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37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汇流排、电芯、壳体、端部支架和汇排保护壳。电芯具有向两端伸出的极耳,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导热支撑件,导热支撑件的底部连接壳体的底壁,导热支撑件的顶部抵接电芯,端部支架连接在容纳腔的两侧,端部支架与导热支撑件间隔设置,端部支架上开设多个导向孔,汇流排连接在端部支架的一侧,极耳从导向孔伸出并与汇流排连接,每个汇排保护壳分别连接在端部支架的一侧面,多个汇流排设在端部支架和汇排保护壳之间,汇排保护壳与端部支架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卡脚另一个上设有卡孔,卡孔和第一卡脚卡接且具有多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结构稳定,装拆快捷、方便且绝缘性好。方便且绝缘性好。方便且绝缘性好。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
,具体是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低能耗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能为主要的动力源。
[0003]新能源汽车又被分为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但不论是哪一种,都离不开电池模组为其提供动力。电池模组一般包括壳体、电芯、汇流排和汇排保护壳等结构,将电芯设置在壳体内部,因壳体自身具有一定的厚度,会导致电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发,降低电芯的散热速度,多组电芯被构造成通过汇流排电连接,而为了确保电芯和汇流排之间绝缘,通常在电芯和汇流排之间设置端部支架,但由于将端部支架设置在电芯和汇流排之间,在电芯上的极耳和汇流排连接的过程中端部支架会降低电芯和汇流排的连接速度,进而降低装配效率,且现有技术中汇排保护壳和端部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导致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低,且不利于拆卸和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可实现电芯上的极耳和汇流排的快速连接,装配效率高且散热速度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散热速度慢且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汇流排;多组电芯,每组所述电芯均具有向两端伸出的极耳;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多组所述电芯的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底部朝向所述电芯设有多个导热支撑件,所述导热支撑件的底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导热支撑件的顶部抵接所述电芯;两个端部支架,两个所述端部支架连接在所述容纳腔的两侧,所述端部支架与所述导热支撑件间隔设置,所述端部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多个导向孔;所述汇流排连接在所述端部支架的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极耳从所述导向孔伸出并与所述汇流排连接;两个汇排保护壳,每个所述汇排保护壳分别连接在一个所述端部支架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面,多个所述汇流排设在所述端部支架和所述汇排保护壳之间,所述汇排保护壳与所述端部支架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定位,所述汇排保护壳与所述端部支架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卡脚另一个上设有卡孔,所述卡孔和所述第一卡脚卡接且具有多对。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容纳多组电芯的容纳腔,将多组电芯放置在容纳腔内,增加了单个电池模组的电池容量。壳体可起到保护电芯的作用,提高电芯的安全性,而壳体的底部和电芯之间设有多个导热支撑件,导热支撑件在提高电芯散热速度的同时还可限定电芯的位置,保证多组电芯之间位置稳定,使用电池模组时,多组电芯之间不会相互碰撞。将两个端部支架设置在容纳腔的两侧,两个端部支架和容纳腔配合限制了多组电芯的最大移动距离,进一步提高电芯在壳体内的位置稳定性,也方便将电
芯装配在容纳腔中。电芯向两端伸出的极耳可通过端部支架上的导向孔与汇流排实现快速连接,提高连接效率;汇排保护壳主要是保护汇流排,确保外部灰尘或污染物不会掉落在汇流排上,延长汇流排的使用寿命。汇排保护壳与端部支架通过多对第一卡脚和卡孔配合连接,提高电池模组装配时的便捷性和装配速度,并使得电池模组装配完成后结构稳定。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每组所述电芯的底部均设有弯折的电芯支撑部,相邻的两组所述电芯支撑部间隔开,至少部分相邻的所述电芯支撑部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导热支撑件,所述导热支撑件的上部分别抵接两组所述电芯。
[0008]可选地,所述导热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呈阶梯状相连,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第一支撑体之间连接有所述电芯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壁;所述第三支撑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上部,所述第三支撑体支撑在两组所述电芯侧面之间。
[0009]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多个缓冲泡棉,多个所述缓冲泡棉分别设在所述电芯和所述壳体之间、以及部分两组所述电芯之间;当两组所述电芯之间设有缓冲泡棉时,所述导热支撑件的顶部开设有配合槽,所述缓冲泡棉嵌入所述配合槽中。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设在所述端部支架上的定位插板和设在所述汇排保护壳上的第一插口,所述定位插板与所述第一插口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插口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卡脚,两个所述第二卡脚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定位插板的长度,所述定位插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卡脚的顶部接触。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端部支架上朝向所述汇流排的一侧凸出设有多条卡接筋和多个定位柱,所述卡接筋与所述汇流排的边缘抵接,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汇流排定位配合;所述端部支架上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卡脚,多个所述第一卡脚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卡脚从所述卡接筋向外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卡脚中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一卡脚的朝向不同,所述汇排保护壳上与所述第一卡脚对应设有多个卡孔。
[0012]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卡脚均包括朝向所述汇排保护壳延伸的第一卡板和设在所述第一卡板端部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所在面与所述第一卡板所在面垂直,所述端部支架正对所述第二卡板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卡板的底部为所述缺口的顶部。
[0013]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顶壳、底壳、两个侧壳和两个端壳,两个所述侧壳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壳,两个所述侧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顶壳,所述顶壳与所述端部支架的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端壳连接在所述汇排保护壳远离所述端部支架的一侧;所述底壳上设有多个朝向所述端部支架隆起的定位凸起,所述端部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所述侧壳上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端壳上设有第三插口,所述端部支架的侧部设有插扣,所述插扣依次与所述第二插口和所述第三插口插接配合。
[0014]可选地,所述端部支架的部分朝向所述容纳腔隆起并形成间隔肋,相邻的所述间隔肋之间形成所述导向孔;所述汇排保护壳上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的部分正对所述导向孔;所述汇排保护壳上设有多个卡接柱;所述端壳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卡接柱卡接在其中的部分所述第二散热孔中。
[0015]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两个电极保护盖,每个所述电极保护盖连接在一个所述端部支架的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每个所述汇排保护壳上设有一个避让孔以使所述电极保护盖伸出;两个所述端部支架的结构相同、两个所述汇排保护壳的结构相同。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端部支架和汇排保护壳之间的爆炸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端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芯置于壳体内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区域Ⅰ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汇流排;多组电芯,每组所述电芯均具有向两端伸出的极耳;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多组所述电芯的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底部朝向所述电芯设有多个导热支撑件,所述导热支撑件的底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导热支撑件的顶部抵接所述电芯;两个端部支架,两个所述端部支架连接在所述容纳腔的两侧,所述端部支架与所述导热支撑件间隔设置,所述端部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多个导向孔;所述汇流排连接在所述端部支架的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极耳从所述导向孔伸出并与所述汇流排连接;两个汇排保护壳,每个所述汇排保护壳分别连接在一个所述端部支架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面,多个所述汇流排设在所述端部支架和所述汇排保护壳之间,所述汇排保护壳与所述端部支架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定位,所述汇排保护壳与所述端部支架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卡脚另一个上设有卡孔,所述卡孔和所述第一卡脚卡接且具有多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芯的底部均设有弯折的电芯支撑部,相邻的两组所述电芯支撑部间隔开,至少部分相邻的所述电芯支撑部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导热支撑件,所述导热支撑件的上部分别抵接两组所述电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呈阶梯状相连,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第一支撑体之间连接有所述电芯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壁;所述第三支撑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上部,所述第三支撑体支撑在两组所述电芯侧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缓冲泡棉,多个所述缓冲泡棉分别设在所述电芯和所述壳体之间、以及部分两组所述电芯之间;当两组所述电芯之间设有缓冲泡棉时,所述导热支撑件的顶部开设有配合槽,所述缓冲泡棉嵌入所述配合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设在所述端部支架上的定位插板和设在所述汇排保护壳上的第一插口,所述定位插板与所述第一插口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插口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卡脚,两个所述第二卡脚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定位插板的长度,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浩彭升政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