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远峰专利>正文

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98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现有下肢气压按摩装置不能顺序按摩患者下肢。为此,本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包括电动气泵、加压裤套、控制器、联动选择双体阀和伺服电机,加压裤套下端设有足套,足套内设有足部气囊,每个联动选择双体阀包括A阀和B阀,电动气泵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与A阀的气泵接口管相接,A阀的三个气囊接口管分别按A阀阀芯旋转顺序与足部气囊、小腿部气囊和膝部气囊相接,电动气泵的入口与B阀的气泵接口管相接,B阀的三个气囊接口管分别按B阀阀芯旋转顺序与小腿部气囊、膝部气囊和足部气囊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并可替代人工顺序按摩患肢,适合瘫痪病人或有下肢萎缩下肢血栓风险的老年人使用。人使用。人使用。

Automatic pneumatic massage apparatus for lower lim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人体在长时间卧床,或者久坐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情况,造成下肢血管阻塞性病变,并极易造成肺栓塞等严重临床情况。
[0003]临床上,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外科手术术后的卧床病人,可以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口服抗凝药物,以及抬高下肢肢体、加强下肢肢体肌肉按摩等方法,以解决下肢静脉,尤其是深静脉血流不畅、肌肉萎缩等问题,降低、防止肺栓塞等临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0004]但上述方法费时、费力,且疗效并不确切;而抗凝治疗可能因为患者有颅内出血、术后的高出血风险、胃肠道出血性病变等原因不能应用,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重要脏器出血的风险。
[0005]而对于老年人及糖尿病、帕金森等患者,长时间不活动、久坐(如长时间乘飞机旅行、长时间会议)等情况,也非常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样不适合长期应用药物抗凝治疗。
[0006]通过人工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依次按摩患者下肢可有效加强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减少、避免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同时,下肢循环辅助装置的反复收缩、按摩作用,也可以防止上述个体肌肉萎缩的发生。但是人工按摩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难以惠及所有患者。
[0007]2012.10.03授权公告的、授权公告号为:CN 202459232 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气压裹腿按摩装置。其分瓣气囊相互连通,不具有局部充气、局部按压的功能,当然也无法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挤压、按摩患者下肢。
[0008]2017.04.12授权公告的、授权公告号为:CN 206079132 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病员裤,该病员裤只有一个气囊,只能整体充气加压,当然也无法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挤压、按摩患者下肢。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包括电动气泵、加压裤套和控制器,所述加压裤套的膝部、小腿部分别设有膝部气囊和小腿部气囊,所述电动气泵受控制器控制,为各个气囊充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裤套下端设有足套,且足套内也设有足部气囊,其还包括联动选择双体阀和伺服电机,每个联动选择双体阀包括A阀和B阀,所述A阀和B阀均包括阀壳、阀芯和阀杆,所述阀壳呈锥管状,所述阀芯呈锥台形,所述阀壳上设有三个气囊接口管和一个气泵接口管,三个气囊接口管直径相等,且围绕阀壳的轴线均匀分布,三个气囊接口管的轴心线均位于阀壳的轴线的同一垂直面上,所述气泵接口管与前述三个气
囊接口管上下错开,所述阀芯上开有一环槽,该环槽上设有指向三个气囊接口管一侧的斜槽,三个气囊接口管和气泵接口管内端均与阀壳内部空间相通,所述气泵接口管始终与环槽相对,旋转阀芯,所述斜槽可与任意一个气囊接口管相通,
[0011]所述阀芯与阀杆一端相连,阀杆上设有一齿轮,所述A阀上的齿轮和B阀上的齿轮直接或通过连动齿轮啮合,所述A阀上的齿轮或B阀上的齿轮直接或间接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受其控制,所述膝部气囊、小腿部气囊和足部气囊均设有一个进出气三通管,且三者之一还设有带有单向阀的充气口,并配有打气筒。
[0012]所述电动气泵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与A阀的气泵接口管相接,A阀的三个气囊接口管分别按A阀阀芯旋转顺序与足部气囊、小腿部气囊和膝部气囊的进出气三通管的一个接口相接,所述电动气泵的入口与B阀的气泵接口管相接,B阀的三个气囊接口管分别按B阀阀芯旋转顺序与小腿部气囊、膝部气囊和足部气囊的进出气三通管的一个接口相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电动气泵依次将气体在膝部气囊、小腿部气囊和足部气囊之间顺次转移,借以对用户下肢进行进挤压按摩。
[0013]使用前,先用打气筒(参见CN 202851290 U),通过带单向阀的充气口,向相关气囊充气,对使用者下肢的相应部位进气挤压,电动气泵及伺服电机停止,等待预定时间(如1~2分钟)后,然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动气泵将相关气囊内的气体充入下一气囊,足部气囊、小腿部气囊和膝部气囊交替充放气的循环,利用充气的气囊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挤压按摩。如此设计,只用联动选择双体阀和两个单向阀,在普通的时钟控制器控制下,即可实现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依次挤压使用者的下肢,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0014]作为优化,所述足部气囊、小腿部气囊和膝部气囊的容积相等。如此设计,便于气体在各个气囊间流动转移。
[0015]作为优化,所述加压裤套上设有一条拉链。如此设计,拉开拉链,便于患者穿戴加压裤套,拉上拉链即可将加压裤套固定患者下肢上。
[0016]作为优化,所述A阀上的齿轮和B阀上的齿轮直接啮合。如此设计,A阀和B阀的阀芯旋转方向相反,相应地A、B阀上的三个气囊接口管的连接顺序也相反。
[0017]作为优化,所述A阀上的齿轮和B阀上的齿轮通过连动齿轮啮合。如此设计,A阀和B阀的阀芯旋转方向相同,相应地A、B阀上的三个气囊接口管的连接顺序也相同。
[0018]作为优化,所述加压裤套的内侧设有绒面,并配有多个按摩突起,上述按摩突起的底面上设有钩面,上述钩面与所述绒面形成魔术贴结构,上述按摩突起通过上述魔术贴结构,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加压裤套内侧的不同部位。如此设计,使用前,医护人员将按摩突起通过魔术贴粘在加压裤套内侧的相应位置,使按摩突起恰好对准患者下肢的相应穴位,然后再启动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按摩效果更好。
[0019]作为优化,所述足套的足底部分和后跟鞋套分别设有底板和后跟背板,底板和后跟背板相互铰接,且其铰接轴上套有一扭力簧,所述加压裤套的小腿部还设有一基板,该基板上设有一个支柱,所述支柱设有电动绞盘,该电动绞盘包括微型电机、绞盘,绞盘上缠绕有绞绳,绞绳另一端连接在足套的足尖部分,所述微型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微型电机正向旋转时,带动绞盘绞动绞绳,可以带动患肢的脚尖上翘,所述微型电机反向旋转时,带动绞盘释放绞绳,所述底板在扭力弹簧带动下复位,同时带动患肢的脚尖下放。如此设计,可以带动患者脚部运动,帮助患者康复。
[0020]本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并可替代人工顺序按摩患肢,适合瘫痪病人或有下肢萎缩或下肢血栓风险的老年人使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作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实施方式一的A阀或B阀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实施方式一足部气囊充气后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3所示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将足部气囊中气体泵入小腿部气囊的示意图(省略无气流管线);
[0026]图5是本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实施方式一小腿部气囊充气后结构示意图;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自动气压按摩仪,包括电动气泵、加压裤套和控制器,所述加压裤套的膝部、小腿部分别设有膝部气囊和小腿部气囊,所述电动气泵受控制器控制,为各个气囊充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裤套下端设有足套,且足套内也设有足部气囊,其还包括联动选择双体阀和伺服电机,每个联动选择双体阀包括A阀和B阀,所述A阀和B阀均包括阀壳、阀芯和阀杆,所述阀壳呈锥管状,所述阀芯呈锥台形,所述阀壳上设有三个气囊接口管和一个气泵接口管,三个气囊接口管直径相等,且围绕阀壳的轴线均匀分布,三个气囊接口管的轴心线均位于阀壳的轴线的同一垂直面上,所述气泵接口管与前述三个气囊接口管上下错开,所述阀芯上开有一环槽,该环槽上设有指向三个气囊接口管一侧的斜槽,三个气囊接口管和气泵接口管内端均与阀壳内部空间相通,所述气泵接口管始终与环槽相对,旋转阀芯,所述斜槽可与任意一个气囊接口管相通,所述阀芯与阀杆一端相连,阀杆上设有一齿轮,所述A阀上的齿轮和B阀上的齿轮直接或通过连动齿轮啮合,所述A阀上的齿轮或B阀上的齿轮直接或间接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受其控制,所述膝部气囊、小腿部气囊和足部气囊均设有一个进出气三通管,且三者之一还设有带有单向阀的充气口,并配有打气筒,所述电动气泵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与A阀的气泵接口管相接,A阀的三个气囊接口管分别按A阀阀芯旋转顺序与足部气囊、小腿部气囊和膝部气囊的进出气三通管的一个接口相接,所述电动气泵的入口与B阀的气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远峰吴志颖金彦青
申请(专利权)人:解远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