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65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其包括处理罐,处理罐顶部的一侧固定有输料筒,且输料筒和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输料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且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用于挤出活性泥中水分的挤压块,处理罐的顶部固定有用于输送干燥泥土粉末的导料管,且导料管和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在锥形管的转动下使得圆柱形活性泥在其内部向下滚动,从而使得圆柱形活性泥滚成类圆球形,类圆球形的活性泥便于将其撒落在荒凉地区或矿山上,从而使得活性泥作用于荒凉地区的土壤改良、土壤修复、矿山修复。矿山修复。矿山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大豆加工工艺的废水主要是大豆的前处理废水,如:清洗大豆废水、泡豆水、磨浆废水等;后续不同产品的加工废水,如:压榨废水、浸泡卤水、提取废水等;生产设备和地坪清洗废水,如打浆机、煮浆池等。
[0003]对于豆制品废水来说,常用的方法有“格栅+调节池+反应池+气浮池”为预处理,“厌氧反应器+接触氧化池+二沉池”为生物处理,后续再经活性泥深度处理方法保证豆制品废水排放水质的稳定达标,活性污泥由好氧微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真菌、藻类等)新陈代谢的产物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等组成。在菌胶团发育良好的情况下,活性污泥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的能力,俗称“吃”掉了一切。
[0004]现有技术中,大豆加工过程中很多步骤会产生废水,而大豆加工废水处理的最后阶段就是利用的活性泥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对于活性泥的最后处理通常将其挤压成片状,将活性泥中的水分挤干,再将活性泥装袋运输到特定位置进行特殊处理,之前活性泥的处理办法主要包括填埋、干化制砖和制肥,但是由于一些重工业处理污水(皮革废水、金属冶炼废水等)的活性泥中含有有毒物质和重金属,该部分活性泥需要经历特殊的处理,高温杀毒等步骤,才能将活性泥制成化肥,但是这些处理步骤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资金等成本,现如今将处理污水的活性泥制成化肥的方法得到了制止,但是对于一些其他的工厂,食品加工厂的废水、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这些工厂废水的活性泥中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而且不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虽然这些活性泥不能够制成化肥,污泥中的有机质、腐殖质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可以作用于荒凉地区的土壤改良、土壤修复、矿山修复等,现如今加工后的活性泥挤压成片状,不便于将其应用在荒凉地区或矿山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顶部的一侧固定有输料筒,且输料筒和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料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且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用于挤出活性泥中水分的挤压块,所述处理罐的顶部固定有用于输送干燥泥土粉末的导料管,且导料管和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导料管的顶部设置有间断下料的下料机构,所述导料管的顶部还设置有初次研磨机构,且初次研磨机构位于下料机构的下方,所述处理罐的顶部设置有再次研磨机构,所述处理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绞龙,所述处理罐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圆孔槽,所述处理罐的底部设置有成型机构,所述处理罐顶部远离输料筒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料机构、初次研磨机
构、再次研磨机构和成型机构进行工作的驱动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绞龙远离挤压块的一端和输料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绞龙远离挤压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贯穿处理罐并和处理罐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罐靠近输料筒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多个通料槽和挤料槽,且通料槽和挤料槽相连通,所述挤料槽和处理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通料槽和输料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通料槽呈圆锥筒状设置,且通料槽自输料筒向处理罐方向上其竖向截面直径逐渐减小。
[0008]优选的,所述导料管的顶部固定有料筒,且料筒和导料管相连通,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于导料管顶部内壁的第一圆盘,且第一圆盘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槽,所述第一圆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盘,且第二圆盘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和第一圆孔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圆孔槽。
[0009]优选的,所述初次研磨机构包括固定于导料管顶部内壁的研磨盘,且研磨盘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研磨槽和第二槽口,且研磨槽和第二槽口相连通,并且研磨槽位于第二槽口上方设置,所述研磨槽和第二槽口的横向截面均呈环形状设置,所述第二槽口竖向截面自上而下宽度不变,所述研磨槽竖向截面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所述研磨盘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杆,且第一矩形杆的底部固定有多个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和研磨槽对应设置的研磨球,所述研磨球滑动配合于研磨槽的内部,所述研磨盘的底部等间距固定有三个固定杆。优选的,所述再次研磨机构包括放置在处理罐顶部的圆柱筒,且圆柱筒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下料槽,所述圆柱筒的内部设置有圆柱杆,且圆柱杆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矩形杆,两个所述第二矩形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板,且对应设置的两个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研磨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绞龙的顶部固定有第四转杆,且第四转杆的外侧固定有多个搅拌杆,并且第四转杆的顶部和圆柱筒底端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三绞龙的底部贯穿处理罐的底部并和处理罐转动连接,且第三绞龙延伸至处理罐底部的外侧固定有切刀。
[0011]优选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锥形管,且锥形管的顶部固定有第三矩形杆,所述第三绞龙延伸至处理罐外部的一端和第三矩形杆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三矩形杆的底部固定有锥形引料盘。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处理罐顶部远离输料筒的一侧固定有垫板,且电机安装在垫板上,所述垫板靠近处理罐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的外侧固定有主动轮,所述第一转杆贯穿处理罐延伸至处理罐外部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轮,且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皮带贯穿第一槽口并滑动配合于第一槽口内,所述第二转杆贯穿导料管且和导料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延伸至导料管内部的一端固定有蜗杆,且蜗杆远离第二转杆的一端和导料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导料管的内部设置有和蜗杆相啮合的蜗轮,且蜗轮的中部固定有第三转杆,并且第三转杆的顶部和第二圆盘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二圆盘转动配合于第一圆盘的下方,所述第一矩形杆固定于第三转杆的外侧,且第一矩形杆转动配合于研磨盘的上方,所述第三转杆贯穿研磨盘并和研磨盘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的底部延伸至处理罐的内部并和圆柱杆的顶部相固定,所述第二矩形杆转动配合于圆柱筒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四转杆的外侧固定有和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
[0013]优选的,所述输料筒远离处理罐一侧的顶部固定有入料管,且入料管和输料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料筒的底部开设有漏水槽,且漏水槽的内壁固定有集水仓,并且集水仓的内壁固定有过滤网,所述集水仓的底部固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和集水仓的内部相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导料管底部的内壁固定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一保护罩,且蜗轮位于第一保护罩的内部,所述蜗杆的两端均贯穿第一保护罩且和第一保护罩密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贯穿第一保护罩且和第一保护罩密封转动连接,且第三转杆贯穿第一限位杆并和第一限位杆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保护罩,且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均位于第二保护罩的内部,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外侧对称固定有两个连通管,且两个连通管均和第二保护罩相连通,并且两个连通管相互远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输料筒(2),且输料筒(2)和处理罐(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料筒(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绞龙(3)和第二绞龙(5),且第一绞龙(3)和第二绞龙(5)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用于挤出活性泥中水分的挤压块(4),所述处理罐(1)的顶部固定有用于输送干燥泥土粉末的导料管(13),且导料管(13)和处理罐(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导料管(13)的顶部设置有间断下料的下料机构;所述导料管(13)的顶部还设置有初次研磨机构,且初次研磨机构位于下料机构的下方,所述处理罐(1)的顶部设置有再次研磨机构,所述处理罐(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绞龙(32),所述处理罐(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圆孔槽(41);所述处理罐(1)的底部设置有成型机构,所述处理罐(1)顶部远离输料筒(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料机构、初次研磨机构、再次研磨机构和成型机构进行工作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龙(3)远离挤压块(4)的一端和输料筒(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绞龙(5)远离挤压块(4)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转杆(6),且第一转杆(6)贯穿处理罐(1)并和处理罐(1)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罐(1)靠近输料筒(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多个通料槽(15)和挤料槽(16),且通料槽(15)和挤料槽(16)相连通,所述挤料槽(16)和处理罐(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通料槽(15)和输料筒(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通料槽(15)呈圆锥筒状设置,且通料槽(15)自输料筒(2)向处理罐(1)方向上其竖向截面直径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13)的顶部固定有料筒(14),且料筒(14)和导料管(13)相连通,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于导料管(13)顶部内壁的第一圆盘(21),且第一圆盘(2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槽(22),所述第一圆盘(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盘(23),且第二圆盘(23)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和第一圆孔槽(22)一一对应的第二圆孔槽(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研磨机构包括固定于导料管(13)顶部内壁的研磨盘(26),且研磨盘(26)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研磨槽(29)和第二槽口(30),且研磨槽(29)和第二槽口(30)相连通,并且研磨槽(29)位于第二槽口(30)上方设置,所述研磨槽(29)和第二槽口(30)的横向截面均呈环形状设置,所述第二槽口(30)竖向截面自上而下宽度不变,所述研磨槽(29)竖向截面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所述研磨盘(2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杆(25),且第一矩形杆(25)的底部固定有多个连接杆(27),并且连接杆(27)的底部固定有和研磨槽(29)对应设置的研磨球(28),所述研磨球(28)滑动配合于研磨槽(29)的内部,所述研磨盘(26)的底部等间距固定有三个固定杆(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次研磨机构包括放置在处理罐(1)顶部的圆柱筒(33),且圆柱筒(33)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下料槽,所述圆柱筒(33)的内部设置有圆柱杆(34),且圆柱杆(34)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矩形杆(35),两个所述第二矩形杆(35)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板(36),且对应设置的两个侧板(36)之间转动连接有研磨辊(3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大豆加工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绞龙(32)的顶部固定有第四转杆(38),且第四转杆(38)的外侧固定有多个搅拌杆(50),并且第
四转杆(38)的顶部和圆柱筒(33)底端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三绞龙(32)的底部贯穿处理罐(1)的底部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杰李昊锟孙文曦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沣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