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数据权限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387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数据权限管理方法,包括:登录校验模块获取来访用户的身份信息,判断来访用户是否为已注册用户,若是,将用户发送的数据查询请求转发至动态计算模块;若否,将数据查询请求转发至数据管理模块;动态计算模块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根据来访用户的身份信息,赋予相应的查询权限等级,并将查询权限等级和数据查询请求绑定后发送至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数据查询请求,并判断数据查询请求是否绑定有权限等级,若是,调取与权限等级对应的非公开标识解析数据发送至来访用户;若否,调取公开标识解析数据发送至来访用户。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数据权限管理方法,有效保障了标识解析体系下的数据共享安全。的数据共享安全。的数据共享安全。

A data authority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identity pa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数据权限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数据权限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数据资源化”是大数据发展的首要趋势,数据将不断成为机构的资产,成为提升机构和公司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各领域长期业务实践积累了大规模的领域数据,并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数据生成频率日益增高形成动态大数据集。这些数据按照其属性或特征,可以分为四大类:设备数据、业务系统数据、知识库数据、用户个人数据。根据数据敏感程度的不同,可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敏感数据三种。数据涉及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各个环节。随着企业数据由少量、单一、单向向大量、多维、双向转变,数据体量不断增大、种类不断增多、结构日趋复杂,并出现数据在企业内部与外部网络之间的双向流动共享。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数据泄露、非授权分析、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数据权限管理方法,其通过对数据的分权管理,有效地保护企业内部的敏感信息,使得企业不必担心敏感信息泄露,保障了标识解析体系下的数据共享安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数据权限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通过登录校验模块获取来访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判断来访用户是否为已注册用户,若是,则将用户发送的数据查询请求转发至动态计算模块;若否,则将用户发送的数据查询请求转发至数据管理模块;通过动态计算模块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根据来访用户的身份信息,赋予相应的查询权限等级,并将赋予的查询权限等级和数据查询请求绑定后发送至数据管理模块;通过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数据查询请求,并判断数据查询请求是否绑定有权限等级,若是,则调取与权限等级对应的非公开标识解析数据发送至来访用户;若否,则调取公开标识解析数据发送至来访用户。
[0005]优选的,当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工作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数据管理模块的运行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数据管理模块的运行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散热装置对数据管理模块进行散热。
[000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数据权限管理方法,其通过对数据的分权管理,有效地保护企业内部的敏感信息,使得企业不必担心敏感信息泄露,保障了标识解析体系下的数据共享安全;并且,通过在检测到数据管理模块的运行温度过高时,加强对数据管理模块的散热,以保障数据管理模块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09]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数据权限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通过登录校验模块获取来访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判断来访用户是否为已注册用户,若是,则将用户发送的数据查询请求转发至动态计算模块;若否,则将用户发送的数据查询请求转发至数据管理模块100;通过动态计算模块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根据来访用户的身份信息,赋予相应的查询权限等级,并将赋予的查询权限等级和数据查询请求绑定后发送至数据管理模块100;通过数据管理模块100接收数据查询请求,并判断数据查询请求是否绑定有权限等级,若是,则调取与权限等级对应的非公开标识解析数据发送至来访用户;若否,则调取公开标识解析数据发送至来访用户。
[0010]进一步的,当所述数据管理模块100工作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数据管理模块100的运行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数据管理模块100的运行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散热装置对数据管理模块100进行散热。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以及设置在散热壳体内部的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数据管理模块100设置在散热壳体内部,且数据管理模块100位于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之间,所述散热壳体包括顶板、底板1和侧壁,所述顶板与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1与侧壁一体连接,所述侧壁包括前侧壁2、后侧壁3、左侧壁4和右侧壁5,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口6、电动伸缩杆7、第一活动杆8、第一控制按钮9和进风风扇10,所述第一散热口6设置在左侧壁4上,且第一散热口6的内侧连接有第一框架11,该第一框架11中设有第一挡尘组件,该第一挡尘组件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挡尘格栅12,所述第一挡尘格栅12中固定穿设有第一转轴13,该第一转轴13的顶端与第一框架11的上边框转动连接,且该第一转轴13的底端贯穿第一框架11的下边框并设有第一齿轮14,所述电动伸缩杆7设置在前侧壁2上,且电动伸缩杆7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按钮9设置在后侧壁3上,所述进风风扇10设置在左侧壁4和数据管理模块100之间,该进风风扇10通过支架与顶板固定连接,且该进风风扇10与第一控制按钮9电性连接,所述左侧壁4上设有第一导向块15,所述第一活动杆8可活动的穿设于第一导向块15,该第一活动杆8的前端与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且该第一活动杆8的后端设有用于按压第一控制按钮9的第一按压块16,所述第一活动杆8的侧部设有第一齿条17,所述第一齿轮14与第一齿条17相啮合;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第二散热口18、第二活动杆19、第二控制按钮20和出风风扇21,所述第二散热口18设置在右侧壁5上,且第二散热口18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框架22,该第二框架22中设有第二挡尘组件,该第二挡尘组件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挡尘格栅23,所述第二挡尘格栅23中固定穿设有第二转轴24,该第二转轴24的顶端与第二框架22的上边框转动连接,且该第二转轴24的底端贯穿第二框架22的下边框并设有第二齿轮25,所
述第二控制按钮20设置在前侧壁2上,所述出风风扇21设置在右侧壁5和数据管理模块100之间,该出风风扇21通过支架与顶板固定连接,且该出风风扇21与第二控制按钮20电性连接,所述右侧壁5上设有两个第二导向块26,所述第二活动杆19可活动的穿设于两个第二导向块26,所述第二活动杆19的前端设有用于按压第二控制按钮20的第二按压块27,所述第二活动杆19的侧部设有第二齿条28,所述第二齿轮25与第二齿条28相啮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29、第一驱动块30、第一从动块31、第二驱动块32和第二从动块33,所述第一驱动块30设置在第一活动杆8上,该第一驱动块30上设有第一驱动斜面,所述后侧壁3上设有第三导向块34,所述传动杆29可活动的穿设于第三导向块34,所述第一从动块31设置在传动杆29的左端,该第一从动块31上设有与第一驱动斜面相配合的第一从动斜面,所述第二驱动块32设置在传动杆29的右端,该第二驱动块32上设有第二驱动斜面,所述第二从动块33设置在第二活动杆19的后端,该第二从动块33上设有与第二驱动斜面相配合的第二从动斜面,所述第二活动杆19上设有复位块35,该复位块35位于两个第二导向块26之间,且该复位块35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向块26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数据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通过登录校验模块获取来访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判断来访用户是否为已注册用户,若是,则将用户发送的数据查询请求转发至动态计算模块;若否,则将用户发送的数据查询请求转发至数据管理模块;通过动态计算模块接收数据查询请求,根据来访用户的身份信息,赋予相应的查询权限等级,并将赋予的查询权限等级和数据查询请求绑定后发送至数据管理模块;通过数据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航袁雪腾陈国栋刘晓东田劲松倪浩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