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在地铁出站口台阶部位的可调节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227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铁车站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地铁出站口台阶部位的可调节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道、引水管和设置在地铁出站口的台阶上的调节式排水结构,排水管道预埋在地下位置,并位于台阶的下方,每个所述台阶上均设有一竖直向下的引水管,且引水管的首端与台阶的端面相连通,引水管的末端均与排水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当地铁出站口出现雨水倒灌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及时的对雨水进行引流排放,不会造成地铁出站口出现无法通行的状况。法通行的状况。法通行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在地铁出站口台阶部位的可调节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车站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地铁出站口台阶部位的可调节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铁车站是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给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当暴雨来临时,为了使得乘客行走畅通,需要对地表的雨水进行阻挡处理,避免雨水流入到车站内部影响乘客。
[0003]当遭遇突发情况使得外部的雨水通过地铁出站口倒灌至地铁车站中时,雨水顺着台阶由高处流至低处,会导致地铁车站出现内涝的现象,且由于雨水覆盖台阶,导致行人无法顺利的通行,影响地铁车站的正常营运。
[0004]因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在地铁出站口台阶部位的可调节排水结构,当地铁出站口出现雨水倒灌时,可以配合地铁车站的排水系统对倒灌的雨水进行即时的排放,且有助于行人顺利的出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地铁出站口台阶部位的可调节排水结构。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提供一种设置在地铁出站口台阶部位的可调节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道、引水管和设置在地铁出站口的台阶上的调节式排水结构,排水管道预埋在地下位置,并位于台阶的下方,每个所述台阶上均设有一竖直向下的引水管,且引水管的首端与台阶的端面相连通,引水管的末端均与排水管道相连通;
[0008]每个所述台阶上均设有一个调节式排水结构,每个所述调节式排水结构均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水平段和竖直段形成L形结构,支撑座的两端部均设有侧挡板,所述水平段的端面上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中设有为镂空结构的水平底板,所述引水管的上端与设置在矩形槽底部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矩形槽中位于中段的位置设有托板,每个所述侧挡板的内壁均设有一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底部与所述侧挡板转动配合,两个所述翻转板关于所述托板对称分布,所述竖直段中设有用于带动两个翻转板进行对向翻转的翻转机构和用于带动托板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竖直段中还设有联动机构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联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联动机构的驱动端分别与翻转机构和升降机构相连接;
[0009]当所述翻转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翻转板的上端面和托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此时翻转板和托板均位于矩形槽中,并构成供行人进行行走的支撑件;当所述翻转板处于竖直状态时,此时托板向上运动至设定的位置,并作为供行人进行行走的临时支撑件。
[0010]优选的,所述侧挡板的内侧端面设有收纳槽,所述翻转板的底部通过短轴与所述收纳槽转动配合,当所述翻转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翻转板收纳在收纳槽中。
[0011]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横向传动轴和对称设置在横向传动轴的端部的换向传动组件,所述横向传动轴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竖直段中,所述换向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翻转板的端部相连接;
[0012]所述联动机构的其中一个驱动端与所述横向传动轴的中段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纵向丝杠和升降滑座,所述纵向丝杠竖直转动安装在竖直段中,所述升降滑座螺纹安装在纵向丝杠上,且与竖直段滑动配合,所述托板的端部贯穿竖直段的侧壁,并与升降滑座相连接;
[0014]所述联动机构的另一个驱动端与所述纵向丝杠的端部相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纵向驱动轴、锥齿轮一、横向驱动轴、锥齿轮二、锥齿轮三、锥齿轮四、锥齿轮五和锥齿轮六,所述纵向驱动轴竖直转动安装在所述竖直段中,横向驱动轴水平转动安装在竖直段中,锥齿轮一安装在纵向驱动轴上,锥齿轮二和锥齿轮三分别安装在横向驱动轴的端部,锥齿轮四安装在纵向丝杠的端部,锥齿轮五安装在纵向驱动轴的末端,锥齿轮六安装在横向传动轴的中段;
[0016]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相啮合,所述锥齿轮三与锥齿轮四相啮合,所述锥齿轮五与锥齿轮六相啮合;
[0017]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端与纵向驱动轴的首端相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底部曲面结构。
[0019]优选的,每个所述换向传动组件均包括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七和锥齿轮八,所述锥齿轮七安装在横向传动轴的端部,所述锥齿轮八安装在翻转板的端部。
[0020]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搭建在台阶上,使得台阶具备有排水的功能,当地铁出站口处遭遇倒灌的雨水时,本技术可以在辅助行人进行行走的同时对倒灌的雨水进行排放,以应对出现雨水倒灌的突发情况;
[0021]当雨水出现倒灌中,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在启动后带动纵向驱动轴转动,纵向驱动轴通过锥齿轮一带动锥齿轮二转动,进而通过横向驱动轴带动锥齿轮三转动,锥齿轮三带动锥齿轮四转动,从而使得纵向丝杠带动升降滑座向上运动,使得托板向上运动,与此同时,纵向驱动轴带动锥齿轮五转动,并通过锥齿轮六带动横向传动轴转动,从而通过锥齿轮七和锥齿轮八带动翻转板进行翻转,翻转板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并收纳至收纳槽中,此时托板也上升至设定的位置,这样就将为镂空结构的水平底板裸露出来,雨水会经过水平底板进入矩形槽的底部,并通过引水管排放至排放管道中,从而达到对倒灌的雨水进行即时引流排放的目的,在进行引流排放的过程中,上升后的托板作为供行人进行行走的临时支撑件;当无需进行排方引流时,步进电机带动翻转板和托板复位将水平底板盖住,且此时呈水平状态的翻转板和托板共同构成供行人进行行走的支撑件。
[0022]本技术结构简单,当地铁出站口出现雨水倒灌时,通过本技术可以及时的对雨水进行引流排放,不会造成地铁出站口出现无法通行的状况。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7]其中:
[0028]1‑
台阶,2

排水管道,3

引水管,4

调节式排水结构,41

水平段,42

侧挡板,43

竖直段,44

水平底板,45

排水口,46

托板,47

收纳槽,48

翻转板,49

纵向丝杠,410

锥齿轮八,411

短轴,412

升降滑座,413

步进电机,414

纵向驱动轴,415

锥齿轮一,416

锥齿轮二,417

锥齿轮三,418

锥齿轮四,419

锥齿轮五,420

横向传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在地铁出站口台阶部位的可调节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道(2)、引水管(3)和设置在地铁出站口的台阶(1)上的调节式排水结构(4),排水管道(2)预埋在地下位置,并位于台阶(1)的下方,每个所述台阶(1)上均设有一竖直向下的引水管(3),且引水管(3)的首端与台阶(1)的端面相连通,引水管(3)的末端均与排水管道(2)相连通;每个所述台阶(1)上均设有一个调节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式排水结构(4)均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由水平段(41)和竖直段(43)构成,水平段(41)和竖直段(43)形成L形结构,支撑座的两端部均设有侧挡板(42),所述水平段(41)的端面上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中设有为镂空结构的水平底板(44),所述引水管(3)的上端与设置在矩形槽底部的排水口(45)相连通,所述矩形槽中位于中段的位置设有托板(46),每个所述侧挡板(42)的内壁均设有一翻转板(48),所述翻转板(48)的底部与所述侧挡板(42)转动配合,两个所述翻转板(48)关于所述托板(46)对称分布,所述竖直段(43)中设有用于带动两个翻转板(48)进行对向翻转的翻转机构和用于带动托板(46)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竖直段(43)中还设有联动机构和步进电机(413),所述步进电机(413)与联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联动机构的驱动端分别与翻转机构和升降机构相连接;当所述翻转板(48)处于水平状态时,翻转板(48)的上端面和托板(46)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此时翻转板(48)和托板(46)均位于矩形槽中,并构成供行人进行行走的支撑件;当所述翻转板(48)处于竖直状态时,此时托板(46)向上运动至设定的位置,并作为供行人进行行走的临时支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在地铁出站口台阶部位的可调节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42)的内侧端面设有收纳槽(47),所述翻转板(48)的底部通过短轴(411)与所述收纳槽(47)转动配合,当所述翻转板(48)处于竖直状态时,翻转板(48)收纳在收纳槽(47)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在地铁出站口台阶部位的可调节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横向传动轴(420)和对称设置在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同裴洪涛张玄朱凯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