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机构以及栓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300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脱机构以及栓塞装置,所述解脱机构用于实现植入物的解脱,包括:解脱件、第一控制件以及第二控制件;所述解脱件的近端用于与所述植入物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均贯通所述解脱件,且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控制件的近端在所述解脱件的近端侧可解锁的互锁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互锁时,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解脱件连接;当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解锁,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解脱件连之间解除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实现植入物的重新定位和回撤。且所述解脱机构的机械结构相对简单,加工工艺更易实现。加工工艺更易实现。加工工艺更易实现。

Release mechanism and plu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解脱机构以及栓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解脱机构以及栓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栓塞装置是常用的血管腔内栓塞和封堵的器械,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主动脉及周围血管的栓塞和移植物内漏后的填充。栓塞装置例如包括弹簧圈,弹簧圈以近似拉直的状态预置在导管中,弹簧圈从导管中推出后实现释放。在临床中,医生通常需要对弹簧圈进行重新定位或调整释放形态,需要栓塞装置具有可控解脱的功能。
[0003]弹簧圈根据释放机制分为可控圈和推送圈。可控圈即弹簧圈在导管中或者导管外时,可通过解脱机构实现重新定位或回撤。但目前的可控圈的解脱机构结构复杂,对加工工艺要求极高,给生产加工来极大挑战,可靠性不佳,可实施性差。另外,该解脱结构在弹簧圈上的解脱部分不够圆滑,对瘤体和血管存在潜在损伤风险。推送圈即弹簧圈能被推送导丝单向推送直至推出导管,机械机构相对简单,加工成本低。但是,其只能在导管中可实现回撤,推出导管后可控功能失效,不能实现重新定位和撤回的功能。
[0004]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解脱机构以及栓塞装置,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脱机构以及栓塞装置,以解决目前的解脱机构不能实现重新定位和回撤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脱机构,用于实现植入物的解脱,其特征在于,包括:解脱件、第一控制件以及第二控制件;所述解脱件的近端用于与所述植入物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均贯通所述解脱件,且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控制件的近端在所述解脱件的近端侧可解锁的互锁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互锁时,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解脱件连接;当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解锁时,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解脱件之间解除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件包括控制导丝以及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控制导丝的近端连接;当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第一控制件上,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互锁;当所述第一控制件抽离所述连接环,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解锁。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件还包括过渡段,所述控制导丝与所述连接环通过所述过渡段连接;所述过渡段为等径或者变径设置。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近端还用于延伸至所述植入物的内部空腔内,套设于所述第一控制件上的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解脱件与所述植入物之间。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件穿过所述连接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带动所述植入物朝向远端移动的距离。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近端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连接环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解脱件包括连接部和端部,所述连接部的远端与所述端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近端用于与所述植入物连接;所述端部具有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供所述第一控制件以及所述第二控制件贯通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横截面的尺寸分别大于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的横截面的尺寸。
[0013]可选的,所述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植入物的内部空腔的径向尺寸。
[0014]可选的,所述解脱机构还包括推送杆,所述推送杆具有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以及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远端、所述第二控制件的远端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连接,且可相对所述推送杆的轴向移动。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栓塞装置,包括:植入物、导管以及如上所述的解脱机构,所述植入物与所述解脱机构的解脱件连接,所述导管具有空腔,所述解脱机构与所述植入物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解脱机构以及所述植入物相对所述导管可移动。
[0016]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解脱机构以及栓塞装置中,所述解脱机构用于实现植入物的解脱,包括:解脱件、第一控制件以及第二控制件;所述解脱件的近端用于与所述植入物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均贯通所述解脱件,且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控制件的近端在所述解脱件的近端侧可解锁的互锁连接,如此可以实现三者之间的连接与释放,其机械结构相对简单,加工工艺更易实现,可靠性佳,可实施性强。其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互锁时,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解脱件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能够与所述植入物共同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可以对植入物执行回撤和重新定位的操作;当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解锁,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解脱件连之间解除连接,与所述解脱件连接的所述植入物被释放,从而使得植入物可以被置入患者的病变部位。
附图说明
[0017]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脱机构在导管内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控制件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脱件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推送杆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脱机构在导管外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脱机构解锁后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组件与植入物解除连接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解脱机构的示意图。
[0026]附图中:
[0027]1‑
植入物;
[0028]10

解脱件,11

连接部,12

端部,121

第一通道,122

第二通道;
[0029]20

控制组件,21

第一控制件,211

弯曲部,22

第二控制件,221

控制导丝,222

连接环,223

过渡段;
[0030]30

推送杆,31

第一腔体,32

第二腔体;
[0031]40

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0033]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脱机构,用于实现植入物的解脱,其特征在于,包括:解脱件、第一控制件以及第二控制件;所述解脱件的近端用于与所述植入物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均贯通所述解脱件,且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控制件的近端在所述解脱件的近端侧可解锁的互锁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互锁时,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解脱件连接;当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解锁时,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解脱件之间解除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件包括控制导丝以及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控制导丝的近端连接;当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第一控制件上,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互锁;当所述第一控制件抽离所述连接环,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之间解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件还包括过渡段,所述控制导丝与所述连接环通过所述过渡段连接;所述过渡段为等径或者变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近端还用于延伸至所述植入物的内部空腔内,套设于所述第一控制件上的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解脱件与所述植入物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穿过所述连接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带动所述植入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伊璐屠春霖张博纬薛彦慧吴伟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