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08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包括底座和信号塔体,所述底座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外筒,所述固定外筒的内腔安放有升降内筒,所述升降内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圈环,所述支撑圈环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鼓面,所述支撑圈环顶部表面的前侧镶嵌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微控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同时方便多人进行竞技互动,解决了现有的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进行高度调整,使得不同身高的人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不适的状况,不能进行多人竞技互动,降低了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的趣味性,从而导致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出现使用不适和趣味性较低的问题。智能装置出现使用不适和趣味性较低的问题。智能装置出现使用不适和趣味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信号塔联动
,具体为一种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信号塔,是网络运营商所建立的一种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外型像塔,所以叫做信号塔,又是一种公用的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无线城市普及以来,信号塔又做为了城市WIFI的信号发射基点,为了提高信号塔的互动性,人们通常将联动智能装置与信号塔相结合,现有的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在使用时,不能进行高度调整,使得不同身高的人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不适的状况,不能进行多人竞技互动,降低了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的趣味性,从而导致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出现使用不适和趣味性较低的问题,带动降低了联动智能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具备高度调整,同时方便多人进行竞技互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进行高度调整,使得不同身高的人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不适的状况,不能进行多人竞技互动,降低了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的趣味性,从而导致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出现使用不适和趣味性较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包括底座和信号塔体,所述底座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外筒,所述固定外筒的内腔安放有升降内筒,所述升降内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圈环,所述支撑圈环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鼓面,所述支撑圈环顶部表面的前侧镶嵌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微控中心,所述微控中心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压力传感器、频率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压力对比模块,所述压力对比模块双向电连接有压力数据存储模块,所述压力对比模块、频率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第一电信号激活器,所述第一电信号激活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塔体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表面的外圈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底座顶部的表面且位于定位螺孔的顶部安放有定位螺栓。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内筒包括内筒体和电动伸缩杆,所述内筒体位于固定外筒的内腔并与固定外筒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所述内筒体的顶部贯穿固定外筒并延伸至固定外筒的顶部,所述支撑圈环套设在内筒体外圈表面的顶部,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内筒体内圈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焊接有顶盘,所述顶盘的底部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贯穿至内筒体的底部,所述电动伸缩杆外圈表面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与
固定外筒的内壁焊接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信号塔体包括第一灯带、第二灯带、第三灯带和第四灯带,所述第一电信号激活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灯带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灯带、第二灯带、第三灯带和第四灯带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灯带启动器,所述灯带启动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塔顶灯带。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灯带、第三灯带和第四灯带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有与第一电信号激活器功能相同的第二电信号激活器、第三电信号激活器和第四电信号激活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外筒、内筒体、连接杆、电动伸缩杆、支撑杆、顶盘、控制开关、鼓面、支撑圈环、微控中心、压力传感器、频率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压力对比模块、压力数据存储模块、第一电信号激活器、第一灯带、第二灯带、第三灯带、第四灯带、灯带启动器和塔顶灯带的配合使用,可对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同时方便多人进行竞技互动,解决了现有的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进行高度调整,使得不同身高的人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不适的状况,不能进行多人竞技互动,降低了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的趣味性,从而导致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出现使用不适和趣味性较低的问题,值得推广。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定位螺孔和定位螺栓的配合,方便对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进行定位,通过支撑杆和顶盘,方便电动伸缩杆与内筒体的连接,通过连接杆,方便电动伸缩杆与固定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轴测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升降内筒结构轴测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升降内筒结构仰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系统原理图。
[0018]图中:1底座、2固定外筒、3升降内筒、31内筒体、32连接杆、33电动伸缩杆、34支撑杆、35顶盘、4控制开关、5鼓面、6支撑圈环、7微控中心、8压力传感器、9频率传感器、10声音传感器、11压力对比模块、12压力数据存储模块、13第一电信号激活器、14信号塔体、141第一灯带、142第二灯带、143第三灯带、144第四灯带、145灯带启动器、146塔顶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

图4,一种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包括底座1和信号塔体14,底座1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外筒2,固定外筒2的内腔安放有升降内筒3,升降内筒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圈环6,支撑圈环6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鼓面5,支撑圈环6顶部表面的前侧镶嵌有控制开关4,控制开关4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微控中心7,微控中心7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压力传感器8、频率传感器9和声音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8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压力对比模块11,压力对比模块11双向电连接有压力数据存储模块12,压力对比模块11、频率传感器9和声音传感器10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第一电信号激活器13,第一电信号激活器13的输出端与信号塔体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8、频率传感器9和声音传感器10均安装于内筒
体31顶部的表面且位于鼓面5的底部,压力数据存储模块12和压力对比模块11均安装于内筒体31顶部的表面;
[0020]底座1顶部表面的外圈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底座1顶部的表面且位于定位螺孔的顶部安放有定位螺栓;
[0021]升降内筒3包括内筒体31和电动伸缩杆33,内筒体31位于固定外筒2的内腔并与固定外筒2的内腔为滑动接触,内筒体31的顶部贯穿固定外筒2并延伸至固定外筒2的顶部,支撑圈环6套设在内筒体31外圈表面的顶部,控制开关4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3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22]内筒体31内圈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杆34,支撑杆34的内侧焊接有顶盘35,顶盘35的底部与电动伸缩杆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33的底部贯穿至内筒体31的底部,电动伸缩杆33外圈表面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32,连接杆32远离电动伸缩杆33的一侧与固定外筒2的内壁焊接固定;
[0023]信号塔体14包括第一灯带141、第二灯带142、第三灯带143和第四灯带144,第一电信号激活器13的输出端与第一灯带141的输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包括底座(1)和信号塔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外筒(2),所述固定外筒(2)的内腔安放有升降内筒(3),所述升降内筒(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圈环(6),所述支撑圈环(6)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鼓面(5),所述支撑圈环(6)顶部表面的前侧镶嵌有控制开关(4),所述控制开关(4)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微控中心(7),所述微控中心(7)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压力传感器(8)、频率传感器(9)和声音传感器(10),所述压力传感器(8)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压力对比模块(11),所述压力对比模块(11)双向电连接有压力数据存储模块(12),所述压力对比模块(11)、频率传感器(9)和声音传感器(10)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第一电信号激活器(13),所述第一电信号激活器(13)的输出端与信号塔体(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的外圈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底座(1)顶部的表面且位于定位螺孔的顶部安放有定位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号塔联动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内筒(3)包括内筒体(31)和电动伸缩杆(33),所述内筒体(31)位于固定外筒(2)的内腔并与固定外筒(2)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所述内筒体(31)的顶部贯穿固定外筒(2)并延伸至固定外筒(2)的顶部,所述支撑圈环(6)套设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筱桐陈超张国平郑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天朗嘉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