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3681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08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本方法将地铁站分为站厅层区域、站台层区域以及站台滑动门外候车区域这三层结构,从三个层面出发,依次采用站厅区分流式候车引导、站台区分区式候车引导以及站台滑动门外候车区引导,最终实现了对乘客的精准引导,保障车厢内部乘客数量均匀分布,有效的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和乘车效率。效的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和乘车效率。效的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和乘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轨道交通乘客候车引导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铁作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具有运行速度快、运行时间准、列车间隔短、载客量大等优势,目前已经成为大多数市民的首选出行工具,同时也对地铁的乘车体验和乘车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现有大部分地铁并未向乘客提供候车引导信息,乘客进入站台区候车时往往是盲目的、随机的,站台内经常会出现楼梯以及电梯口附近拥挤的情况,而其余地方的候车乘客则较少。鲜有的地铁通过滑动门位置的指示灯颜色变化向乘客提供了到站车辆车厢内部拥挤情况,当候车乘客较多时,指示灯提示车厢拥挤情况功能几乎失效。因此,不仅未能解决地铁车站人流量拥挤的问题,同时也未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以及乘车效率。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11762203A,公开时间为2020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热成像处理器、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热成像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和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所采集的各自区域的乘客分布数据,并动态测算各候车区域的空间占用率以及对应的各节车厢内不同乘客区域的空间占用率,并将分析结果——每道滑动门(4)对应的候车乘客最大人数显示在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上,实现乘客的定量交互式引导。
[0004]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了基于地铁车辆滑动门的乘客候车引导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乘客的分流引导,提高车站管理运营效率以及乘客的乘车体验,但是并不能实现对乘客的精准引导,保障车厢内部乘客数量均匀分布,在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和乘车效率等方便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铁运营系统的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从三个层面出发,采用站厅区分流式候车引导、站台区分区式候车引导以及滑动门外候车区引导这三者相结合的形式,最终实现对乘客的精准引导,保障车厢内部乘客数量均匀分布,有效的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和乘车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包括:获取即将到站车辆的基础信息以及各车厢内部实时视频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得到每一节车厢内乘客的数量,并动态测算各节车厢还能承载的乘客数;获取站台内的实时视频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得到站台内每一个站台滑动
门处候车乘客数量,并最终得到站台内每一个滑动站台门候车区域内的候车乘客数量;候车引导控制系统获取即将到站车辆每节车厢还能承载的乘客数、站台内每一个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内的候车乘客数量以及每一个站台滑动门处候车乘客数量,候车引导控制系统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并判断每一个站台滑动门处、每一个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以及每一个站台层候车区域的拥挤程度,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并将对应的引导提示信息分别发送至安检口引导显示装置、进站闸机口引导显示装置以及乘车通道引导显示装置中;乘客依次根据安检口引导显示装置、进站闸机口引导显示装置以及乘车通道引导显示装置中的引导提示信息前往对应的站台滑动门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动态测算各节车厢还能承载的乘客数,包括:通过双目智能客流统计摄像机大量采集任意时间段到站车辆从各个车辆滑动门下车的乘客数,最后基于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预测在该站任意时间通过车辆每扇滑动门的下车乘客数;根据到站列车每一节车厢有效使用面积以及普通成人站立面积,得出列车每节车厢理论可容纳乘客最大值数,然后根据每节车厢可容纳乘客最大值数、到站车辆每节车厢内乘客数以及预测的到站后每节车厢下车乘客数,动态测算本次列车各节车厢还可承载的乘客数。
[0008]进一步地,将地铁站分为站厅层以及站台层,站厅层内,以安检口为单元,根据安检口的数量将站厅层划分为多个站厅层候车区域,每一个站厅层候车区域内包括多个与该站厅层候车区域内的安检口距离最近的乘车通道;以乘车通道为单元,根据乘车通道的数量将站台层划分为多个站台层候车区域,每一个站台层候车区域内至少包括一个与该站台层候车区域内的乘车通道距离最近的上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以及一个与该站台层候车区域内的乘车通道距离最近的下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站厅层每一个候车区域内包括多个与该站厅层候车区域内的安检口距离最近的乘车通道具体是指,站厅层内,每个条乘车通道入口到每一个安检口的距离中,距离最短的安检口为该乘车通道所属的安检口,即该乘车通道包含在该安检口对应的站厅层候车区域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每一个站台层候车区域内至少包括一个与该站台层候车区域内的乘车通道距离最近的上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具体是指,站台层内,每一个上行站台滑动门区域到每一个乘车通道的距离中,距离最短的乘车通道为该上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所属的乘车通道,即该上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包含在该乘车通道内;所述每一个站台层候车区域内至少包括一个与该站台层候车区域内的乘车通道距离最近的下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具体是指,站台层内,每一个下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到每一个乘车通道的距离中,距离最短的乘车通道为该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所属的乘车通道,即该下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包含在该乘车通道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是指即将到站上行车辆,每节车厢所对应的站台滑动门构成的候车区域;所述下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是指即将到站下行车辆,每节车厢所对应的站台滑动门构成的候车区域。
[0012]进一步地,所述乘客依次根据安检口引导显示装置、进站闸机口引导显示装置以及乘车通道引导显示装置中的引导提示信息前往对应的站台滑动门处,包括:候车引导控制系统根据安检口所包含的站台层候车区域的拥挤情况,发送引导提示信息至各个安检口引导显示装置,当安检口包含的站台层候车区域出现超员情况时,该安检口处的工作人员暂时关闭该安检口,将乘客引导至其余安检口进行安检,待该安检口所属的站台层候车区域拥挤情况缓解后,再开放该安检口;乘客在对应的安检口处完成安检后,由该安检口处的进站闸机口刷卡进站。
[0013]进一步地,所述乘客依次根据安检口引导显示装置、进站闸机口引导显示装置以及乘车通道引导显示装置中的引导提示信息前往对应的站台滑动门处,包括:候车引导控制系统根据各个乘车通道所包含的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的拥挤程度,发送引导提示信息至各个进站闸机口引导显示装置,当乘车通道所包含的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出现拥挤时,进站闸机口引导显示装置将刷卡进站的乘客引导至拥挤程度相对较低的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所属的乘车通道处。
[0014]进一步地,所述乘客依次根据安检口引导显示装置、进站闸机口引导显示装置以及乘车通道引导显示装置中的引导提示信息前往对应的站台滑动门处,包括:乘车通道引导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即将到站车辆的基础信息以及各车厢内部实时视频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得到每一节车厢内乘客的数量,并动态测算各节车厢还能承载的乘客数;获取站台内的实时视频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得到站台内每一个站台滑动门处候车乘客数量,并最终得到站台内每一个滑动站台门候车区域内的候车乘客数量;候车引导控制系统获取即将到站车辆每节车厢还能承载的乘客数、站台内每一个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内的候车乘客数量以及每一个站台滑动门处候车乘客数量,候车引导控制系统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并判断每一个站台滑动门处、每一个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以及每一个站台层候车区域的拥挤程度,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并将对应的引导提示信息分别发送至安检口引导显示装置、进站闸机口引导显示装置以及乘车通道引导显示装置中;乘客依次根据安检口引导显示装置、进站闸机口引导显示装置以及乘车通道引导显示装置中的引导提示信息前往对应的站台滑动门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测算各节车厢还能承载的乘客数,包括:通过双目智能客流统计摄像机大量采集任意时间段到站车辆从各个车辆滑动门下车的乘客数,最后基于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预测在该站任意时间通过车辆每扇滑动门的下车乘客数;根据到站列车每一节车厢有效使用面积以及普通成人站立面积,得出列车每节车厢理论可容纳乘客最大值数,然后根据每节车厢可容纳乘客最大值数、到站车辆每节车厢内乘客数以及预测的到站后每节车厢下车乘客数,动态测算本次列车各节车厢还可承载的乘客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地铁站分为站厅层以及站台层,站厅层内,以安检口为单元,根据安检口的数量将站厅层划分为多个站厅层候车区域,每一个站厅层候车区域内包括多个与该站厅层候车区域内的安检口距离最近的乘车通道;以乘车通道为单元,根据乘车通道的数量将站台层划分为多个站台层候车区域,每一个站台层候车区域内至少包括一个与该站台层候车区域内的乘车通道距离最近的上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以及一个与该站台层候车区域内的乘车通道距离最近的下行站台滑动门候车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乘车候车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层每一个候车区域内包括多个与该站厅层候车区域内的安检口距离最近的乘车通道具体是指,站厅层内,每个条乘车通道入口到每一个安检口的距离中,距离最短的安检口为该乘车通道所属的安检口,即该乘车通道包含在该安检口对应的站厅层候车区域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乘车候车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站台层候车区域内至少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星占栋张国国伍雪松王瑞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唐源智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