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67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显示区相邻设置的电路区以及位于电路区远离显示区一侧的扇出走线区;扇出走线区包括具有在第二方向上长度逐渐减小的多条第一扇出走线的第一扇出走线组,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互垂直;电路区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依次分布且与多条第一扇出走线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第一子电路区;多个第一子电路区靠近显示区的一边与第二方向平行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多个第一子电路区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第二方向上逐渐减小。本申请可以在满足像素充电需求的基础上,减小非显示区的电路区和扇出走线区占据的面积,以实现窄边框化。窄边框化。窄边框化。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要求轻薄化、窄边框,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3]图1是一种示例性的显示面板1

的示意图,包括显示区2

和非显示区3

,其中,非显示区3

中依次设置有多路分解器(demux)电路区4

、扇出走线区5

和绑定区6

。通常,多路分解器电路区4

、扇出走线区5

以及绑定区6

所在的非显示区成为下边框区。
[0004]其中,多路分解器电路区4

中设置的多路分解器用于向显示面板1

中的数据线传输数据信号,以匹配驱动芯片引脚与显示区内信号线的数量失衡,实现信号的分时传输。由于扇出走线区5

中位于两侧的扇出走线的长度较大,即阻抗较大,为了满足像素充电需求,需要将多路分解器电路区4

的尺寸设计较大,导致多路分解器电路区4

占用空间较多,不利于实现窄边框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在满足像素充电需求的基础上,减小非显示区的电路区和扇出走线区占据的面积,以实现窄边框化。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显示区相邻设置的电路区以及位于所述电路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扇出走线区;
[0007]所述扇出走线区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长度逐渐减小的多条第一扇出走线,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0008]所述电路区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分布且与多条所述第一扇出走线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第一子电路区;多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边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多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逐渐减小。
[0009]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呈阶梯状。
[0010]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设有一第一多路分解器电路;所述第一多路分解器电路包括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电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开关晶体管;每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中的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数量相同;
[0011]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沟道尺寸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电路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正向相关。
[0012]可选地,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位于所述扇出走线区远离所述电路区的绑定区;
[0013]所述第一扇出走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走线段、第二走线段和第三走线段;所述第一走线段的一端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电路区连接,另一端在第一节点处与所述第二走线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走线段的另一端在第二节点处与所述第三走线段的一端连接,所
述第三走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绑定区连接;
[0014]多条所述第一扇出走线中的所述第一节点相互连接形成的线段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多条所述第一扇出走线中的所述第二节点相互连接形成的线段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5]可选地,所述扇出走线区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并排设置的第二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长度较小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靠近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设置;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包括在朝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的方向上长度逐渐减小的多条第二扇出走线;
[0016]所述电路区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第一子电路区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子电路区;多个所述第二子电路区与多个所述第二扇出走线一一对应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子电路区与多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多个所述第二子电路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朝所述第一子电路区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0017]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二子电路区设有一第二多路分解器电路;所述第二多路分解器电路包括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电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开关晶体管;每个所述第二子电路区中的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数量相同;
[0018]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沟道尺寸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电路区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正向相关。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和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轴对称,且多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与多个所述第二子电路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轴对称。
[0020]可选地,所述扇出走线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和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之间的第三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三扇出走线组包括多条第三扇出走线,任意一条所述第三扇出走线的长度小于与所述第三扇出走线组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和所述第二扇出走线中的任意一个的长度;
[0021]所述电路区还包括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子电路区和所述多个第二子电路区之间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布的多个第三子电路区;多个所述第三子电路区与多个所述第三扇出走线一一对应连接;
[0022]多个所述第三子电路区与多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边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多个所述第三子电路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边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三子电路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与所述第三子电路区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路区和所述第二子电路区中任意一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0023]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三子电路区设有一第三多路分解器电路;所述第三多路分解器电路包括与对应的所述第三扇出走线电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三开关晶体管;每个所述第三子电路区中的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数量相同;
[0024]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沟道尺寸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子电路区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正向相关。
[002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的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远离所述电路区的一侧电连接。
[0026]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扇出走线区的多条第一扇出走线在第二方向上长度逐渐减小,即阻抗逐渐减小,在满足像素充电需求的基础上,电路区中与多条第一扇
出走线对应连接的多个第一子电路区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第二方向上逐渐减小,使得电路区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呈内凹状,有效的减小了电路区占据的面积,使得扇出走线区可以朝向显示区的方向移动,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化。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28]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中电路区、扇出走线区和绑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显示区相邻设置的电路区以及位于所述电路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扇出走线区;所述扇出走线区包括第一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长度逐渐减小的多条第一扇出走线,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电路区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分布且与多条所述第一扇出走线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第一子电路区;多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边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多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呈阶梯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设有一第一多路分解器电路;所述第一多路分解器电路包括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电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开关晶体管;每个所述第一子电路区中的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沟道尺寸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电路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正向相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位于所述扇出走线区远离所述电路区的绑定区;所述第一扇出走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走线段、第二走线段和第三走线段;所述第一走线段的一端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电路区连接,另一端在第一节点处与所述第二走线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走线段的另一端在第二节点处与所述第三走线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走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绑定区连接;多条所述第一扇出走线中的所述第一节点相互连接形成的线段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多条所述第一扇出走线中的所述第二节点相互连接形成的线段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出走线区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并排设置的第二扇出走线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中长度较小的所述第一扇出走线靠近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设置;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组包括在朝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组的方向上长度逐渐减小的多条第二扇出走线;所述电路区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第一子电路区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子电路区;多个所述第二子电路区与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作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