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83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其包括塑胶主体、线圈绕组,塑胶主体中间位置设置主体基部,塑胶主体左端部设置左侧挡肩,塑胶主体右端部设置右侧挡肩,塑胶主体芯部开设有用于插装铁芯的主体通孔;塑胶主体于左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设置有环绕于主体通孔外围的左侧绕线槽,塑胶主体于右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设置有环绕于主体通孔外围的右侧绕线槽;线圈绕组包括有串联连接的左侧绕组、右侧绕组,左侧绕组绕包于左侧绕线槽内且左侧绕组限位于左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右侧绕组绕包于右侧绕线槽内且右侧绕组限位于右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有效地提升磁阀动力的优点。动力的优点。动力的优点。

A winding shaft structure of miniature magnetic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磁阀绕线轴
,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磁阀绕线轴结构,且现有的磁阀绕线轴结构一般采用单绕线区、单线包结构设计;对于单绕线区、单线包结构设计的绕线轴而言,其存在磁阀动力有限的问题,对于较大负载,现有的单绕线区、单线包结构设计的绕线轴很难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该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有效地提升磁阀动力。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包括有塑胶主体、由漆包线卷绕而成的线圈绕组,塑胶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体基部,塑胶主体的左端部于主体基部的左端侧设置有左侧挡肩,塑胶主体的右端部于主体基部的右端侧设置有右侧挡肩,塑胶主体的芯部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主体通孔;
[0006]塑胶主体于左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设置有环绕于主体通孔外围的左侧绕线槽,塑胶主体于右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设置有环绕于主体通孔外围的右侧绕线槽;线圈绕组包括有串联连接的左侧绕组、右侧绕组,左侧绕组绕包于左侧绕线槽内且左侧绕组限位于左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右侧绕组绕包于右侧绕线槽内且右侧绕组限位于右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
[0007]其中,所述左侧绕组与所述右侧绕组串联,所述主体基部开设有侧向开口且连通左侧绕线槽与右侧绕线槽的过线槽,连接左侧绕组与右侧绕组的漆包线穿过主体基部的过线槽。
[0008]其中,所述主体基部设置有两个金属PIN针,组成所述线圈绕组的漆包线一端部与其中一金属PIN针连接,组成线圈绕组的漆包线另一端部与另外一个金属PIN针连接。
[0009]其中,两个所述金属PIN针与所述塑胶主体注塑成一体结构。
[0010]其中,所述主体基部对应各所述金属PIN针分别开设有PIN针插装孔,各金属PIN针分别嵌插固定于相应的PIN针插装孔内。
[0011]其中,所述主体基部于所述过线槽的相反侧开设有安装定位槽。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其包括有塑胶主体、由漆包线卷绕而成的线圈绕组,塑胶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体基部,塑胶主体的左端部于主体基部的左端侧设置有左侧挡肩,塑胶主体的右端部于主体基部的右端侧设置有右侧挡肩,塑胶主体的芯部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主体通孔;塑胶主体于左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设置有环绕于主体通孔外围的左侧绕线槽,塑胶主体于右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设置有环绕于主体通孔外围的右侧绕线槽;线圈绕组包括有串联连接的左侧绕组、
右侧绕组,左侧绕组绕包于左侧绕线槽内且左侧绕组限位于左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右侧绕组绕包于右侧绕线槽内且右侧绕组限位于右侧挡肩与主体基部之间。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有效地提升磁阀动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0018]1——塑胶主体11——主体通孔
[0019]2——主体基部21——过线槽
[0020]22——PIN针插装孔23——安装定位槽
[0021]31——左侧挡肩32——右侧挡肩
[0022]41——左侧绕线槽42——右侧绕线槽
[0023]5——金属PIN针6——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其包括有塑胶主体1、由漆包线卷绕而成的线圈绕组(图中未示出),塑胶主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体基部2,塑胶主体1的左端部于主体基部2的左端侧设置有左侧挡肩31,塑胶主体1的右端部于主体基部2的右端侧设置有右侧挡肩32,塑胶主体1的芯部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主体通孔11。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使用过程中,塑胶主体1的主体通孔11内嵌装有铁芯6。
[0026]进一步的,塑胶主体1于左侧挡肩31与主体基部2之间设置有环绕于主体通孔11外围的左侧绕线槽41,塑胶主体1于右侧挡肩32与主体基部2之间设置有环绕于主体通孔11外围的右侧绕线槽42;线圈绕组包括有串联连接的左侧绕组、右侧绕组,左侧绕组绕包于左侧绕线槽41内且左侧绕组限位于左侧挡肩31与主体基部2之间,右侧绕组绕包于右侧绕线槽42内且右侧绕组限位于右侧挡肩32与主体基部2之间。
[0027]需指出的是,左侧绕组与右侧绕组串联,主体基部2开设有侧向开口且连通左侧绕线槽41与右侧绕线槽42的过线槽21,连接左侧绕组与右侧绕组的漆包线穿过主体基部2的过线槽21。
[0028]另外,主体基部2设置有两个金属PIN针5,组成线圈绕组的漆包线一端部与其中一金属PIN针5连接,组成线圈绕组的漆包线另一端部与另外一个金属PIN针5连接。其中,两个金属PIN针5与塑胶主体1注塑成一体结构;或者,主体基部2对应各金属PIN针5分别开设有PIN针插装孔22,各金属PIN针5分别嵌插固定于相应的PIN针插装孔22内。
[0029]本技术的绕线轴设计为双绕线区、双线包结构,本技术的绕线轴为硬质塑胶件,且绕线轴通过注塑方式加工而成,绕线轴的的两个绕线区直线刚性排布不可折弯。
通过在左侧绕线槽41绕包左侧绕组以及在右侧绕线槽42绕包右侧绕组,本技术的绕线轴能够有效地增大绕线空间,进而可以有效地提升磁阀动力,并且能够灵活地调整线包电阻、线径、匝数等。
[0030]本技术的两个金属PIN针5安装于主体基部2,主体基部2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在安装通过PCB或者FPC电连接两个金属PIN针5时,主体基部2一方面能够增加两个金属PIN针5的安装强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增加PCB或者FPC的安装强度。
[0031]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有效地提升磁阀动力的优点。
[00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主体基部2于过线槽21的相反侧开设有安装定位槽23。
[0033]在将本技术安装于磁阀壳体时,安装定位槽23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以实现绕线轴快速准确安装。
[0034]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塑胶主体(1)、由漆包线卷绕而成的线圈绕组,塑胶主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体基部(2),塑胶主体(1)的左端部于主体基部(2)的左端侧设置有左侧挡肩(31),塑胶主体(1)的右端部于主体基部(2)的右端侧设置有右侧挡肩(32),塑胶主体(1)的芯部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主体通孔(11);塑胶主体(1)于左侧挡肩(31)与主体基部(2)之间设置有环绕于主体通孔(11)外围的左侧绕线槽(41),塑胶主体(1)于右侧挡肩(32)与主体基部(2)之间设置有环绕于主体通孔(11)外围的右侧绕线槽(42);线圈绕组包括有串联连接的左侧绕组、右侧绕组,左侧绕组绕包于左侧绕线槽(41)内且左侧绕组限位于左侧挡肩(31)与主体基部(2)之间,右侧绕组绕包于右侧绕线槽(42)内且右侧绕组限位于右侧挡肩(32)与主体基部(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磁阀绕线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绕组与所述右侧绕组串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文赵少伟杨玉林黄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维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