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车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25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绞车钢丝绳上油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绞车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包括两个支撑主体,两个支撑主体之间共同活动连接有储油槽,储油槽内固定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尼龙丝滚筒刷,所述尼龙丝滚筒刷的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不但减轻了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使其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证,又节省了时间,同时大大减少了油量的损耗,有效的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易操作,可移动性强,适合于各种型号的绞车,且维修费用低廉。且维修费用低廉。且维修费用低廉。

Winch wire rope automatic oi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绞车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绞车钢丝绳上油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绞车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钢丝绳减少使用寿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0003]①
钢丝绳缺油,新钢丝绳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原有油脂在提升重力的作用下被挤出带走,导致缺油,暴露在空气中的缺油钢丝绳极易被氧化,另外钢丝绳因没有油膜的保护更易被井下酸性水锈蚀,导致缩短寿命。
[0004]②
提升时超拉超挂。
[0005]③
上(下)山地辊转动不灵活或无法转动,导致钢丝绳与钢轮发生硬磨擦。
[0006]经研究分析



可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来消除,原因

是导致钢丝绳寿命无法延长的主要成因。针对

以往解决的办法是定期停止提升,绞车在停车情况下人工在钢丝绳上涂抹润滑油。但这样做有很多缺点:会影响生产;人工涂抹润滑油不均匀且操作人员很容易被断掉的钢丝刺伤;人工劳动强度大。
[0007]针对以上问题我矿已为绞车加装了简易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其原理为:在原有绞车防护罩钢丝绳绕绳轮上安装一个储油装置,该装置分为储油罐体,泄油阀门及导油管。使用时打开泄油阀,使油体流出,通过导油管调整方向,对钢丝绳绕绳轮进行滴油操作,以达到对钢丝绳进行上油的目的。
[0008]经过长期使用及绞车维护工反馈,该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0009]井下煤尘大,且润滑油长期储存在罐体中容易变质粘稠度增大,导致泄油阀及导油管堵塞。
[0010]该装置在使用期间,泄油量难以控制,浪费严重。
[0011]该装置在泄油时只能针对绕绳轮局部进行滴油,无法做到全覆盖,且绞车在运行时绕绳轮呈高速旋转状态,其离心力会将油体甩出,上油效果不理想,甩出油体污染绞车其他部件且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针对原绞车钢丝绳上油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种绞车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绞车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包括两个支撑主体,两个支撑主体之间共同活动连接有储油槽,储油槽内固定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尼龙丝滚筒刷,所述尼龙丝滚筒刷的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装配。
[0014]工作原理如下:在绞车钢丝绳需上油时,将该装置稳设于绞车防跑偏装置前端,将涂油部位提升至高于原绞车钢丝绳底托辊,将钢丝绳放置于尼龙丝滚筒刷上切面处,开启
绞车,拉动钢丝绳,由钢丝绳自重带动尼龙丝滚筒刷转动,下方储油槽中的油会随着滚筒刷的转动被持续性的涂抹在尼龙丝上,从而对所经过的钢丝绳完成上油动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在绞车使用时(或停车由人工拉动钢丝绳时)钢丝绳就可经过该装置的刷油部分,完成对整股钢丝绳自动上油。
[0017]2.实现全覆盖。由于该装置刷油部分会依据每部绞车绕绳轮具体尺寸制定,故可实现对钢丝绳均匀上油。
[0018]3.节省油耗。由于该装置采用缓慢涂油原理,油量损耗小,故而做到节省油耗。
[0019]4.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
[0020]5.操作简单、安全、可移动性强,有效避免了原人工上油方式的不安全因素,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绞车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如下:
[0023]1‑
支撑主体,2

储油槽, 3

尼龙丝滚筒刷,4

滑槽,5

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0025]一种绞车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包括两个支撑主体1,两个支撑主体1之间共同活动连接有储油槽2,储油槽2内固定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尼龙丝滚筒刷3,所述尼龙丝滚筒刷34的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装配。
[0026]优选的,所述储油槽2为中空的半圆柱槽。
[0027]进一步的,支撑主体1由U型槽钢焊接,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底座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滑槽4,储油槽2的左右两侧焊接有螺母,储油槽2的两端分别与滑槽4通过拧入螺栓和螺母进行调节和固定。
[0028]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Ф25mm的刚性轴承;所述螺母为Ф8mm单向螺母。
[0029]进一步的,所述储油槽2由6寸钢管裁切焊接组成。
[0030]本技术上油装置主体为H型,支撑主体1采用10#U型槽钢焊接组成,储油部位采用6寸钢管裁切焊接组成,涂油部位采用加强型尼龙丝滚筒刷4(自带轴),传动部位采用直径Ф25mm刚性轴承,升降部位采用Ф8mm单向螺母焊接于储油部位左右两端,配合主体H架两侧开槽部位组成。
[0031]工作原理:在绞车钢丝绳5需上油时,将该装置稳设于绞车防跑偏装置前端,将涂油部位提升至高于原绞车钢丝绳底托辊,将钢丝绳5放置于尼龙丝滚筒刷3上切面处,开启绞车,拉动钢丝绳,由钢丝绳自重带动尼龙丝滚筒刷转动,下方储油槽2中的油会随着滚筒刷的转动被持续性的涂抹在尼龙丝上,从而对所经过的钢丝绳5完成上油动作。
[0032]绞车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的研发及应用,不但减轻了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
使其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证,又节省了时间,同时大大减少了油量的损耗,有效的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易操作,可移动性强,适合于各种型号的绞车,且维修费用低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车钢丝绳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主体(1),两个支撑主体(1)之间共同活动连接有储油槽(2),储油槽(2)内固定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尼龙丝滚筒刷(3),所述尼龙丝滚筒刷(3)的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装配;所述储油槽(2)为中空的半圆柱槽;支撑主体(1)由U型槽钢焊接,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底座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纪文池哲任利明李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