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604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通过依次对电缆的导体线芯高温熔融焊接、内半导电层恢复制作和绝缘层的模注熔融结合完成电缆本体结构的各个层次,最终达到恢复电缆本体的原有结构,还原电缆未截断之前的状态,为电缆之间的连接提供了一种电缆无缝连接制作工艺。制作工艺。制作工艺。

A connection method of XLPE insulated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我国煤炭、水利等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平均,使得电网建设越来越重要,这为输变电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尤其是电网设备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0003]近年来,我国输电线路电压从220千伏、330千伏、500千伏到750千伏,电压等级在逐步提高。随着电网建设的加快,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高,发电设备、变压器等产品的性能、质量也将随之提高,这就要求电线电缆行业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配套产品。目前,电线电缆企业更新设备的势头非常强劲。在此大力拉动下,电线电缆专用设备逐步形成自己的名、优、特产品。就交联电缆来说,35千伏交联电缆生产线基本实现了国产化,目前我国交联电缆生产35千伏及以下电缆的生产线共252条,立塔生产线24条。35千伏及以下交联电缆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需求,开工率约为30%~40%。110千伏和220千伏电缆生产线,生产能力也超过了市场需求,开工率约70%。近年来,全国累计投产的生产线276条,其中进口的约40条。自2009开始,进口35千伏交联电缆生产线已经很少了,每年进口的生产线只有一两条,国内投产的生产线每年都有20多条,去年高达40条,创历史新高。在这种形式下,各地110kV、220kV级以上的交联电缆生产线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神州大地。
[0004]现在世界各国均大量使用高压交联电缆,而各制造商也加强对交联电缆材料、工艺、设计及附件研究来满足用户的需要。在日本,在欧洲及北美均已开始大量使用超高压交联电缆,韩国、澳大利亚也均报道研制超高压交联电缆及附件。但是附件研究工作总是落后于电缆研究,因为新电缆应用往往首先用于短段,而到大长度输电线路才会大量使用附件。我国高压、超高压交联电缆附件研究更是落后于电缆。当前我国城市电网改造促进大长度高压交联电缆线路应用,安装简单、实用性高附件已成为许多国产电缆应用的瓶颈口,因此注意国内外交联电缆的技术动态,积极开发国产附件成为迫切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能够简单高效的实现电缆的连接。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利用放热焊接技术焊接两段待连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导体线芯;
[0009]在焊接后的导体线芯外层缠绕一层内衬半导电布;
[0010]在所述内衬半导电布上进行内半导电层的恢复成型;
[0011]利用绝缘层成型模具在恢复成型的内半导电层外实现绝缘层的熔融结合,完成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连接。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利用电缆本体的原材料,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能够很好的适用于新敷设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的连接,同时由于制作时间较短,具备高时效性,还特别适用于外力破坏的电缆的抢修、急修。同时利用电缆本体的材料进行修复连接,使得接头与电缆本体接合效果更好,具备优良的防水性能,能够适应长期泡在水下运行的超高压电缆的连接。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流程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层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成型模具外层空腔结构示意图。
[0019]符号说明:
[0020]1:紧固端子,2:空腔,2

1:内层空腔,2

2:外层空腔,3:内层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现有技术中,预制接头制作时电缆外护套被破掉的长度比其它形式接头长一倍,在恢复时达不到电缆本体的密封和机械水平,并且预制接头制作完成后,不可弯曲和随意移动。日本首先致力于开发性能更好的模铸连接头,1989年第一回长线路开始应用模铸连接头后,直到九十年代中期,这种接头在这阶段占据了主导地位,线路中应用大约有1000多个这种接头。但其制作周期长,一回路3只接头需制作一个月,时间长、效率低、浪费人力物力,难以推广应用。
[002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利用电缆本体材料实现电缆的无缝连接,时效性高,制作操作方法简单。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0027]步骤101:利用放热焊接技术焊接两段待连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导体线芯。为了便于后续电缆的连接恢复,还可以对导体的焊接点进行打磨,使焊接点与导体线芯平滑等径。
[0028]步骤102:在焊接后的导体线芯外层均匀缠绕一层内衬半导电布,在所述内衬半导
电布上进行内半导电层的恢复成型。将内半导电层成型模具固定在待连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原有内半导电层表面,然后,通过挤出机将内半导电层材料注入所述内半导电层成型模具中,使所述内半导电层材料与原有内半导电层熔为一体,完成内半导电层的修复,为电缆本体绝缘体与灌注的绝缘材料溶解制作做准备。
[0029]步骤103:利用绝缘层成型模具在恢复成型的内半导电层外实现绝缘层的熔融结合,完成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连接。如图2中示出了本申请的绝缘层成型模具,模具分为上下两层对称结构,中间具有放置电缆的空腔2,两部分结构通过紧固端子1固定,以便于电缆本体与灌注的绝缘材料的熔融结合。先将内半导电层恢复成型后的绝缘电缆放入绝缘层成型模具的空腔2中,然后将加热机头的进胶口与所述绝缘层成型模具相连,并将挤出机设备加热到105℃

120℃,获得熔融状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使熔融状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经过进胶口注入所述绝缘层成型模具的空腔中。为了保证灌注的密封性,使得灌注进去的熔融绝缘材料能够达到与电缆本体绝缘体相同的密度,可在加热机头的进胶口与空腔之间填充聚四氯,并利用硅橡胶板缠绕在加热机头与电缆本体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放热焊接技术焊接两段待连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导体线芯;在焊接后的导体线芯外层缠绕一层内衬半导电布;在所述内衬半导电布上进行内半导电层的恢复成型;利用绝缘层成型模具在恢复成型的内半导电层外实现绝缘层的熔融结合,完成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放热焊接技术焊接两段待连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导体线芯后,还包括对焊接后的导体线芯焊接点进行打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内衬半导电布上进行内半导电层的恢复成型具体包括:将内半导电层成型模具固定在待连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原有内半导电层表面;通过挤出机将内半导电层材料注入所述内半导电层成型模具中;使所述内半导电层材料与所述原有内半导电层熔为一体,完成内半导电层的修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绝缘层成型模具在恢复成型的内半导电层外实现绝缘层的熔融结合具体包括:将内半导电层恢复成型后的绝缘电缆放入绝缘层成型模具的空腔中;将加热机头的进胶口与所述绝缘层成型模具相连,并使熔融状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经过进胶口注入所述绝缘层成型模具的空腔中;通过高温熔融使所述熔融状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与电缆本体绝缘层熔融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高温熔融使所述熔融状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与电缆本体绝缘层熔融结合包括:利用电加热装置对电缆本体绝缘层加热,使所述电缆本体绝缘层达到熔融状态;使熔融状态电缆本体绝缘层与所述熔融状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融合后冷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电加热装置对电缆本体绝缘层加热时,加热温度为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李军肖华肖观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