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85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其包括:飞行器机身;左扩音报警组件、右扩音报警组件,分别对称嵌入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机身上,所述左扩音报警组件与右扩音报警组件能够在通航飞行器故障坠机后进行同步报警工作;防尘罩,对应罩接在所述飞行器机身上位于左扩音报警组件以及右扩音报警组件正上方;烟气料罐,为排列设置的多个,各所述烟气料罐中分别存设有不同色号等级的彩色烟气;以及内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机身上,并与各所述烟气料罐相连通,所述内供料组件能够将烟气料罐中的彩色烟气对外喷射,以便外部人员直观定位通航飞行器坠机点。航飞行器坠机点。航飞行器坠机点。

A danger warning device for navigable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设备
,具体是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航飞行装置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军事、农业、工业以及生活等多个领域,目前,通航飞行无人机通常由地面控制装置控制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在飞行过程中,由内置的GPS系统实时发送位置信息至地面控制装置由内置的GPS系统实时发送位置信息至地面控制装置,以确定当前位置,而由于环境恶劣、无人机电量过低或发生异常等因素,而导致无人机迅速降落或发生坠机、摔机,当出现此情况时,通常无人机GPS信号较弱甚至无GPS信号,无法向地面控制器发送位置信息,导致用户寻找失控的飞行装置时费时费力,尤其当坠落到丛林中时,隐蔽性很强,很难找回,同时通航飞行装置并不具备危险报警示意功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其包括:
[0004]飞行器机身;
[0005]左扩音报警组件、右扩音报警组件,分别对称嵌入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机身上,所述左扩音报警组件与右扩音报警组件能够在通航飞行器故障坠机后进行同步报警工作;
[0006]防尘罩,对应罩接在所述飞行器机身上位于左扩音报警组件以及右扩音报警组件正上方;
[0007]烟气料罐,为排列设置的多个,各所述烟气料罐中分别存设有不同色号等级的彩色烟气;以及r/>[0008]内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机身上,并与各所述烟气料罐相连通,所述内供料组件能够将烟气料罐中的彩色烟气对外喷射,以便外部人员直观定位通航飞行器坠机点。
[000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左扩音报警组件与右扩音报警组件组成结构相同,并共同包括:
[0010]外扩筒;
[0011]内主座,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各所述内主座内均横向固定有导向杆;
[0012]滑动件,可相对滑动的设置在各所述导向杆上;
[0013]主驱动盘,安装在各所述内主座上,所述主驱动盘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主座上,且所述主驱动盘上转动设置有传接杆,所述传接杆的一端与滑动件相连接;
[0014]连接弹簧,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并位于滑动件两侧位置;
[0015]中心振柱,垂直设置在所述内主座上;以及
[0016]侧拨件,左右对称设置在滑动件上位于中心振柱两侧位置,所述侧拨件上均固定
有外振块。
[0017]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中心振柱被构造成弹头形结构,且所述中心振柱通过微调伸缩导杆连接在所述内主座上。
[0018]进一步,作为优选,位于各所述内主座上的主驱动盘呈同步或单独旋转工作。
[001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内供料组件包括:
[0020]控流分支装置,连通在各所述烟气料罐上,所述控流分支装置设有两个排送端口;
[0021]固定支管,横向架设在所述飞行器机身的内部,所述固定支管与各所述控流分支装置的其中一个排送端口相连通;
[0022]汇流仓,连接在所述固定支管的另一端,用于将不同色号彩色烟气进行内部融合;
[0023]排送泵,安装在在所述飞行器机身上,所述排送泵的一端与汇流仓相连通;
[0024]分支管,为圆周阵列设置的多个,各所述分支管均与排送泵的输出端相连通;
[0025]外喷头,与各所述分支管相对应设置,所述分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喷头相连通;
[0026]安装支管,横向架设在固定支管下方,所述安装支管与各所述控流分支装置的另一个排送端口相连通;以及
[0027]上联喷座,可相对偏转的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机身上,所述上联喷座的一端与安装支管相连通。
[002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控流分支装置包括:
[0029]密封轴管;
[0030]内流管,可相对滑动的竖直设置在所述密封轴管内;
[0031]伸缩内杆,竖直对称连接在所述密封轴管上,所述伸缩内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流管相连通;
[0032]封堵件,同轴架设在所述密封轴管内,所述封堵件能够对内流管进行密封封堵;
[0033]安装环套,同轴设置在所述密封轴管内,所述内流管上设有密封内圈,用于与所述安装环套相密封衔接;以及
[0034]侧位管,为对称设置的多个,各所述侧位管均与所述安装支管相连通。
[003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内流管相对所述封堵件的竖向位移距离在3mm

7mm之间,使得各所述内流管中单位排送速率各不相同。
[0036]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上联喷座包括:
[0037]固定导座,嵌入固定在所述飞行器机身内;
[0038]内链盘,通过转子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导座内;
[0039]主排管,竖直固定在所述内链盘内,所述主排管的一端通过伸缩管与所述安装支管相连通;
[0040]配置块,滑动套接在所述主排管上;以及
[0041]连接弹簧,对称连接在所述配置块上,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内链盘相连接。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3]1、本专利技术中,在飞行器机身的两侧位置设置有左扩音报警组件与右扩音报警组件,在飞行器故障坠机中,左扩音报警组件与右扩音报警组件能够分别进行不同分贝的播音组合,从而方便进行扩音警示;
[0044]2、本专利技术中,位于飞行器机身上设有多个烟气料罐,烟气料罐能够通过内供料组
件一方面进行通过上联喷座对上释放彩色烟雾,同时在外部人员初步定位后由供料组件通过各外喷头进行区域外放,以便飞行器机身主体能够区分于环境色调,方便搜查。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左扩音报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内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控流分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上联喷座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中:1飞行器机身、2烟气料罐、3左扩音报警组件、31内主座、32外扩筒、33导向杆、34滑动件、35主驱动盘、36中心振柱、37连接弹簧、38侧拨件、4右扩音报警组件、41防尘罩、5内供料组件、51固定支管、52汇流仓、53排送泵、54分支管、55外喷头、56安装支管、6控流分支装置、61密封轴管、62内流管、63安装环套、64封堵件、7上联喷座、71固定导座、72内链盘、73主排管、74配置块、75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5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其包括:
[0052]飞行器机身1;
[0053]左扩音报警组件3、右扩音报警组件4,分别对称嵌入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机身1上,所述左扩音报警组件3与右扩音报警组件4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飞行器机身(1);左扩音报警组件(3)、右扩音报警组件(4),分别对称嵌入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机身(1)上,所述左扩音报警组件(3)与右扩音报警组件(4)能够在通航飞行器故障坠机后进行同步报警工作;防尘罩(41),对应罩接在所述飞行器机身(1)上位于左扩音报警组件(3)以及右扩音报警组件(4)正上方;烟气料罐(2),为排列设置的多个,各所述烟气料罐(2)中分别存设有不同色号等级的彩色烟气;以及内供料组件(5),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机身(1)上,并与各所述烟气料罐相连通,所述内供料组件(5)能够将烟气料罐(2)中的彩色烟气对外喷射,以便外部人员直观定位通航飞行器坠机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扩音报警组件(3)与右扩音报警组件(4)组成结构相同,并共同包括:外扩筒(32);内主座(31),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各所述内主座(31)内均横向固定有导向杆(33);滑动件(34),可相对滑动的设置在各所述导向杆(33)上;主驱动盘(35),安装在各所述内主座(31)上,所述主驱动盘(35)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主座(31)上,且所述主驱动盘(35)上转动设置有传接杆,所述传接杆的一端与滑动件(34)相连接;连接弹簧(37),套接在所述导向杆(33)上,并位于滑动件(34)两侧位置;中心振柱(36),垂直设置在所述内主座(31)上;以及侧拨件(38),左右对称设置在滑动件上位于中心振柱(36)两侧位置,所述侧拨件上(38)均固定有外振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振柱(36)被构造成弹头形结构,且所述中心振柱(36)通过微调伸缩导杆连接在所述内主座(3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各所述内主座(31)上的主驱动盘(34)呈同步或单独旋转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航飞行器危险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供料组件(5)包括:控流分支装置(6),连通在各所述烟气料罐(2)上,所述控流分支装置(6)设有两个排送端口;固定支管(51),横向架设在所述飞行器机身(1)的内部,所述固定支管(51)与各所述控流分支装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昕曜曾珠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