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器、封堵系统及医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47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堵器、封堵系统及医用装置,所述封堵器包括本体和锚定部,所述锚定部包括封闭圈,所述封闭圈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封堵系统包括封堵器和支架,所述封闭圈用于套设在所述支架的外周面上,利用所述封堵系统治疗主动脉夹层,在保持所述封堵器定位的同时,还避免损伤血管壁。还避免损伤血管壁。还避免损伤血管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堵器、封堵系统及医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封堵器、封堵系统及医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的状态。目前,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是临床上针对AD最广泛采用的治疗手段。EVAR的原理是向主动脉中送入植入物,利用所述植入物在主动脉腔内封堵原发破口,使假腔内血流减慢甚至消失而形成血栓化,并逐渐机化吸收,以恢复真腔形态即内脏动脉供血,最终达到主动脉重塑的目的。与其他治疗手段(例如开放性外科手术)相比,EVAR具有创伤小、围术期死亡率低、康复快等优点。
[0003]从理论上来看,在主动脉真腔中封堵原发破口后,由原发破口进入假腔的血流消失,假腔内的压力骤然降低,其对真腔的压迫也随之减轻,随着时间的延长,假腔逐渐血栓化并机化吸收,真腔形态即可恢复。但实际治疗中,有些AD患者在行EVAR后主动脉并不能完成理想的重塑,其主要原因在于EVAR仅封堵近心端的原发破口,而大部分的AD患者往往并发多处破口,且破口大多位于内脏动脉周围(即破口多为远端破口)。目前,对于远端破口的处理方式主要有:(1)增加植入物以封闭远端破口;(2)主动脉置换;(3)保守治疗,严密观察。第(1)种处理可能导致内脏区供血不足、危及患者生命,第(2)种处理存在术后死亡率和截瘫率高的风险,而第(3)种处理则会导致术后远端主动脉真腔扩张不佳,假腔存在持续灌注,严重影响远端主动脉良性重塑和患者晚期预后。
[0004]对于AD,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是修复主动脉全程破口,促进假腔血栓化,现有技术中广泛采用封堵器封堵远端破口。封堵器治疗属于腔内治疗领域的“靶向治疗”,力求将破口隔绝而不影响临近重要分支动脉的血供,术后发生重要分支动脉缺血、脏器梗死的概率较低,因而封堵器在AD治疗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使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现有技术中用于封堵破口的封堵器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封堵器释放后形态松散,封堵效果不佳,部分封堵器在血管中没有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导致封堵器在血流冲击下出现移位现象而无法实现封堵目的,或者封堵器通过锚定钩固定在裸支架上近端定位,但在连接封堵器与裸支架时,锚定钩容易挂到裸支架的对侧位,而且也存在锚定钩刮伤血管壁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堵器、封堵组件及医用装置,旨在使封堵器封堵破口后能够稳固定位,并还避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堵器,包括本体和锚定部,所述锚定部包括封闭圈,所述封闭圈与所述本体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封闭圈被配置为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压缩,并在所述外力被取消时沿径向扩张。
[0008]可选地,所述封闭圈的材料为形状记忆材料或不锈钢。
[0009]可选地,所述锚定部还包括显影元件,所述显影元件设置在所述封闭圈上。
[0010]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定型丝和弹簧圈,所述定型丝为具有回弹性的金属丝,并被配置为具有预定形状,所述弹簧圈套设在所述定型丝上,以使所述本体形成所述预定形状;所述封闭圈与所述定型丝的一端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封堵器还包括促栓绒毛,所述促栓绒毛附着于所述本体上。
[0012]可选地,所述促栓绒毛缠绕在所述定型丝上,并被所述弹簧圈夹持。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封堵系统,包括支架和至少一个如前述所述的封堵器,所述封闭圈用于套设在所述支架的外周面上。
[0014]可选地,所述封闭圈的内径与所述支架的外径相匹配。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医用装置,包括输送组件和如前所述的封堵系统,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器和第二输送器,所述第一输送器用于装载所述封堵器,且将所述封堵器输送并释放在目标管腔的第一预定位置,所述第二输送器用于装载所述支架,且将所述支架输送并释放在所述目标管腔的第二预定位置,且使所述支架的远端穿过所述封闭圈。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封堵器、封堵组件及医用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17]前述的封堵组件包括封堵器和支架,所述封堵器包括本体和锚定部,所述锚定部包括封闭圈,所述封闭圈与所述本体连接,且所述封闭圈用于套设在所述支架的外周面上。所述封堵组件可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实际使用时,所述支架用于设置在真腔中以对血管壁进行支撑,所述封堵器的所述本体用于设置假腔内并位于一个破口处,所述封闭圈穿过该破口,并伸入真腔,且套设在所述支架上,也即,利用所述支架将所述封闭圈压抵在真腔的血管壁上,使得所述封堵器保持定位,并有效封堵破口,同时所述封闭圈的外表面光滑,不会刮伤血管壁。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中封堵器不包括促栓绒毛;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中封堵器包括促栓绒毛;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封堵器与支架配合时的示意图;
[0022]图4是一发生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的示意图;
[0023]图5a至图5f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封堵组件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其中,图5a中示出输送组件将封堵器与支架输送至主动脉,图5b中示出第一输送器将封堵器输送至第一预定位置,并释放出封堵器的封闭圈,图5c中示出第二输送器将支架输送至第二预定位置,图5d中示出通过回拉第一输送器及封堵器的方式判断第一输送器的远端是否穿过封堵器的封闭圈,图5e中示出第二输送器释放支架,并利用支架将封闭圈压抵在血管壁上,图5f中示出第一释放器释放封堵器的本体以封堵破口;
[0024]图6a至图6c是本专利技术根据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封堵组件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其
中,图6a中示出第一个封堵器输送至第二破口处,该封堵器的封闭圈被释放,且第二输送器的远端穿过该封闭圈;图6b中示出第一个封堵器已释放,以及第二个封堵器被输送至第三破口处,且其封闭圈被释放,以及第二输送器的远端穿过该封闭圈;图6c中示出第二个封堵器及支架均已释放。
[0025][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100

封堵器,100a

第一封堵器,100b

第二封堵器,110

本体,111

定型丝,112

弹簧圈,121

封闭圈,130

促栓绒毛,200

支架,10

主动脉,11

真腔,12

假腔,1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锚定部,所述锚定部包括封闭圈,所述封闭圈与所述本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圈被配置为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压缩,并在所述外力被取消时沿径向扩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圈的材料为形状记忆材料或不锈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还包括显影元件,所述显影元件设置在所述封闭圈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定型丝和弹簧圈,所述定型丝为具有回弹性的金属丝,并被配置为具有预定形状,所述弹簧圈套设在所述定型丝上,以使所述本体形成所述预定形状;所述封闭圈与所述定型丝的一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促栓绒毛,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纬薛彦慧陈伊璐吴伟一屠春霖耿真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