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31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包括方型钢柱、木梁和连接件;所述方型钢柱和木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方型钢柱包括第一方型钢柱和第二方型钢柱,所述木梁包括第一木梁和第二木梁;所述连接件包括中空的方型钢圈,方型钢圈侧壁上设有螺纹连接孔I;所述第一木梁和第二木梁端部设有带螺纹连接孔II的延伸板,第一木梁和第二木梁的延伸板围合成方型腔体,方型柱嵌入方型腔体中,第一方型钢柱和第二方型钢柱的端部分别从方型柱上下两侧开口伸入方型柱中,第一方型钢柱和第二方型钢柱伸入方型柱的侧壁上也设有螺纹连接孔III,方型钢柱、木梁和方型钢圈上的螺栓孔相互对应设置,通过螺栓将三者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方型槽口连接与螺栓连接件加固的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钢柱和木梁组合的性能优点,连接节点均通过螺栓连接,装配化程度高,安装拆卸便捷,有效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抗拔效果和使用寿命。命。命。

A fabricated steel wood composi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以钢材和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装配式结构具有自重大、抗震性差以及成本高等缺点,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都采用钢木组合结构的方式。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其适用范围广、施工方便,并且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现有技术中将钢柱与木梁结构进行连接的方案一直存在节点连接形式简单,连接结构不牢靠、抗拔效果不佳、木梁抗弯承载力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较好节点强度和承载能力的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包括方型钢柱、木梁和连接件;所述方型钢柱和木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方型钢柱包括第一方型钢柱和第二方型钢柱,所述木梁包括第一木梁和第二木梁;所述连接件包括中空的方型钢圈,方型钢圈侧壁上设有螺纹连接孔I;所述第一木梁和第二木梁端部设有带螺纹连接孔II的延伸板,第一木梁和第二木梁的延伸板围合成方型腔体,方型柱嵌入方型腔体中,第一方型钢柱和第二方型钢柱的端部分别从方型柱上下两侧开口伸入方型柱中,第一方型钢柱和第二方型钢柱伸入方型柱的侧壁上也设有螺纹连接孔III,方型钢柱、木梁和方型钢圈上的螺栓孔相互对应设置,通过螺栓将三者连接固定。
[0005]其中,所述第一方型钢柱和第二方型钢柱的端部位置开设有呈三排四列排布的螺栓连接孔III。
[0006]其中,所述第一木梁和第二木梁端部通过成对设置的延伸板形成矩形槽口,延伸板上开设有呈四排两列排布的螺栓连接孔II。
[0007]其中,所述方型钢圈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呈四排四列排布的螺栓连接孔I,所述方型钢圈左右两个侧面开设有四排三列的木螺丝穿孔。
[0008]其中,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包括角钢和长螺栓;所述角钢分为上角钢和下角钢,所述角钢呈L型,角钢一侧开设有四个螺栓连接孔IV,另一侧开设有定位孔;角钢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方型钢柱上,长螺栓穿过上角钢和下角钢上的定位孔将其固定连接。
[0009]其中,所述角钢的长度大于方型钢圈的长度。
[00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通过方型槽口连接与螺栓连接加固的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钢柱和木梁组合的性能优点,相比于纯木结构的梁,该钢木组合结构在受力承重的位置更加稳固,相比于纯钢结构,该钢木组合结构自重轻,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抗拔效果和使用寿命,并且消除部分地震荷载的影响;(2)通过方型槽口和螺栓连接孔将木梁与钢柱连接,再利用上下两组角钢加固,使得该组合结构节点
处具有较好的节点强度和承载能力;(3)通过螺栓将加固连接件与钢柱和木梁连接,无需现场施焊,装配化程度高,安装与拆卸便捷,施工工艺高效,从而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的爆炸图;
[0013]图3为方型钢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木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方型钢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包括方型钢柱、木梁和连接件;方型钢柱和木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方型钢柱包括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木梁包括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连接件包括中空的方型钢圈5,方型钢圈5侧壁上设有螺纹连接孔I51;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端部设有带螺纹连接孔II21的延伸板22,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的延伸板22围合成方型腔体,方型柱5嵌入方型腔体中,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的端部分别从方型柱5上下两侧开口伸入方型柱5中,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伸入方型柱5的侧壁上也设有螺纹连接孔III23,方型钢柱、木梁和方型钢圈5上的螺栓孔相互对应设置,通过螺栓8将三者连接固定。
[0018]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的端部位置开设有呈三排四列排布的螺栓连接孔III23。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端部通过成对设置的延伸板22形成矩形槽口10,延伸板22上开设有呈四排两列排布的螺栓连接孔II21。
[0019]方型钢圈5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呈四排四列排布的螺栓连接孔I51,方型钢圈5左右两个侧面开设有四排三列的木螺丝穿孔52。
[0020]本专利技术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还包括加固件,加固件包括角钢和长螺栓9;角钢分为上角钢6和下角钢7,角钢呈L型,角钢一侧开设有四个螺栓连接孔IV71,另一侧开设有定位孔11;角钢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方型钢柱上,长螺栓9穿过上角钢6和下角钢7上的定位孔11将其固定连接,角钢的长度大于方型钢圈5的长度。
[0021]预制方型钢圈5放置于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拼合成的方形槽口10处;并通过旋转木螺丝将预制方型钢圈5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连接起来;将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分别插入预制方型钢圈5一半的位置,通过对应方型钢柱、木梁和预制方型钢圈5上所开设的螺栓连接孔,利用螺栓8将三者连接加固起来;将上角钢6和下角钢7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两侧,使用长螺栓9依次通过上角钢6和下角钢7上的定位孔11将上角钢6和下角钢7加固在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两端。将两组角钢固定在方型钢柱两侧,用长螺栓依次通过定位孔将上下角钢加固于木梁两侧。
[0022]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的螺栓连接孔III51与预制方型钢圈5正面和背面开设的螺栓连接孔I51以及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槽口处的螺栓连接孔II21位置和尺寸一一对应;角钢两条边的长度要大于预制方型钢圈5的长度与木梁槽口10两端的厚度之和,
从而使连接更加牢靠;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两端开设的矩形槽口10拼合成的方形槽口与预制方型钢圈5尺寸相同;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插入预制方型钢圈5一半的位置,即将第一方型钢柱1上的两排四列螺栓连接孔III23和第二方型钢柱2的螺栓连接孔III23组合并对应预制方型钢圈5上的四排四列螺栓连接孔I51。
[0023]本专利技术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采用如下方法装配而成:
[0024](1)将预制方型钢圈5放置于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拼合成的矩形槽口10处,至木梁与预制方型钢圈上下表面平齐,通过旋转木螺丝将预制方型钢圈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连接起来;
[0025](2)将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各插入预制方型钢圈5腔体中一半的位置,预制方型钢圈5上两排的螺栓连接孔I51与第一方型钢柱1的下两排螺栓连接孔III23对应,预制方型钢圈下两排的螺栓连接孔I51与第二方型钢柱2的上两排螺栓连接孔III23对应,并通过螺栓8将方型钢柱、木梁和预制钢圈连接加固起来;
[0026](3)将两组上角钢6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方型钢柱1两侧,将两组下角钢7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型钢柱、木梁和连接件;所述方型钢柱和木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方型钢柱包括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所述木梁包括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所述连接件包括中空的方型钢圈(5),方型钢圈(5)侧壁上设有螺纹连接孔I(51);所述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端部设有带螺纹连接孔II(21)的延伸板(22),第一木梁(3)和第二木梁(4)的延伸板(22)围合成方型腔体,方型柱(5)嵌入方型腔体中,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的端部分别从方型柱(5)上下两侧开口伸入方型柱(5)中,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伸入方型柱(5)的侧壁上也设有螺纹连接孔III(23),方型钢柱、木梁和方型钢圈(5)上的螺栓孔相互对应设置,通过螺栓(8)将三者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型钢柱(1)和第二方型钢柱(2)的端部位置开设有呈三排四列排布的螺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跃邢广志张安琪刘平杨新峰仓杰卿舒浙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