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28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1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铰链、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面板主体以及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主体背光面一侧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中框壳体、第二中框壳体和铰链,第一中框壳体与第二中框壳体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其中,铰链包括传动机构外壳、设置于传动机构外壳内的同步传动件,同步传动件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同步反向转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穿过传动机构外壳后分别与第一中框壳体、第二中框壳体固定连接。本申请技术方案结构简单,生产精度要求低,转动稳定,同步传动件能够隐藏于传动机构外壳内,降低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有效提升用户的体验度。体验度。体验度。

Hinge, display panel and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铰链、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柔性可折叠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屏幕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中。现有的折叠屏从折叠形式上分为内折和外折形态。内折式由于能将屏幕对折后收藏于中框内,能对屏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广受青睐。
[0003]内折叠形态又细分为楔形形态和水滴形形态,水滴型形态的折叠屏。可实现手机在折叠状态完全闭合,即上下中框折叠后几乎无缝隙,可以有效防止外界异物刮伤屏体。此外,在同等整机厚度的条件下,水滴形折叠方式柔性屏可获得更大的曲率半径和内折角度,这对降低模组的弯折应力十分有利,并相对于楔形折叠更有利于降低折痕的产生,因而更益于屏体使用寿命的延长。
[0004]目前的水滴型形态折叠屏采用的弯折结构整体较为复杂,且加工精度难以保证,有的弯折结构甚至会超出屏幕与中框的贴合面,干涉屏幕,或者占据边框一部分空间使得终端产品边框较厚,影响用户的体验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铰链、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其结构简单,生产精度要求低,转动稳定,同步传动件能够隐藏于传动机构外壳内,降低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有效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7]柔性显示面板主体,包括弯折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弯折部相对两侧边的非弯折部;
[0008]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中框壳体、第二中框壳体和铰链,所述第一中框壳体、所述第二中框壳体均与所述铰链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中框壳体、所述第二中框壳体与所述铰链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心互相平行,两所述非弯折部的背光面分别贴合所述第一中框壳体和所述第二中框壳体,所述第一中框壳体和所述第二中框壳体相对转动,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主体在平展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0009]其中,所述铰链包括传动机构外壳、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内且位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端部的同步传动件,所述同步传动件包括同步反向转动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中框壳体与所述铰链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同轴,所述第二中框壳体与所述铰链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同轴,所述传动机构外壳正对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中框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中框壳体固定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同步传动件还包括:
[0011]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和第三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二联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联动件通过所述第三联动件同步连接于所述第二联动件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同步反向转动。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联动件包括互相啮合的两第三齿轮;
[0013]其中,两所述第三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上,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与两所述第三齿轮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两所述第三齿轮中的另一个。
[0014]可选的,所述同步传动件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一所述第三齿轮套接于一第三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内的另一端各伸入至一所述限位孔内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限位孔内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铰链还包括:
[0016]第一浮板,所述第一浮板通过第一轴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浮板通过第二轴与所述第一中框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平行,且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
[0017]第二浮板,所述第二浮板通过第三轴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浮板通过第四轴与所述第二中框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轴与所述第四轴平行,且所述第三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中框壳体包括第一支撑板和半包围所述第一支撑板相邻三条外边缘的第一外框,所述第二中框壳体包括第二支撑板和半包围所述第二支撑板相邻三条外边缘的第二外框;
[0019]所述第一外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所述传动机构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传动机构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0]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浮板的位置固设有第一距离补偿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距离补偿件,所述第一距离补偿件与所述第一浮板通过所述第二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距离补偿件与所述第二浮板通过所述第四轴转动连接;
[0021]所述第一距离补偿件和所述第二距离补偿件均包括伸长状态和回缩状态;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主体在折叠状态和平展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距离补偿件和所述第二距离补偿件均在所述伸长状态和所述回缩状态之间切换。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距离补偿件包括第一补偿主件和第一补偿子件,所述第一补偿主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补偿子件与所述第一浮板通过所述第二轴转动连接;
[0023]所述第一补偿主件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补偿子件包括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补偿子件的所述第一滑动部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往复滑动,或
[0024]所述第一补偿子件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补偿主件包括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补偿子件的所述第一滑动部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往复滑动。
[0025]可选的,所述第二距离补偿件包括第二补偿主件和第二补偿子件,所述第二补偿主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子件与所述第二浮板通过所述第四轴转动连接;
[0026]所述第二补偿主件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补偿子件包括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补偿子件的所述第二滑动部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往复滑动,或
[0027]所述第二补偿子件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补偿主件包括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补偿子件的所述第二滑动部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往复滑动。
[0028]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铰链,包括:
[0029]传动机构外壳;
[0030]同步传动件,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内且位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两端,所述同步传动件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同步反向转动,所述传动机构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中框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中框壳体固定连接。
[0031]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0032]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面板主体,包括弯折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弯折部相对两侧边的非弯折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中框壳体、第二中框壳体和铰链,所述第一中框壳体、所述第二中框壳体均与所述铰链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中框壳体、所述第二中框壳体与所述铰链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心互相平行,两所述非弯折部的背光面分别贴合所述第一中框壳体和所述第二中框壳体,所述第一中框壳体和所述第二中框壳体相对转动,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主体在平展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铰链包括传动机构外壳、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内且位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端部的同步传动件,所述同步传动件包括同步反向转动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中框壳体与所述铰链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同轴,所述第二中框壳体与所述铰链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同轴,所述传动机构外壳正对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中框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中框壳体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动件还包括: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和第三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联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联动件通过所述第三联动件同步连接于所述第二联动件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同步反向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联动件包括互相啮合的两第三齿轮;其中,两所述第三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上,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与两所述第三齿轮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两所述第三齿轮中的另一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动件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一所述第三齿轮套接于一第三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内的另一端各伸入至一所述限位孔内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限位孔内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第一浮板,所述第一浮板通过第一轴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浮板通过第二轴与所述第一中框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平行,且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第二浮板,所述第二浮板通过第三轴与所述传动机构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浮板通过第四轴与所述第二中框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