光谐振结构的电光装置。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电光装置:该电光装置通过由多个子像素构成的像素构成1个显示单位,在与子像素对应的发光元件中经由接触电极将像素电极与反射层电连接。在该电光装置中,调整第1距离调整层和第2距离调整层的膜厚,以使由反射层和对置电极形成使规定波段的光进行谐振的光谐振结构。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
29188号公报
[0005]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光装置中,存在如下课题:与蓝色用的子像素相比,在红色用和绿色用的子像素中,难以提高密封性能。难以提高密封性能的主要原因例如是接触电极与反射层相接的接触部上方的下侧密封层的厚度。详细而言,如果扩大接触部的宽度以充分确保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极;第1反射层,其与所述电极隔开第1光学距离而设置;第1像素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电极与所述第1反射层之间;发光层,其设置于所述电极与所述第1像素电极之间;第1光学距离调整层,其设置于所述第1像素电极与所述第1反射层之间;以及第1中继层,其设置于所述第1像素电极与所述第1反射层之间,将所述第1像素电极与所述第1反射层之间电连接,所述第1光学距离调整层与所述第1中继层隔开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装置还具有:第2反射层,其与所述电极隔开比所述第1光学距离短的第2光学距离而设置;第2像素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电极与所述第2反射层之间;第2光学距离调整层,其设置于所述第2像素电极与所述第2反射层之间,比所述第1光学距离调整层薄;以及第2中继层,其设置于所述第2像素电极与所述第2反射层之间,将所述第2像素电极与所述第2反射层之间电连接,所述第2光学距离调整层与所述第2中继层隔开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1中继层不与所述第1光学距离调整层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1中继层不与所述第1光学距离调整层重叠,在俯视时,所述第2中继层不与所述第2光学距离调整层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1光学距离调整层的端部配置于所述第1像素电极和所述发光层相接的第1发光区域与所述第1中继层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1光学距离调整层的端部配置于所述第1像素电极和所述发光层相接的第1发光区域与所述第1中继层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1光学距离调整层的端部配置于所述第1像素电极和所述发光层相接的第1发光区域与所述第1中继层之间,在俯视时,所述第2光学距离调整层的端部配置于所述第2像素电极和所述发光层相接的第2发光区域与所述第2中继层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1光学距离调整层的端部配置于所述第1像素电极和所述发光层相接的第1发光区域与所述第1中继层之间,在俯视时,所述第2光学距离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