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47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45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理疗模块、升降模块、控制模块、支撑板、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理疗模块置于该容置槽内,所述理疗模块通过控制模块电驱动实现对人体的理疗按摩。支撑板设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升降模块、控制模块设于该容置腔内;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通过升降模块的设计带动支撑板及以上部分尤其是第一壳体上升及下降,使该按摩装置更加贴合人体同时实现拉伸及舒展理疗部位的功效。的功效。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电子产品及电子化办公的普及,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逐渐增多。如长时间保持坐立不动,对腰椎造成较大的压力,长此以往导致腰椎逐渐受损,甚至病变;当然也有人因错误坐姿,如跷二郎腿等,使骨盆倾斜,腰椎承受压力不均,导致腰椎间盘受力不均,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0003]随着腰椎问题的人群越来越多,世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腰枕按摩装置,目前多数按摩装置主要是通过按摩头转动实现对身体局部按摩,或振动按摩;但因腰椎曲度因人而异,单一结构腰部按摩器可能无法满足不同腰椎曲度人群的需求,如导致腰椎与按摩器本体间形成间隙,无法很好的贴合,从而影响按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尤其是一种可调节高度并使按摩部与人体完全贴合的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0005]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
[0006]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理疗模块、升降模块、控制模块、支撑板、第二壳体;
[0007]第一壳体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理疗模块置于该容置槽内,所述理疗模块通过控制模块电驱动实现对人体的理疗按摩。
[0008]支撑板设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升降模块、控制模块设于该容置腔内;
[0009]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弹簧结构及充放气模块。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结构包括弹簧、弹簧压板,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向弹簧压板方向延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及弹簧压板相抵,并对第二壳体产生一定的拉力,防止第二壳体脱离支撑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充放气模块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连接杆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以实现对充放气模块的固定。
[0013]进一步的,充放气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实现充放气工作,随着充放气模块的充气或放气带动弹簧伸缩,从而推动支撑板及以上部分上升或下降,实现对人体理疗按摩部位的舒展与拉伸。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模块为涡轮蜗杆结构,蜗杆设于第二壳体上并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涡轮设于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通过涡轮蜗杆啮合,对第二壳体产生一定的拉力,防止第二壳体脱离支撑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理疗模块包括电极片、加热片、海绵贴。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电极片。
[0017]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电极片和通过电疗线延伸于按摩装置外并作用于人体的第二电极片。
[0018]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片为石墨烯加热片。
[0019]进一步的,所述海绵贴为单面海绵贴或双面海绵贴。
[002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用于电驱动按摩装置整体工作PCB板及控制充放气模块泄气的电磁阀。
[0021]进一步的,所述充放气模块包括气泵、气管、气囊,PCB板驱动气泵工作,带动气体通过气管进入气囊,从而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气。
[002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承载及分散按摩装置工作时所承受的重量。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可充电电池。
[0024]进一步的,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控制按摩装置工作及工作模式中不同参数下档位的调节。
[0025]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电疗线接口,所述连接第二电极片的电疗线穿过电疗线接口延伸至按摩装置外。
[0026]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扬声器,用于工作中调节档位及按摩理疗参数时的语音播报。
[0027]为满足不同腰椎曲度的人体使用,使按摩装置的按摩面与腰椎紧密贴合,从而实现更好的理疗效果,该腰椎理疗按摩装置通过升降模块,同时还兼具理疗加热功能。使用按摩装置时,可以切换不同的档位来实现不同的理疗效果,当使用时,如发现腰椎无法与按摩面贴合,可将该按摩装置切换至抬升模式,此时升降模块结构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板及其以上部分的第一壳体向上抬升,使人体腰椎与按摩面紧密贴合,同时可以起到对腰椎拉伸及舒展的作用,多功能结合使用对腰椎不适症有更好的理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爆炸图;
[00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弹簧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充气模式下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的标号为:第一壳体(1)、容置槽(11)、开关按键(12)、电疗线接口(13)、扬声器(14)、容置腔(15)、插槽(110)、通孔(111)、理疗模块(2)、第一电极片(21)、石墨烯加热盘(22)、双面海绵贴(23)、第二电极片(24)、插脚(210)、升降模块(3)、弹簧结构(31)、充气模块(32)、弹簧(311)、弹簧压板(312)、气泵(321)、气管(322)、气囊(323)、控制模块(4)、PCB板(41)、电磁阀(42)、支撑板(5)、通孔(51)、电池(52)、支撑柱(53)、第二壳体(6)、连接杆(61)。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本实施方式可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说明。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代表相同的元件,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似的元件。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

5所示: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理疗模块2、升降模块3、控制模块4、支撑板5、第二壳体6;
[0037]为使按摩装置达到更优的理疗效果,所述理疗模块2设置为4个,为将理疗模块放置于第一壳体1上,第一壳体1上表面对应开设4个容置槽11,4容置槽11以横向及纵向中心线为分割线呈对称两两分布设置,理疗模块2从上至下(靠近人体的一端为上)依顺序分布,分别是第一电极片21、石墨烯加热片22、双面海绵贴23。
[0038]装配时,先将双面海绵贴23的一面贴于第一壳体1的容置槽11内,依次将石墨烯加热片22贴于双面海绵贴23上,因石墨烯加热片22为背胶结构设计,第一电极片21贴于石墨烯加热片22上,为防止第一电极片21掉落,在第一电极片21的周边设置插脚210,对应的第一壳体1的容置槽11内设置有插槽110,第一电极片21表面贴于石墨烯加热片22的同时插脚210通过插槽110与第一壳体1实现紧密配合。
[0039]为防止第一电极片21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需要设置一监测电极片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对应的在第一壳体1二插槽110中部各设置一通孔111,所述温度传感器从该通孔111中探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理疗模块、升降模块、控制模块、支撑板、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理疗模块置于该容置槽内,所述理疗模块通过控制模块电驱动实现对人体的理疗按摩;支撑板设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升降模块、控制模块设于该容置腔内;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弹簧结构及充放气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结构包括弹簧、弹簧压板,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向弹簧压板方向延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及弹簧压板相抵,并对第二壳体产生一定的拉力,防止第二壳体脱离支撑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模块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连接杆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以实现对充放气模块的固定。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放气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实现充放气工作,随着充放气模块的充气或放气带动弹簧伸缩,从而推动支撑板及以上部分上升或下降,实现对人体理疗按摩部位的舒展与拉伸。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涛向文林许立陈可夫向文明居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左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