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储能接入位置选 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储能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抽水蓄能快速发展,压缩空气储能、 飞轮储能研发应用加速,主要电化学储能性能不断提升、成本持续下降。
[0003]因此亟需深度分析地区电网输电侧及配电侧储能系统配置需求,提出地区电网 侧储能配置需求规模,为地区电网侧储能发展规划及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对于促进 地区储能产业发展,提升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0004]即,现阶段需设计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方法,来解决以上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方法,用于解决上 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亟需深度分析地区电网输电侧及配电侧储能系统配 置需求,提出地区电网侧储能配置需求规模,为地区电网侧储能发展规划及建设提 供决策参考,对于促进地区储能产业发展,提升地区电网供电可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提出并综合分析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模型的目标函数指标削峰填谷作用量f1、功率波动量f2;S2:考虑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模型的各项约束条件;S3:综合考虑目标函数指标和各项约束条件得出基于最优潮流的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削峰填谷作用量f1:式中,P
system
为高渗透率光伏并网场景下的系统的净负荷功率,T为数据统计时长;功率波动量f2:式中,和分别为Δt时间间隔内净负荷功率的最大、最小值;T为数据统计时长,M为等分时间间隔个数,Δt
i
为单位时间间隔长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功率平衡约束、节点电压约束、储能并网约束、储能系统保护约束、线路传输功率约束、储能能量平衡约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功率平衡约束:P
PVi
+P
ESSi
‑
P
Li
=U
i
∑U
j
(G
ij
cosθ
ij
+B
ij
sinθ
ij
)
ꢀꢀ
(3)Q
PVi
+Q
ESSi
‑
Q
Li
=U
i
∑U
j
(G
ij
cosθ
ij
‑
B
ij
sinθ
ij
)
ꢀꢀ
(4)式中:i为节点编号,P
PVi
、P
ESSi
和P
Li
分别为当前时间断面节点i处的光伏、储能和负荷的有功功率;Q
PVi
、Q
ESSi
和Q
Li
分别为当前时间断面节点i处的光伏、储能和负荷的无功功率;G
ij
和B
ij
分别为节点导纳矩阵的实部和虚部;cosθ
ij
和sinθ
ij
分别表示节点i和节点j的相角差θ
ij
的正弦值和余弦值,U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薛贵元,牛文娟,陈琛,吴垠,马龙鹏,南开辉,谈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