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风电
‑
氢
‑
淡联产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力发电弃风消纳相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制氢,并利用制氢余热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上风电因其随机性、波动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容易产生大量弃风。为解决此问题,常利用电解制氢方法,将弃风转化为氢能储存起来。但在电解制氢过程中,由于电极、电解液、隔膜存在电阻,电能除了通过电极的催化作用产生氢气、氧气外,还会导致一部分热能损失,使得电能整体转换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至少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制氢,并利用制氢余热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种海上风电
‑
氢
‑
淡联产系统,包括海上风电场、蓄电池、电解制氢子系统、氢燃料电池、海水淡化子系统及辅助海水淡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
‑
氢
‑
淡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上风电场、蓄电池、电解制氢子系统、氢燃料电池、海水淡化子系统及辅助海水淡化子系统;其中,所述海上风电场用于通过风力发电机组将海上风能转换成电能,提供电解制氢、辅助海水淡化子系统及海岛电力负荷系统所需电力,蓄电池存储剩余电能;所述蓄电池用于消纳海上风电场中的高频部分,并在海岛电力负荷系统供电量不足时支撑海岛电力负荷系统用电;所述电解制氢子系统通过电解槽将电能转换成氢能,并储存在储氢罐中,电解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作海水淡化子系统所需热量;所述氢燃料电池用于在风电谷值或者用电高峰时,将氢气转换成电能,与所述蓄电池一起支撑海岛电力负荷系统用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海上风电
‑
氢
‑
淡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海水淡化子系统利用电法制淡在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分离出淡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上风电
‑
氢
‑
淡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淡化子系统利用热法制淡,将海水通过集热系统加热,加热后输出到第一级闪蒸室,形成的蒸汽冷凝后产生淡水,使热海水依次流经多个温度、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逐级蒸发冷凝产生淡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海上风电
‑
氢
‑
淡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制氢子系统允许正常工作的最小电解功率定义为P
e,min
;储氢罐允许最小释放至SoC
ht,min
;假定电解制氢过程中热耗散占制氢功率P
h2
的λ倍,在不考虑热损失的情况下,用于制淡的功率可表示为λ
×
P
h2
,电解产生的氢供用户燃烧或供给氢燃料电池。5.一种能量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
‑
氢
‑
淡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采集海上风电
‑
氢
‑
淡联产系统中海上风电功率、海岛电负荷、海岛淡水需求、海岛氢气需求及储能状态数据;获得t时刻海上风电功率P
w
(t)、海岛电负荷需求W
e
(t)、海岛淡水需求W
w
(t),海岛氢气需求W
h2
(t)及氢燃料电池、蓄电池SoC
b
(t)、储氢罐SoC
ht
(t)的实时状态;S2:根据S1获得的数据,采用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确定t时刻电解制氢子系统、蓄电池及氢燃料电池的功率分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优先满足海岛电负荷需求,采样时间记为t
s
;所述的蓄电池,其剩余能量百分比用SoC
b
(t)表示,其允许的剩余能量上下限分别为SoC
b,max
和SoC
min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P
w
(t)≥W
e
(t)+W
h2
(t)+W
w
(t),即海上风电功率可同时满足海岛电负荷、氢气与淡水需求,且有剩余;如果:a)SoC
b
(t)<SoC
b,max
,此时海岛电力负荷系统与电解制氢子系统正常运行,海水淡化子系统利用电解制氢子系统余热进行海水淡化,剩余海上风电功率给蓄电池充电至SoC
b,max
;b)SoC
b
(t)≥SoC
b,max
,此时海岛电力负荷系统与电解制氢子系统正常运行,海水淡化子系统利用电解制氢子系统余热进行海水淡化,蓄电池不工作。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P
w
(t)<W
e
(t)+W
h2
(t)+W
w
(t),即海
上风电功率无法同时满足海岛电负荷、氢气及淡水需求,此时海上风电功率优先满足海岛电负荷。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P
w
(t)<W
e
(t),海上风电功率全部供给海岛电负荷;如果:a)(W
e
(t)
‑
P
w
(t))t
s
≤(SoC
b
(t)
‑
SoC
b,min
)Q
b
,此时蓄电池放电至SoC
b
(t)
‑
(W
e
(t)
‑
P
w
(t))/Q
b
;此过程中,海岛电力负荷系统在风电功率与蓄电池共同作用下正常工作,氢燃料电池、电解制氢子系统及海水淡化子系统均不工作;b1)(W
e
(t)
‑
P
w
(t))t
s
>(SoC
b
(t)
‑
SoC
b,min
)Q
b
且SoC
ht
(t)>SoC
ht,min
,此时蓄电池放电至SoC
min
,且氢燃料电池工作,与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甜,马泽涛,舒杰,崔琼,王浩,党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