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及循环水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94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及循环水冷却塔,其中,该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挡板组件,设置于立柱的侧壁,挡板组件位于立柱的顶端;其中,挡板组件背离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导流面。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通过在立柱的侧壁设置挡板组件,挡板组件位于立柱的顶端,并在挡板组件背离侧壁的一侧设置导流面,可以在循环水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利用导流面阻挡淋向立柱侧壁的水,防止水沿立柱的侧壁流动,避免立柱的侧壁上形成水膜,从而使立柱的侧壁无法形成适于藻类繁殖的环境,有效防止了藻类在立柱侧壁上生长,进而避免藻类向集水槽等装置蔓延,降低了藻类堵塞滤网或换热器的可能性。藻类堵塞滤网或换热器的可能性。藻类堵塞滤网或换热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及循环水冷却塔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及循环水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冷却塔在运行中,一部分水会顺着立柱流下,从而在湿润、好氧、阳光充裕的情况下,极易在立柱表面上产生藻类繁殖现象,即便在投加氧化型杀菌剂的情况下,由于水流速度快、停留时间短,也难以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并且,藻类繁殖后,有时会蔓延至立柱下方的集水池中,势必会增加杀菌剂消耗,同时藻类流入集水池后,极有可能堵塞滤网和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
[0005]本使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循环水冷却塔。
[0006]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包括:
[0007]立柱;
[0008]挡板组件,设置于立柱的侧壁,挡板组件位于立柱的顶端;
[0009]其中,挡板组件背离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导流面。
[001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挡板组件包括:
[0011]多个挡板本体;
[0012]挡板本体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导流部,连接部靠近于立柱的顶端,导流部靠近于立柱的底端;
[0013]连接部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连接于侧壁;
[0014]导流部的一侧形成有导流面,导流面与第二面之间形成有导流角
[001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导流角大于或等于120
°
且小于或等于150
°

[001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立柱包括有多个侧壁,每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挡板本体,多个连接部围绕立柱依次连接。
[001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面与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001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和/或胶水连接。
[001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挡板组件还包括:
[0020]连接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导流部之间,连接板用于封堵相邻的两个导流部之间的间隙。
[002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挡板本体和连接板均为不锈钢材质;或
[0022]挡板本体和连接板均为聚氯乙烯材质。
[002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立柱的侧壁涂设有防水漆。
[002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冷却塔,包括:
[0025]冷却塔本体;
[0026]多个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提供的立柱结构,立柱结构的顶端与冷却塔本体相连接;
[0027]集水槽,连接于立柱结构的底端;
[0028]其中,冷却塔本体的底壁设置有多个喷淋器,喷淋器用于向集水槽内部喷淋水。
[002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挡板组件,设置于立柱的侧壁,挡板组件位于立柱的顶端;其中,挡板组件背离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导流面。从而,本技术提供的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通过在立柱的侧壁设置挡板组件,挡板组件位于立柱的顶端,并在挡板组件背离侧壁的一侧设置导流面,可以在循环水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利用导流面阻挡淋向立柱侧壁的水,防止水沿立柱的侧壁流动,避免立柱的侧壁上形成水膜,从而使立柱的侧壁无法形成适于藻类繁殖的环境,有效防止了藻类在立柱侧壁上生长,进而避免藻类向集水槽等装置蔓延,降低了藻类堵塞滤网或换热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30]通过阅读下文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3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的挡板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的挡板本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4]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5]100立柱;200挡板组件;
[0036]110侧壁;210挡板本体;220连接板;
[0037]211连接部;212导流部;
[0038]2111第一面;2112第二面;2121导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4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提出了一种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立柱100;挡板组件200,设置于立柱100的侧壁110,挡板组件200位于立柱100的顶端;其中,挡板组件200背离侧壁110的一侧设置有导流面2121。
[004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通过在立柱100的侧壁110设置挡板组件200,挡板组件200位于立柱100的顶端,并在挡板组件200背离侧壁110的一侧设置导流面2121,可以在循环水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利用导流面2121阻挡淋向立柱100的侧壁110的水,防止水沿立柱100的侧壁110流动,避免立柱100的侧壁110上形成水膜,保持立柱100干燥。
[0042]可以理解的是,循环水冷却塔通常采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为了保证持续冷却效果,通常循环水冷却塔内部设置有滤网和换热器,如藻类水水流进入到滤网位置或换热器位置,则一方面会影响循环水的水质,增加换热器管道的粘泥沉积量,影响冷却效果,另一方面也极有可能堵塞滤网或换热器,造成循环水冷却塔无法正常运行,并增大维护成本,且在循环水冷却塔中,立柱100往往会接收到光照,如立柱100的表面较为湿润,则极有可能产生藻类繁殖,进而水流如流经立柱100后进入循环,则有可能会携带部分藻类,导致滤网或换热器堵塞。
[0043]因此,通过采用挡板组件200,阻挡水流流向立柱100的侧壁110,可以有效防止立柱100的侧壁110形成适于藻类繁殖的环境,从而避免了藻类在立柱100的侧壁110上生长,防止藻类向集水槽等装置蔓延或是从立柱100的侧壁110上脱落进入到集水槽中,进而降低了藻类堵塞滤网或换热器的可能性。
[0044]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在立柱100的顶端设置有导风板的情况下,挡板组件200可以设置在顶端的导风板的下沿位置,从而可以充分避免水流在风力作用下淋向立柱100的侧壁110,进一步发挥挡板组件200对立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挡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侧壁,所述挡板组件位于所述立柱的顶端;其中,所述挡板组件背离所述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导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包括:多个挡板本体;所述挡板本体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导流部,所述连接部靠近于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导流部靠近于所述立柱的底端;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连接于所述侧壁;所述导流部的一侧形成有所述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形成有导流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角大于或等于120
°
且小于或等于15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冷却塔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有多个所述侧壁,每个所述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挡板本体,多个所述连接部围绕所述立柱依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驹晁伟陈超超王兴凯范德成卢海麟李龙伟陈铭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金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