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淤泥地质的水泥罐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34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地质的水泥罐基础,包括竖直打设于土层的钢管桩、设于钢管桩上方的横向连接件、联系横向连接件的纵向连接件、设于横向连接件上方的预埋件;所述钢管桩的顶部露出地面,所述钢管桩的顶部露出地面的部分周围铺设有垫层,所述钢管桩和预埋件的上方设有水泥罐地台基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施工步骤简单,施工工作量小,能够有效解决淤泥质土层条件下水泥罐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难题,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施工的时间,不需要处理淤泥,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地基的快速加固,提高施工效率,结构整体性强、刚度大,水泥罐体自重及荷载通过预埋件、横向连接件、纵向连接件整体作用于钢管桩,避免受到场地周围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沉降的影响。沉降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淤泥地质的水泥罐基础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淤泥地质的水泥罐基础。

技术介绍

[0002]淤泥质土系软弱地基层。这种地基层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力低,受到荷载作用极易产生沉降或滑动,易对水泥罐体造成倾覆,而清理淤泥后重新填筑成本太大且不易清理。
[0003]一般的水泥罐基础施工方式主要有设置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地基换填,设置浇筑桩等。在以上方式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成孔、开挖的操作,然后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及绑扎,再进行浇筑,所以施工体量大,工序繁琐,不利于提高施工的效率。而在扩大开挖基础后,易对周边土体稳定性造成影响,后期基础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并且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工作量大、处理施工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地质的水泥罐基础,施工任务量小、安全性高、工效高、工期短。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淤泥地质的水泥罐基础,包括竖直打设于土层的钢管桩、设于钢管桩上方的横向连接件、联系横向连接件的纵向连接件、设于横向连接件上方的预埋件;所述钢管桩的顶部露出地面,所述钢管桩的顶部露出地面的部分周围铺设有垫层,所述钢管桩和预埋件的上方设有水泥罐地台基础。
[0006]优选的,所述垫层包括碎石、砂砾及混凝土垫层。
[0007]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至少为20cm。
[0008]优选的,所述钢管桩由多个钢管桩段焊接而成。
[0009]优选的,所述钢管桩呈圆弧状等间距布设。
[0010]优选的,相邻的所述钢管桩之间的间距为2

5m。
[0011]优选的,所述钢管桩的顶部插入水泥罐地台基础至少50cm。
[0012]优选的,所述钢管桩与横向连接件之间设有牛腿。
[0013]本技术施工过程是:
[0014]步骤一: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基础结构受力分析,施工方案编制、构件材料准备和确认所述水泥罐地台基础的相关尺寸参数,准备完成后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内测量放样钢管桩预设位置,钢管桩位根据水泥罐摆放位置呈圆弧状布设;
[0015]步骤二:施打钢管桩,将所述的钢管桩在设计位置利用履带吊加震动锤压入地层,每一处钢管桩沿竖直方向逐根压入地层,当上一节所述的钢管桩段即将完全压入地层时,将下一节所述钢管桩段与上一节所述钢管桩段焊接相连,最后一节所述钢管桩段预留一段露出地面;
[0016]步骤三:将所述的钢管桩桩顶开槽口并架设横向连接件,横向连接件与钢管桩通
过牛腿焊接,通过纵向连接件与横向连接件相互焊接,连成整体,在横向连接件上方焊接预埋件;
[0017]步骤四:垫层施工,在所述的钢管桩露出地面部分的周围铺设垫层;
[0018]步骤五:水泥罐地台基础模板安装,采用定型钢模板,安装于连接完成的钢管桩、预埋件外周;
[0019]步骤六:水泥罐地台基础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达到强度后安装水泥罐。
[0020]优选的,上述步骤二中施打钢管桩时,所述钢管桩打入地层设计深度根据Midas civil建模计算承载力满足要求,通过土体与钢管桩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消所述基础承载力满足最差工况要求。
[0021]优选的,钢管桩施打前还包括试桩作业,在打桩前需先确认打桩位置,进而再探查定桩位置附近是否有障碍物,障碍物的清理能够保证打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打桩的效率,以保证地基的快速加固,同时要对打桩机械如履带吊、震动锤等进行检查验收工况。
[0022]优选的,还包括场地硬化及排水施工,在水泥罐地台基础施工完成后,将地面采用20cm厚C30混凝土进行硬化,地面混凝土硬化面与所述水泥罐地台基础之间设置纵、横向排水沟,确保基础周围不积水,排水顺畅。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技术的施工步骤简单,施工工作量小,能够有效解决淤泥质土层条件下水泥罐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难题,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施工的时间,不需要处理淤泥,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地基的快速加固,提高施工效率;
[0025]2.本技术将水泥罐支腿的预埋件直接与横向连接件连接,横向连接件、纵向连接件将钢管桩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整体性强、刚度大,水泥罐体自重及荷载通过预埋件、横向连接件、纵向连接件整体作用于钢管桩,避免受到周边场地土体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土的水泥罐基础实施过程中一个水泥罐基础的立面图示;
[0027]图2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土的水泥罐基础的平面示意图,包括钢管桩平面位置及横向连接件连接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土的水泥罐基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钢管桩,2、横向连接件,3、纵向连接件,4、水泥罐地台基础,5、混凝土垫层,6、预埋件,7、水泥罐支腿,8、牛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作出创造性劳动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实施本技术。
[0031]参阅图1

3,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适用于淤泥地质的水泥罐基础,包括竖直打设于土层的钢管桩1、设于钢管桩1上方的横向连接件2、联系横向连接件2的纵
向连接件3、设于横向连接件2上方的预埋件6,所述钢管桩1的顶部露出地面,周围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包括碎石、砂砾及厚度至少为20cm的混凝土垫层5,所述钢管桩1和预埋件6的上方设有水泥罐地台基础4,所述钢管桩1由多个钢管桩段焊接而成,所述钢管桩1呈圆弧状等间距布设,相邻的所述钢管桩1之间的间距为2

5m不等,具体根据设计图纸布设,一种具体实施布设方式参阅图2,所述钢管桩1的顶部插入水泥罐地台基础4至少50cm,加强稳定性,且实现自重和载荷直接传输给钢管桩1避免受到沉降影响,所述钢管桩1与横向连接件2之间通过牛腿8实现焊接连接。
[0032]具体的施工过程是:
[0033]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基础结构受力分析,施工方案编制、构件材料准备和确认所述水泥罐地台基础4的相关尺寸参数,准备完成后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内测量放样钢管桩1预设位置,钢管桩1位根据水泥罐摆放位置呈圆弧状布设,参阅图2;
[0034]2、试桩作业,在打桩前需先确认打桩位置,进而再探查定桩位置附近是否有障碍物,障碍物的清理能够保证打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打桩的效率,以保证地基的快速加固,同时要对打桩机械如履带吊、震动锤等进行检查验收工况,所述钢管桩1打入地层设计深度根据Midas civil建模计算承载力满足要求,通过土体与钢管桩1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消所述基础承载力满足最差工况要求;
[0035]3、施打钢管桩1,将所述的钢管桩1在设计位置利用履带吊加震动锤压入地层,每一处钢管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淤泥地质的水泥罐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打设于土层的钢管桩、设于钢管桩上方的横向连接件、联系横向连接件的纵向连接件、设于横向连接件上方的预埋件;所述钢管桩的顶部露出地面,所述钢管桩的顶部露出地面的部分周围铺设有垫层,所述钢管桩和预埋件的上方设有水泥罐地台基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淤泥地质的水泥罐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包括碎石、砂砾及混凝土垫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淤泥地质的水泥罐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王靖文王泽旭郑刚张闯高耀东陈闽陈俊杰陈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