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26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相邻处靠近上端面的位置铰接,组成可折叠的操作台;矫直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上,用于矫直电缆;电缆固定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上端面,用于固定电缆终端与接头;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下端面,用于支撑操作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对电缆的进行矫直,在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可固定电缆,且平台可折叠收纳或移动;提高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效率和成品率的同时,减少人力、物力浪费,且电缆制作不受限于场合。电缆制作不受限于场合。电缆制作不受限于场合。

A platform for auxiliary production of cable terminals and conne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卷材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电缆被广泛的用在输电设备上,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企业选择使用电力电缆作为输电线路。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相连接的部件,集防水、应力控制、屏蔽、绝缘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可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使得对电缆终端与接头制作的工艺和环境要求较高。
[0003]由于电缆接头制作需要大量辅助工具及人工经验来保证成品合格率,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要素,依据人工经验及传统测量工具进行质量控制,尤其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电缆接头制作时更加受制于现场条件。电缆内部结构特殊,而且直径较粗,硬度较大,在安装过程中电缆会因为天气、温度等原因,使得电缆中间接头及端头制作/连接异常困难,尤其是电缆是通过电缆轴装配运输的,从电缆轴上牵引下来后会弯曲,难于矫直,为电缆的接头制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耗费大量不必要的人力及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旨在解决现有的辅助制作电缆终端平台无法同时满足电缆固定,电缆矫直,以及操作台便于移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包括:
[0006]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相邻处靠近上端面的位置铰接,组成可折叠的操作台;
[0007]矫直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上,用于矫直电缆;
[0008]电缆固定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上端面,用于固定电缆终端与接头;
[0009]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下端面,用于支撑操作台;
[0010]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上还包括两个固定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前后端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箱体内还设有一个抽屉,在第二箱体的上端面还设有两条滑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扣包括:固定片和插销,所述固定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上,另一端设有与插销截面相吻合的小孔,所述第二箱体上对应固定片上小孔的位置也设有与小孔大小一致的固定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矫直组件包括:卡线槽、第一压线滚轮、第二压线滚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盘和手柄;所述卡线槽为条形槽状结构,前后贯穿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面,所述卡线槽中部的两侧均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压线滚轮和所述第二压线滚轮处于所述
第一箱体内的同一平面上,穿过所述卡线槽的缺口相接触;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压线滚轮同轴连接,轴的两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底面和顶面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转动盘同轴连接,轴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底面上,轴的上端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下端面;所述手柄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转动盘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个圆形缺口,并在缺口内置有一个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可在缺口内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齿合并齿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矫直组件的第一压线滚轮和第二压线滚轮的边缘外侧均设有凹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固定组件设有两个,所述电缆固定组件包括:底座、支撑杆、锁扣、连接杆和固定夹,所述底座的截面和所述滑槽的截面相吻合,所述底座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所述固定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末端,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连接所述固定夹;
[0016]进一步的,所述锁扣包括:套筒和固定螺栓,所述套筒下端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套筒的内部套接所述的连接杆,所述套筒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内部贯通的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置于所述螺纹孔内;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横杆、支柱、第二横杆和斜撑;所述第一横杆设有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左侧的下端面上和所述第二箱体右侧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均活动连接一个所述的支柱,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上连接的支柱之间靠近下端的位置各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横杆,所述支柱靠近上端的侧壁通过所述斜撑与所述的第一箱体或所述的第二箱体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斜撑为可折叠斜撑。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0]1、本技术中,通过矫直组件中的第一压线滚轮转动来带动电缆移动,第一压线滚轮和第二压线滚轮上的凹槽在电缆移动过程中对电缆挤压,同时在卡线槽的作用下实现对电缆的矫直作用;
[0021]2、本技术中,通过电缆固定组件对电缆进行固定,以便电力电缆接头工人快速有效的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确保电力电缆接头的质量,降低仍劳动强度和对传统经验的依赖;
[0022]3、本技术中,操作台和支架可折叠,使得平台可在多种场合下使用,使得电缆制作不受限于场合,在现场条件恶劣和有限空间作业下,依然可以保证电缆终端于接头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002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0025]图3为图1中固定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中矫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1中矫直组件的前视示意图;
[0028]图6为图1中电缆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图6中锁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
操作台、101

第一箱体、102

第二箱体、103

固定扣、103a

固定片、103b

插销、103c

固定孔、104

抽屉、105

滑槽;
[0032]2‑
矫直组件、201

卡线槽、202

第一压线滚轮、203

第二压线滚轮、204

第一齿轮、205

第二齿轮、206

转动盘、207

手柄、208

凹槽;
[0033]3‑
电缆固定组件、301

底座、302

支撑杆、303

锁扣、303a套筒、303b

固定螺栓、303c

螺纹孔、304

连接杆、305

固定夹;
[0034]4‑
支架、401

第一横杆、402

支柱、403

第二横杆、40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包括第一箱体(101)和第二箱体(102),所述第一箱体(101)和所述第二箱体(102)相邻处靠近上端面的位置铰接,组成可折叠的操作台;矫直组件(2),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01)上,用于矫直电缆;电缆固定组件(3),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01)和所述第二箱体(102)上端面,用于固定电缆终端与接头;支架(4),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01)和所述第二箱体(102)的下端面,用于支撑操作台(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还包括两个固定扣(103),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01)和所述第二箱体(102)前后端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箱体(102)内还设有一个抽屉(104),在第二箱体(102)的上端面还设有两条滑槽(10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103)包括:固定片(103a)和插销(103b),所述固定片(103a)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01)上,另一端设有与插销(103b)截面相吻合的小孔,所述第二箱体(102)上对应固定片(103a)上小孔的位置也设有与小孔大小一致的固定孔(103c)。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组件(2)包括:卡线槽(201)、第一压线滚轮(202)、第二压线滚轮(203)、第一齿轮(204)、第二齿轮(205)、转动盘(206)和手柄(207);所述卡线槽(201)为条形槽状结构,前后贯穿于所述第一箱体(101)的上端面,所述卡线槽(201)中部的两侧均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压线滚轮(202)和所述第二压线滚轮(203)处于所述第一箱体(101)内的同一平面上,穿过所述卡线槽(201)的缺口相接触;所述第一齿轮(204)与所述第一压线滚轮(202)同轴连接,轴的两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01)内部的底面和顶面上;所述第二齿轮(205)与所述转动盘(206)同轴连接,轴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01)内部的底面上,轴的上端连接所述转动盘(206)的下端面;所述手柄(207)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转动盘(206)上。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科余文婕罗德霖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供电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