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窥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313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08
本公开描述一种胶囊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内窥镜和磁控装置,胶囊内窥镜具有第一磁体和摄像装置,胶囊内窥镜被导入被检体的组织腔体内,磁控装置包括第二磁体和布置在第二磁体周围的第一感应线圈,磁控装置被配置为对胶囊内窥镜产生包括由第二磁体产生的基底磁场和由第一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的可变磁场,通过改变第二磁体的磁极相对于第一磁体的相对位置、第一感应线圈的电流大小、第一感应线圈的电流方向中的至少一种来产生可变磁场,磁控装置通过可变磁场控制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内运动以在组织腔体内捕获图像。根据本公开,能够精确地控制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内进行移动。体内进行移动。体内进行移动。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囊内窥镜系统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0月19日、申请号为2019109965760、专利技术名称为胶囊内窥镜系统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消化道例如胃部、大肠、小肠等组织壁上的病变可以通过吞服胶囊内窥镜来进行窥探,通过胶囊内窥镜能够帮助医生获取消化道内的病灶区域的准确信息,以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确诊和治疗。这样的胶囊内窥镜通常具有受外部磁控装置控制的磁体、摄像装置及将所捕获的图像传输到外部的无线收发装置。具体而言,医生、护士或其他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外部设备如磁控装置、信号处理与控制装置等,对位于组织腔体例如胃、小肠等脏器内的胶囊型内窥镜进行磁引导和控制,以便胶囊型内窥镜在组织腔内的内部移动,并且捕获组织腔内的特定位置(例如病灶区域)图像,然后将所捕获的图像通过无线传输等方式传到外部的显示装置,通过显示装置医生等能够对患者的消化道进行观察和诊断。
[0004]在基于上述的磁控方法和装置对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内的引导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和使胶囊内窥镜易于控制且能够清晰拍摄组织腔体内可能出现的病变,因此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内的运动应尽可能简单和容易实现,例如目前常用的磁控方法是让胶囊内窥镜在胃底或大肠底部滚动来进行拍摄。然而,由于胶囊内窥镜的摄像装置贴着组织壁例如胃壁进行拍摄,因此会导致胶囊内窥镜所捕获的图像的视场角受限,使其在组织腔体内拍摄的空间位置不够充分而可能存在漏检的情况。
[0005]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传统的磁控方法和装置进行改进,以便通过控制外部设备精确的控制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内进行移动,减小漏检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状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地控制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内进行移动的胶囊内窥镜系统。
[0007]为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胶囊内窥镜系统,包括:胶囊内窥镜,其具有用于给被检体照明的照明装置、拍摄所述被检体的生物体信息的拍摄装置、将所述生物信息发送到所述被检体外的第一无线收发装置以及第一磁体,所述胶囊内窥镜被导入所述被检体内,以获取所述被检体的所述生物体信息,并且无线发送所述生物体信息;以及外部设备,其被设置在所述被检体外,所述外部设备具有:磁控装置,其包括第二磁体和布置在所述第二磁体周围的第一感应线圈,并且所述磁控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胶囊内窥镜产生可变磁场,并且所述可变磁场包括由所述第二磁体产生的基底磁场和由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磁轴线的方向保持固定朝向,并且通过改变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
相对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电流大小、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电流方向中的至少一种来产生所述可变磁场;第二无线收发装置,其用于接收由所述胶囊内窥镜发送的所述生物体信息;信号处理与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所述磁控装置以实现所述胶囊内窥镜在所述被检体内的运动,并对由所述第二无线收发装置接收到的所述生物体信息进行处理;以及显示装置,其与所述信号处理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接收由所述信号处理与控制装置处理后的生物体信息并进行显示。
[0008]在本公开中,通过可变磁场来控制胶囊内窥镜的移动,从而能够实现胶囊内窥镜在被检体内的路径优化,并进一步实现胶囊内窥镜对被检体内的拍摄,并通过将拍摄到的被检体的生物体信息借由胶囊内窥镜内的第一无线收发装置通过第二无线收发装置发送到信号处理与控制装置进行处理并在显示装置进行显示。由此,能够精确地控制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内进行移动。
[0009]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所述胶囊内窥镜被导入所述被检体内的组织腔体内,所述生物体信息为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的所述组织腔体内的图像。由此,能够直观地显示组织腔体内的信息。
[0010]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所述外部设备还包括用于操控所述磁控装置和所述信号处理与控制装置的输入设备。由此,能够方便地对磁控装置进行操作。
[0011]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所述外部设备还包括承载所述被检体的检查床,所述检查床可相对于所述磁控装置在三维空间上移动。由此,能够方便地对处于被检体内的胶囊内窥镜进行控制。
[0012]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磁控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工作的磁体驱动装置。由此,能够方便地对第二磁体和第一感应线圈进行控制。
[0013]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还包括具有多个磁传感器的磁传感器模块,所述磁传感器模块布置在与所述检查床分离的支架上,所述磁传感器模块与所述磁控装置分别布置在所述被检体的两侧,在承载有所述被检体的检查床被移动时,所述磁传感器模块相对于所述磁控装置保持位置不变。由此,能够方便地实现对胶囊内窥镜的定位。
[0014]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在操控所述磁控装置时,所述磁控装置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变,并且承载有所述被检体的检查床可相对于所述磁控装置在三维空间上移动。由此,能够更方便且更稳定地实现对胶囊内窥镜的控制。
[0015]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通过利用所述磁传感器模块中的磁传感器分别检测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磁场,并基于所述胶囊内窥镜磁偶极子的模型计算所述磁传感器模块相对于所述胶囊内窥镜的位置,从而获得所述胶囊内窥镜相对于所述组织腔体的定位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的定位位置。
[0016]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磁控装置包括布置于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不同侧的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布置在与所述第二磁体不同的一侧。由此,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内进行移动。
[0017]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无线收发装置通过向所述第一无线收发装置发送预设信号来激活所述胶囊内窥镜。由此,能够方便地激活胶囊内窥镜。
[0018]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磁轴线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磁轴线穿过所述第二磁体。由此,能够方便地将胶囊内窥镜约束在磁轴线上。
[0019]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磁体为圆柱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方便地确定第二磁体的磁轴线方向,从而能够更方便地对胶囊内窥镜进行控制。
[0020]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磁体以能够以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所述磁轴线相交的点为中心旋转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周围。由此,能够方便地对胶囊内窥镜进行控制。
[0021]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地控制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内进行移动的胶囊内窥镜系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胶囊内窥镜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内窥镜和磁控装置,所述胶囊内窥镜具有第一磁体和摄像装置,所述胶囊内窥镜被导入被检体的组织腔体内,所述磁控装置包括第二磁体和布置在所述第二磁体周围的第一感应线圈,所述磁控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胶囊内窥镜产生包括由所述第二磁体产生的基底磁场和由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的可变磁场,通过改变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相对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电流大小、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电流方向中的至少一种来产生所述可变磁场,所述磁控装置通过所述可变磁场控制所述胶囊内窥镜在组织腔体内运动以在组织腔体内捕获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磁场用于牵引所述胶囊内窥镜处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磁轴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磁轴线的方向保持固定竖直朝向。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烈辉夏然刘浏徐浩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硅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