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击多凹槽血液检测芯片复合定位承载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93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击多凹槽血液检测芯片复合定位承载结构件,属于承载转运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承载转运结构架,所述承载转运结构架的侧壁上固接有裙边,裙边的底部开设有卷边层,裙边的侧壁上开设有定向槽,裙边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横向限位槽和多个纵向限位槽;承载转运结构正向堆叠时,相邻两个承载转运结构件的定向槽、纵向限位槽、横向限位槽、限位块和支撑槽都相互对应,使得承载转运结构件之间正向堆叠时形成更小的体积,方便承载转运结构的运输,可以有效的减少承载转运结构的运输成本,承载转运结构反向堆叠时,多个纵向限位槽和横向限位槽,使得承载转运结构架靠近裙边的位置得以均匀支撑。位置得以均匀支撑。位置得以均匀支撑。

An anti impact multi groove blood detection chip composite positioning bear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击多凹槽血液检测芯片复合定位承载结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承载转运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冲击多凹槽血液检测芯片复合定位承载结构件。

技术介绍

[0002]承载转运结构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是一种活动的载货平台,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在现代物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0003]目前,对于现有的承载转运结构,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5524058U的中国专利,其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且体积庞大,在运输过程容易因为占用大量空间导致运输成本激增的问题,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2431713U的中国专利,难以同时对大量承载转运结构上放置的物品进行通风干燥,导致干燥的效率低下,且现有的专用干燥承载转运结构,不能通过承载转运结构的正反放来实现在承载转运结构件之间形成间隙进行快速均匀的通风干燥,同时承载转运结构上的物品取出不便,对于精度要求高的物体,容易发生碰伤的问题,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也难以保证干燥物品的收放时不被碰伤,存在一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击多凹槽血液检测芯片复合定位承载结构件,包括承载转运结构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转运结构架(1)的侧壁上固接有裙边(2),裙边(2)的底部开设有卷边层(3),裙边(2)的侧壁上开设有定向槽(4),裙边(2)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横向限位槽(6)和多个纵向限位槽(5),且裙边(2)与承载转运结构架(1)保持倾斜,裙边(2)倾斜的方向为沿裙边(2)向下指向远离承载转运结构架(1)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多凹槽血液检测芯片复合定位承载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2)和卷边层(3)的总高度不小于23.00mm,且裙边(2)和卷边层(3)的厚度不大于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多凹槽血液检测芯片复合定位承载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限位槽(5)由左到右依次开设在裙边(2)的顶部和底部,且最左边的纵向限位槽(5)离裙边(2)左侧的距离与最右边的纵向限位槽(5)离裙边(2)右侧的距离不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多凹槽血液检测芯片复合定位承载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限位槽(6)由上到下依次开设在裙边(2)的两个侧壁上,且最顶部的横向限位槽(6)离裙边(2)顶部的距离与最底部的横向限位槽(6)离裙边(2)底部的距离不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多凹槽血液检测芯片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果胡赞周典航朱银锋宋钢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领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