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异物保护罩及采用防异物保护罩的车载导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19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异物保护罩及采用防异物保护罩的车载导航设备,该防异物保护罩包括与板对板连接器的接触端子相匹配的保护罩本体,在所述保护罩本体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保护罩本体通过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旋转连接,实现绕所述板对板连接器进行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使得防异物保护罩实现绕所述板对板连接器进行翻转;从而使得该防异物保护罩在满足板对板连接器运输包装时的防尘需求的同时,还能在其组装和使用导航主机与显示屏面板的过程中防止导电异物进入板对板连接器内部造成短路。造成短路。造成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异物保护罩及采用防异物保护罩的车载导航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保护结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异物保护罩及采用防异物保护罩的车载导航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车载导航产品系统主要由导航主机和显示屏面板组成,一般情况下,市场上的车载导航产品系统的导航主机和显示屏面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浮动或非浮动板对板连接器直接将导航主机与显示屏面板之间进行数据与电源连接;另一种是利用线缆将导航主机与显示屏面板之间进行数据与电源连接。
[0003]而导航主机一般由金属下盖、金属上盖、PCBA电路板和螺丝组装而成,当利用PCBA电路板上的板对板连接器连接导航主机与显示屏面板时,导航主机内部可能存在导电异物,如在紧固螺丝时产生的金属碎屑等,在组装导航主机与显示屏面板时,由于导航主机连接器位置存在缝隙,导电异物容易通过缝隙随组装过程进入板对板连接器内部凹槽或接触外部引脚造成短路;同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也有可能因为振动等原因使导电异物进入板对板连接器内部或接触外部引脚造成短路,使产品失效。<b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异物保护罩,用于对板对板连接器(2)的接触端子(21)进行保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板对板连接器(2)的接触端子(21)相匹配的保护罩本体(11),在所述保护罩本体(11)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2),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22),所述保护罩本体(11)通过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旋转连接,实现绕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进行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异物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包括在所述保护罩本体(11)的两端延伸出的垂直于所述保护罩本体(11)的安装支架(12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21)上的第一旋转部(1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包括与所述第一旋转部(122)嵌套设置的第二旋转部,所述安装支架(121)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部(122)和第二旋转部带动所述保护罩本体(11)绕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进行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异物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部(122)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21)上的凹槽或者通孔,所述第二旋转部为沿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的两端凸出的转轴,所述转轴嵌入所述凹槽或者通孔中并与所述凹槽或者通孔阻尼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旋转部(122)为沿所述安装支架(121)内侧凸出的转轴,所述第二旋转部为设置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的两端的凹槽,所述转轴嵌入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凹槽阻尼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异物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支架(121)内侧还设有第一扣合件(123),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扣合件(123)相匹配的第二扣合件(23),所述保护罩本体(11)在处于保护状态和翻盖状态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金城张奇苏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