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450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方法,涉及竹木改性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防霉水热处理步骤和热桐油防腐处理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霉水热处理和热桐油浸润防腐处理有效解决了板材的耐候性、耐腐性和尺寸稳定性等问题,在热桐油浸润处理过程中采用热桐油处理装置对板材进行上料预浸润操作和板材滚动错位处理,不仅解决了板材的浸润均匀性问题,减少浸润缺失现象,还可以有效减少板材的开裂现象,另外,热桐油处理装置还能够产生由外圈至中心的热桐油循环,能够配合板材的滚动错位使得热桐油均匀的进入堆垛的板材之间,减少板材堆垛导致的内外温差,提升板材的热处理均一性。提升板材的热处理均一性。提升板材的热处理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木改性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室外用木材要求较好的防霉和防腐性能。木材由于其生长特性,其材质疏松,抗弯、抗压、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较差,以及易腐朽,易霉变等耐久性差。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是通过对木竹材内部添加化学助剂的方法来改变木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将品质较差的木材经过技术处理改性为高等级的优质木材,改性后的木材及其深加工产品具备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防腐防霉、以及防潮等性能。而采用木材高温水热处理的物理性加工方法,木材经水热处理改性后,一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发生了永久的改变,使改性木材与未处理木材相比其尺寸稳定性大幅提高。但其防腐防霉性能改善并不明显。
[0003]目前的改性技术无法彻底解决耐候性和耐腐性和尺寸稳定性等问题。现有的热桐油处理装置和技术虽然能够提升板材的防腐性能,但是无法解决大批量板材在热桐油处理时存在的如下问题:1、板材间浸润不充分,易出现斑块状浸润缺失;2、热桐油仅在堆垛的板材物料外循环,热量传导慢且不均匀,物料内外温差大,热处理效果差异大;3、板材直接接触高温热桐油极易发生开裂现象,影响板材的强度和防腐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方法,解决现有板材在防霉和防腐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原木或竹材加工成板材,并将板材干燥到含水率≤20%后,放入到高温水热处理罐内,加入防霉剂并关闭阀门,100℃处理时间50

60min;所述防霉剂包括KP

M128防霉剂和MICRO

KS103防霉剂;
[0008]S2,板材防霉处理后干燥至含水率为10

15%,将板材上料至热桐油处理装置内,上料同时对板材进行辊涂预浸润操作,上料完成后在热桐油处理装置内120

140℃热桐油循环处理3h,处理过程中将板材不断翻转,并且热桐油由外至内进行循环;
[0009]S3,冷却后取出堆垛放置;将堆垛处理后的木材放入干燥窑中90

100℃进行干燥,最后自然冷却出窑。
[0010]优选地,所述热桐油处理装置包括落料槽和油槽,所述落料槽上对称设有两个立板,两个立板之间固设有外筒,所述外筒的中央同轴转动连接有中空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穿出外筒并设有齿圈,所述立板外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啮合,主轴的另一端也穿出外筒并转动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下端连通油槽,所述出油管上设有油泵二,所述主轴上沿周向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均沿主轴的径向设置,所述隔板与外筒内壁均密封滑动连接,所述主轴上均匀设有若干回油孔,相邻两个隔板
之间至少设有一个回油孔,所述外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外筒的底部密封插接有挡板,两个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预浸润双辊组件,所述预浸润双辊组件设于进料口的上方,所述预浸润双辊组件的一端封闭,预浸润双辊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下端连通油槽内,所述循环管上设有油泵一,在向外筒内插入竹木片材时,所述预浸润双辊组件仅在与竹木片材的接触面上被动辊涂热桐油。
[0011]优选地,所述预浸润双辊组件包括两组转动连接于两个立板之间的接触出油辊,所述接触出油辊包括轴管,所述轴管的两端均与立板转动连接,所述轴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循环管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轴管上沿周向和轴向均匀设有若干立柱,所述立柱的外端上滑动连接有弧形片,所述弧形片的中央向外设有顶柱,所述顶柱内设有滑槽,所述立柱的外端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弧形片与轴管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立柱外,所述轴管外套设有辊筒,所述辊筒内壁上沿径向和轴向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弧形片密封抵接于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弧形槽内还设有若干出油孔一,所述出油孔设于通孔四周,所述顶柱滑动连接于通孔内,顶柱的外端由通孔向外伸出,所述轴管上还连通有若干出油孔二。
[0012]优选地,所述循环管上部连通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横向设于进料口上方,所述注油管下连通有若干注油孔。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防霉水热处理和热桐油浸润防腐处理有效解决了板材的耐候性、耐腐性和尺寸稳定性等问题,在热桐油浸润处理过程中采用热桐油处理装置对板材进行上料预浸润操作和板材滚动错位处理,不仅解决了板材的浸润均匀性问题,减少浸润缺失现象,还可以有效减少板材的开裂现象,另外,热桐油处理装置还能够产生由外圈至中心的热桐油循环,能够配合板材的滚动错位使得热桐油均匀的进入堆垛的板材之间,减少板材堆垛导致的内外温差,提升板材的热处理均一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和图2为不同视角的热桐油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热桐油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0017]图4为图3中A

A向剖视图;
[0018]图5为图3中B

B向剖视图;
[0019]图6为图3中C

C向剖视图;
[0020]图7为去除辊筒后的接触出油辊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辊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立板,11

落料槽,12

油槽,13

电机,131

齿轮,2

外筒,21

进料口,22

挡板,3

辊筒,31

轴管,311

立柱,32

出油孔一,33

弧形片,331

顶柱,332

滑槽,34

弹簧,35

通孔,36

弧形槽,37

出油孔二,4

主轴,41

齿圈,42

回油孔,5

循环管,51

注油管,511

注油孔,52

油泵一,6

出油管,61

油泵二,7

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4]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采用热桐油处理装置对竹木板材进行防霉防腐协同改性,如图1~8所示,热桐油处理装置包括落料槽11和油槽12,所述落料槽11上对称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木或竹材加工成板材,并将板材干燥到含水率≤20%后,放入到高温水热处理罐内,加入防霉剂并关闭阀门,100℃处理时间50

60min;所述防霉剂包括KP

M128防霉剂和MICRO

KS103防霉剂;S2,板材防霉处理后干燥至含水率为10

15%,将板材上料至热桐油处理装置内,上料同时对板材进行辊涂预浸润操作,上料完成后在热桐油处理装置内120

140℃热桐油循环处理3h,处理过程中将板材不断翻转,并且热桐油由外至内进行循环;S3,冷却后取出堆垛放置;将堆垛处理后的木材放入干燥窑中90

100℃进行干燥,最后自然冷却出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桐油处理装置包括落料槽(11)和油槽(12),所述落料槽(11)上对称设有两个立板(1),两个立板(1)之间固设有外筒(2),所述外筒(2)的中央同轴转动连接有中空的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一端穿出外筒(2)并设有齿圈(41),所述立板(1)外侧设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131),所述齿轮(131)与齿圈(41)啮合,主轴(4)的另一端也穿出外筒(2)并转动连接有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的下端连通油槽(12),所述出油管(6)上设有油泵二(61),所述主轴(4)上沿周向设有若干隔板(7),所述隔板(7)均沿主轴(4)的径向设置,所述隔板(7)与外筒(2)内壁均密封滑动连接,所述主轴(4)上均匀设有若干回油孔(42),相邻两个隔板(7)之间至少设有一个回油孔(42),所述外筒(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1),外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绍祥雷桂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旺发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