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隙基准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142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带隙基准电路及电子设备,带隙基准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N个修调电路、PTAT电流源电路、第一电阻、N个电压调节电阻、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及第一三极管;每个修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均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压调节电阻连接至第一电阻,第N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三极管接地;电源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连接电源输出端;PTAT电流源电路包括放大器,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隙基准电路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隙基准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基准电压是将设备置于0℃的温场,输入100μA电流至设备时得到的电压值。带隙基准电路是一种用于提供基准电压的电路,广泛设置于各种的集成电路中。带隙基准电路利用三极管基极

发射极的电压与温度成负温度系数,通过补偿电压得到输出的基准电压。
[0003]然而,带隙基准电路容易受制造工艺、温度、电源电压等因素影响,导致输出的基准电压不准确。对于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模拟/数字转换器)采样等要求高精度基准电压等应用场合中,偏离期望输出的基准电压值,会直接导致ADC采样不准确。因此,亟待解决现有的带隙基准电路输出基准电压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隙基准电路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带隙基准电路输出的基准电压不精确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带隙基准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N个修调电路、PTAT电流源电路、第一电阻、N个电压调节电阻、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及第一三极管;
[0006]每个所述修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均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压调节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第N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三极管接地,所述修调电路用于控制经过的电流输出方向,调整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压;
[0007]当N大于或等于2时,第M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M电压调节电阻连接至第M

1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M

1电压调节电阻之间的节点,其中,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2,N];
[0008]所述电源输入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
[0009]所述PTAT电流源电路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修调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
[0011]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管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开关管连接至一个所述电压调节电阻,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
[00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方式中,每个所述修调
电路还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
[0013]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五开关管连接至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均连接;
[0014]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栅极连接。
[001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七开关管,对应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及第十开关管;
[0016]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七开关管连接至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十开关管的源极均连接;
[0017]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每个所述第十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至一个所述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调节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十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
[001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TAT电流源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二数量的第三三极管、第十一开关、第十二开关、第十三开关及第十四开关;
[0019]所述电源输入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一开关、所述第十二开关、所述第二三极管接地,所述电源输入端还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三开关、所述第十四开关、所述第三电阻、每个所述第三三极管接地;
[0020]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二开关与所述第二三极管之间的节点,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四开关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节点;
[0021]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开关的栅极、所述第十三开关的栅极均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开关的栅极、所述第十四开关的栅极均连接。
[002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十五开关管、第十六开关管、第四电阻、第十七开关管;
[0023]所述电源输入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五开关管、所述第十六开关管、所述第四电阻及所述第十七开关管接地,所述第十七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三控制信号;
[0024]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五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十六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放大器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十七开关管之间的节点。
[0025]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方式中,还包括第十八开关管、第十九开关管及自启动电路,所述自启动电路包括第二十开关管、第二十一开关管;
[0026]所述电源输入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十八开关管、所述第二十开关管及所述第二十一开关管接地;
[0027]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十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十一开关管的栅极均连接,所述第十九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十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十一开关之间的节点,所述第十九开关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十八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十九开关管的栅极均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控制信号。
[002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十
二开关管,所述自启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十三开关管、第二十四开关管及第二十五开关管;
[0029]所述电源输入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十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十三开关管接地,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十四开关管接地;
[0030]所述第二十五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五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十四开关管的栅极、漏极均连接,所述第二十五开关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十二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四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为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的反相信号。
[003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方式中,所述自启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十六开关管、第二十七开关管、第二十八开关管、第二十九开关管、第三十开关管及第三十一开关管;
[0032]所述第二十三开关管通过所述第二十六开关管接地,第二十五开关管通过所述第二十七开关管接地,所述第二十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十六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十七开关管的栅极均连接;
[0033]所述第二十四开关管通过所述第三十开关管接地,所述电源输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N个修调电路、PTAT电流源电路、第一电阻、N个电压调节电阻、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及第一三极管;每个所述修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均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压调节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第N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三极管接地,所述修调电路用于控制经过的电流输出方向,调整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当N大于或等于2时,第M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M电压调节电阻连接至第M

1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M

1电压调节电阻之间的节点,其中,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2,N];所述电源输入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PTAT电流源电路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修调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管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开关管连接至一个所述电压调节电阻,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修调电路还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五开关管连接至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均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栅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七开关管,对应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及第十开关管;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七开关管连接至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十开关管的源极均连接;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每个所述第十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至一个所述修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调节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十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TAT电流源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二数量的第三三极管、第十一开关、第十二开关、第十三开关及第十四开关;所述电源输入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一开关、所述第十二开关、所述第二三极管接地,所述电源输入端还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三开关、所述第十四开关、所述第三电阻、每个所述第三三极管接地;所述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二开关与所述第二三极管之间的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汇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