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35153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选地、精细整地、肥料用量和时期、选种、浸种、播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的田块均为连作苦荞4茬及以上的田块,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连作苦荞,株高提高了0.75倍,百粒重提高了0.24倍,产量提高了4.26倍。本发明专利技术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能有效缓解了苦荞的连作障碍,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A fertiliz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alleviating the obstacle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f tartary buckwheat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连作
,具体涉及一种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荞麦(Fagopyrum)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Mill),主要有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和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广泛栽培荞麦的国主要有俄罗斯、中国、乌克兰、法国、哈萨克斯坦、波兰等(文献1:Zhang et al,2020)。苦荞籽粒中因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膳食纤维等具有明显的“三降”功能,此外还具有抑制糖尿病症、强力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等独特的保健价值(文献2:Ge和Wang,2020),是药食兼顾的特殊粮食作物,是粮食化的无害中药材,在杂粮主食化进程中占了重要地位。
[0003]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效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许多作物在生产上都出现了严重的连作障碍(文献3:王雨等,2018)。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林木类、大宗粮食作物、牧草类等连作后根际土壤的理化性状、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自毒物质分泌积累及地上部植株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性状等问题研究,认为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壤养分元素比例失衡、植物自毒物质积累、根际土壤微生态平衡的破坏等是作物产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可见连作障碍是作物和根际土壤微环境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献4:孙雪婷等,2015)。相对于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荞麦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少,对连作更为敏感。荞麦属于小杂粮作物,虽栽培模式上忌连作,但由于自然条件、农民种植传统及当地市场需求等因素的限制而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导致生产上荞麦的连作已成为常态化(文献5:高扬等,2016)。
[0004]目前国内外缺乏对荞麦连作障碍提出行之有效的调控方法。因此,急需一种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有效肥料管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荞麦连作障碍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苦荞连作的产量。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地、精细整地、施肥、选种、浸种、播种、田间管理和采收;
[0007]其中,所述的选地是为连作苦荞4茬以上;所述的施肥是于播种前施入复合肥325~375kg/hm2作为基肥,于灌浆期施入325~375kg/hm2作为追肥;所述的复合肥为硫酸钾型复合肥;所述田间管理中水分管理为灌浆期按照干透浇透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其余时期靠自然降雨;所述采收是田间苦荞种子成熟率≥70%时开始采收。
[0008]优选地,所述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的成分包含:N、P2O5和K2O。
[0009]优选地,所述的硫酸钾型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总养分≥45%。
[0010]优选地,所述的硫酸钾型复合肥中N、P2O5和K2O的质量比为(13~16):(14~19):
(14~17)。
[0011]优选地,所述的选种为选用饱满整齐的种子,提前1~2天晒种;所述的浸种为播种期,用23~30℃的清水洗种2~3次,浸种70~90min,浸种水量超过种子体积的2~3倍,浸种过程应换水1~2次,并轻轻搓洗,漂去种皮上的黏液,不能损坏种皮。
[0012]优选地,所述的精细整地是对耕作时耕沟4~10cm,采用条播的方式,行距30~35cm,清除前茬作物残留和杂草,土表疏松,每垄宽1.5~2.4m,垄距间开沟排水。
[0013]优选地,所述的播种的时间为春播3月中旬、秋播8月中旬,种子播种量为36.5~38kg/hm2。
[0014]优选地,所述的田间管理还包含:
[0015]保全苗:出苗情况不理想则要及时进行补苗;
[0016]中耕除草:苦荞生长至苗期进行除草;
[0017]虫害防治:在出苗后,用防治药物喷雾或灌根。
[0018]更优选地,所述的防治药物选自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中的任意一种。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在苦荞连作中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荞麦连作障碍的问题,具有以下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选择的田块均为连作苦荞4茬及以上的田块,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连作苦荞,株高提高了0.75倍,百粒重提高了0.24倍,产量提高了4.26倍。
[0022]2、本专利技术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能有效缓解了苦荞的连作障碍,提高了连作苦荞的产量,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选择连作苦荞4茬及以上的贵阳田块,平均海拔在1100米。
[0025]本专利技术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由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氯化钾。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精细整地、肥料用量和时期、选种、浸种、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步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28](1)精细整地:耕作时耕沟不超过10cm,采用条播的方式,行距33cm,清除前茬作物残留和杂草,土表疏松,每垄宽2m,垄距间开沟排水;
[0029](2)肥料用量和时期:于播种前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氮磷钾的总养分≥45%,该复合肥的成分为N、P2O5和K2O,以及N、P2O5和K2O的质量比为14:16:15)350kg/hm2作为基肥,
于灌浆期施入350kg/hm2作为追肥;
[0030](3)选种:选用良种,即除空粒,秕粒,破粒,草粒和杂质的种子,选用饱满整齐的种子,提前2d晒种;
[0031](4)浸种:播种期用25℃的清水淘洗种子3次,浸种60分钟,浸种水量超过种子体积的2~3倍,浸种过程应换水1~2次,并轻轻搓洗,漂去种皮上的黏液,不能损坏种皮(轻轻搓洗直至种皮光滑);
[0032](5)播种:播种时间为春播3月中旬和秋播8月中旬,播种量为37.0kg/hm2。
[0033](6)田间管理:

保全苗:出苗情况不理想则要及时进行补苗,保持每平方米约90~100株;

中耕除草:苦荞生长至苗期进行除草;

水分管理:灌浆期按照“干透浇透”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其余时期靠自然降雨;

虫害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选地、精细整地、施肥、选种、浸种、播种、田间管理和采收;其中,所述的选地是为连作苦荞4茬以上;所述的施肥是于播种前施入复合肥325~375kg/hm2作为基肥,于灌浆期施入325~375kg/hm2作为追肥;所述的复合肥为硫酸钾型复合肥;所述田间管理中水分管理为灌浆期按照干透浇透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其余时期靠自然降雨;所述采收是田间苦荞种子成熟率≥70%时开始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的成分包含:N、P2O5和K2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钾型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总养分≥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钾型复合肥中N、P2O5和K2O的质量比为(13~16):(14~19):(14~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苦荞连作障碍的肥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种为选用饱满整齐的种子,提前1~2天晒种;所述的浸种为播种期,用23~30℃的清水洗种2~3次,浸种70~90min,浸种水量超过种子体积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燕黄凯丰何佩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